广州基督教青年会
广州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Guangzhou,简称广州YMCA)是成立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基督教性质的社会服务团体。主要服务于广州地区的青年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
现状
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09年。原址设于广州市长堤,1999年搬迁至天河区现址。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倡导广州社会的文化事业,以大众化的形象致力于对完美人格的培养,社会福利事业和平民教育。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以开展战时社会文化事业和救济事业、开设工区服务点和组织随军服务团的形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是战时民间服务团体的最持久者之一。
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主管单位是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同时接受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业务指导。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社团登记管理机关为广州市民政局。
当代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为与中国政府规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做出理念调整。目前注册会员人数超过1000人,社会服务每年约1万人次。
发展历史
1907年至1909年,为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筹备期。1908年12月第一任董事会成立。
1909年11月,租借五仙门外长堤浸信会旧址作为会所,举行第一届徴求会员大会,同时创办青年会第一份周刊《广州青年报》。
1917年10月,长堤会所建成并投入使用。会所主楼是西班牙式三层建筑,外墙正面刻署“纪念马礼逊”字样,两旁各刻有“基督教青年会”六个大字。大楼首层设有大厅、衣帽间、问询处、接待室、办事处、桌球室、室内体育馆、会堂等,并建有广州首个和当时唯一的露天游泳池(60x20英尺)及露天操场。二层设有学校部课室、公共饭堂和小礼堂。三层为招待所,天台是花圃和蓄水池。大楼前有花园,内筑有喷水池。1918年6月,又在会所后面旷地兴建童军部会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成立随军服务团和战时救护队。
1939年至1945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迁往韶关,期间开展展示社会文化活动,开设工区服务点,组织随军服务团。
1945年8月,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从粤北迁回广州。
1946年,长堤会所基本恢复功能,重新开展各项事工。同年组织成立“广州青年会合唱团”(后更名为“春之声”合唱团)。
1947年冬,成立了“娱乐教育研究社”,以进步文艺思想教育团结爱国青年学生,培养学校文艺骨干。
1948年秋,创办“街童会”,给贫苦民众的失学子女接受教育机会。
1950年1月,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召开会员年会,时任广州市副市长的朱光应邀出席并作讲话。内战结束初期,青年会联合教会组织了“广州市基督教军民服务委员会”,并对外筹款,向中华民国政府撤退时炸毁海珠桥的灾民发放赈米。
19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广州基督教青年会被迫停止一切活动。
1985年12月7日,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和女青年会(YWCA)的复会仪式在长堤会所举行。
1980年代中后期,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在传统事工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新的服务项目。成立了“广州基青业余文化技艺学校”,开设美术、音乐、语言艺术、舞蹈等培训班,修复会所内游泳池,并对外开放。恢复合唱团活动,举办医疗、卫生、音乐等专题讲座,并成立专为长者服务的青松俱乐部和英语俱乐部。
1992年4月,长堤会所因市政建设被征收,青年会临时迁至环市路华侨新村和平路39号办公。
1996年10月,广州基督教青年会迁往穗花新村,在组织、人事、经济独立前提下与女青年会(YWCA)合署办公,并联合展开事工活动。
1999年4月15日,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接收到作为永久会所拆迁补偿的天河路549号龙苑大厦A2座西侧房产。
2000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天河会所正式启用。
会训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是基督教青年会的会训,同时也是广州基督教青年的会训。会训源于圣经马可福音10章45节:“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
宗旨
按照中国大陆的宗教政策,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制订的宗旨是:
会徽
红色等边三角形中间设蓝色横杠,横岗上写有白色的英文大写字母“YMCA”,象征德、智、体、群四育的均衡发展。
会员服务
- 会员自我管理:由会员小组组长组成的“联席会议”对本会会员活动进行策划、讨论、推行、检讨和总结,实行民主集中的机制。
- 会友活动小组:根据会友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需求,以小组的形式来建立服务平台。
- 会友联谊活动:每年组织会员、会友参加郊游、历史文化参观考察、文艺联欢、圣诞晚会等活动。
- 会友康体活动。
广州YMCA义工联会
广州YMCA义工联会成立于2001年2月正式,由志愿为社会提供义务服务的人士组成,配合青年会使命和目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目前广州YMCA义工联会根据不同的社会服务对象共划分为12个组别,以专项小组形式每月不定期的组织开展活动。
参见
参考资料
- 《会员手册》,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出版,2008
- 《广州青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会刊,2008年第1,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