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会战
忻口战役发生于1937年10月11日至11月2日,属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主要战斗之一。该战斗攻击部队为日本板垣征四郎率领的日军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等;守军为卫立煌率领的国民革命军十个师以上兵力,人数达十万左右。交战地点是在中国山西北部雁门关内的军事重镇,太原的北部屏障。起始时间为10月2日,总攻击则发动于10月11日。中方守军于11月2日退守太原。
忻口战斗 | |||||||
---|---|---|---|---|---|---|---|
中国抗日战争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 |||||||
前往忻口山区布防的中国军队 | |||||||
| |||||||
参战方 | |||||||
中华民国 | 大日本帝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阎锡山 卫立煌 朱德 | 板垣征四郎 | ||||||
兵力 | |||||||
10万人[1] | 31,900人[2] | ||||||
伤亡与损失 | |||||||
伤亡失踪共33,264人[3] | 可确认伤亡6,245人,根据日方1988年发行的《山口步兵第42联队史》提供之资料,很可能不仅6,245人[4] |
该战役使阎锡山所属军队受到重挫。何应钦与蒋中正对战役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雁门关战斗和夜袭阳明堡战斗中取得的战果予以肯定和表彰。[5]
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平津失守。在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和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军长香月清司指挥下,从8月中旬开始,以关东军和朝鲜军为主力,进攻山西。8月11日,日军沿平绥线进攻南口,并于25日和27日占领南口与张家口。攻陷大同后开始攻打平型关。蒋介石集中了晋军的10多个师布防平型关、雁门关和神池一带,抗击日军。晋军坚持到9月30日夜,开始撤往五台山、代县一带。华北抗战的重心转为保卫太原。为阻止日军从北面进攻太原,第二战区确定了忻口会战方针。忻口位于崞县和忻县之间,东依云中河,西侧丘陵是同蒲铁路和晋北通往太原公路的交通要冲,是日军进攻太原的必经之路。[6]
忻口会战的总指挥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是阎锡山,卫立煌是前敌总司令,具体指挥各军(中共的十八集团军除外)。10月8日和11日,崞县与原平分别失守。10月13日,板垣征四郎指挥第五师团及关东军第一、第十二师团等5万余人以中央突破的方法进攻忻口。[6]
经过
会战13日打响,双方交战激烈。自15日起,板垣又投入第五师团主力七八千人向永兴村、安家庄一带进攻。10月19日,日军兵力增至十个联队,卫立煌急电蒋介石请求援助。25日,卫立煌给蒋介石发密电称:“剧战半月,伤亡奇重:八五师仅剩一营余,第十、廿一、五四、八三各师可编三、四、五营不等,独五旅编两营,晋、绥军参战各旅各仅余二三百人。”26日,娘子关失守,阳泉、寿阳相继陷落。10月31日,卫立煌电报蒋介石称:晋北各师战斗员伤亡三分之二以上,每师所剩由一营余至一团余不等,火力不能维持,援兵无法赶往,补充兵短期不能送到。”11月2日,蒋介石令晋北各军向太原以北青龙镇阵地转进,与晋东军协同作战。[6]
部署
守平型关之部队包括:151师、第17军、第71师、第72师、第73师、新编第二师,第111师、第218旅、独立第2旅,第8旅,守雁门关以东之地区,第9军之第101师,196旅与第34军馀部分向五台山之神庙堂、东场山、葫芦嘴、峨口、代县、雁门关之线变换阵地,连结我杨方口独立第7旅之原守阵地继续抗战,第一军三个师另二个团、步兵第120师、新编第6旅由石匣子沟等处分别活动。 兵团部署,第十八集团军(欠120师)第73师附炮兵一营,第101师附炮兵一营,新编第二师为右翼军归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在五台山,罗圈沟,军马场,翠岩峰,挂月峰,及峨口路之线占领阵地。第一集团军第9军(欠47师)第15军,第17军,第19军,第196旅炮兵第27团(欠两连)为中央军,归第14集团军司令卫立煌指挥,在灵山界至1482高低之线占领阵地。一部在中解村阳明堡虎头山黑络村之线占领阵地。第68师,第71师,第120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3第28各团之第三营为左翼归第34(欠196旅)第35,第61军第66师及独立第三旅为总后备队。第7集团军傅作义指挥位于定襄一带策应各方。 [7]
雁门关战斗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120师,358旅第716团[8] [9],10月19日,129师385旅第769团,奇袭南阳明堡日军机场,摧毁日战机24架,打击了日军空中优势力量[10]从9月至11初,八路军与敌大小战斗百馀次,歼敌数千人,[11] 击毁汽车和坦克六百多辆,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并在雁门关以南伏击日军,即雁门关伏击战;[来源请求]
