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社会形塑

根据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与大卫·艾吉(David Edge)(1996),技术的社会形塑(英语: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SST)的中心思想是,无论设计、单个的制品,还是创新计划的方向或路径,都有著多种可能的选择(尽管未必是有意识的选择)这一理念。[1]

如果科技不是从预设好的逻辑或单一决定因素的发展中涌现出来的,那么创新就只是个“小径分叉的花园”(garden of forking paths)。它会有不同的路线,通向不同的潜在的科技产出。重要的是,这些选择可能对社会与特定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影响。

技术的社会形塑是众多关于技术的模型之一,其他模型有1980年代麦肯尼兹(MacKenize)与沃克曼(Wajcman)的社会关系、聘奇(Pinch)与比耶克(Bijker)的技术的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SCT)框架,以及卡龙英语Michel Callon(Callon)与拉图尔(Latour)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而来。他们有一些共同点,如对创新的线性模式以及技术决定论的批判。技术的社会形塑与这些理论的不同点主要是,它关注社会和技术发展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塑造创新的选择。技术的社会形塑重点探究不同技术选择的物质性后果,批判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遵循自己的发展路径,不受人类影响,并反过来又影响社会。也就是说,社会形塑理论支持者认为技术与社会是“相互塑造”的。

这一理论的一些版本认为,技术会透过可供性(affordances)、约