夜袭阳明堡
晋军第六十一军军长陈长捷发给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的电报中称:“通报据派赴苏龙口以外之便探于真日(11日)回报:泊水村与小寨间,阳明堡南四里有敌机架约廿余架之着陆场。”
在夜袭阳明堡战斗中,八路军以一营兵力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毁伤敌机24架。日军北支方面军向陆军省陆军航空本部第二部(主管补给、修理、调查等事项)只承认:北支临时航空兵团仪峨第一飞行团第五飞行大队轻爆机中队“10月18日,93双轻一架(番号不明)于阳明堡机场遭到敌袭击,大破”,(摘要栏)“投弹瞄准镜一台同时损坏”。守备部队为第七师团后备步兵第三大队一部。
伤亡
中方
阵亡将军:经过将近1个月会战,第九军上将军长郝梦龄,第26路军少将旅长郑廷珍和第85师少将团长刘眉生阵亡,第54师中将师长刘家麒率部苦战7昼夜,全师最后不剩100人,最后阵亡。根据国军第二战区伤亡统计表,此役国军战死12,397人、受伤19,327人、失踪1,540人,共计伤亡失踪33,264人[12]。
日方
根据投入本次战斗的日军步兵第42联队战斗详报,10月11日至10月29日仅该联队就总计至少战死520人,战伤901人,足见战斗之惨烈[13]。另根据日军步兵第21联队战斗详报,该联队至11月2日至少战死333人、战伤735人,而同样参战的第15混成旅团在11月3日调查显示该旅团至少战死235人、战伤714人,加上其他参战日军单位之伤亡,日军总共至少战死1,651人、战伤4594人,共计至少伤亡6,245人,但根据1988年发行的《山口步兵第42联队史》记载,仅步兵第42联队就战死1,421人,所以日军于此役之实际伤亡人数很可能比6,245名高出许多[14]。
参见
参考文献
脚注
- ^ 童屹立,《晋北争锋:忻口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市,2015年11月,p225。
- ^ 童屹立,《晋北争锋:忻口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市,2015年11月,p226。
- ^ 童屹立,《晋北争锋:忻口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市,2015年11月,p226。
- ^ 童屹立,《晋北争锋:忻口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市,2015年11月,p226-228。
- ^ 朱德率领第十八集团军虽曾配备参战,但115师林彪部在怀台为预备队,第一二九师刘伯承部在陕北尚未到来,杨支队、刘支队在晋冀察边区建立根据地。《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何应钦日后的对1937年对日作战的总结中,也对忻口会战中给予了很好的评价:“阵线稳固,且迭次出击,歼敌三四万人,造成华北各战斗中最有利的战局……我朱德部在敌后方袭击,迭次子敌重创。”此外,蒋介石在1937年10月17日也致电朱德、彭德怀:“贵部林师及张旅,屡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
- ^ 6.0 6.1 6.2 杨树标; 杨菁. 第四章 第二节 第二小节:比较努力的抗战. 蒋介石传(1887-1949) (PDF).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01-18 [2021-03-18]. ISBN 730805756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9).
- ^ 《忻口会战》Pg 2-4,陆军大学校出版,1943年
- ^ 《李默庵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164页,第182页,第184页,第185—186页,第186页。
- ^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原八路军)同国军部在敌侧翼和背后勇敢出击...。《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编.王健民.1965年》
-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凤凰出版社1987年版,第543页。
- ^ 《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编.王健民.1965年》
- ^ 童屹立,《晋北争锋:忻口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市,2015年11月,p226。
- ^ “太原附近の戦闘”JACAR(アジア历史资料センター)Ref.C11111230000、歩兵第42连队 南懐化 石岭头 太原附近戦闘详报 昭和12年10月11日~昭和12年11月9日(防卫省防卫研究所)
- ^ 童屹立,《晋北争锋:忻口会战》,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市,2015年11月,p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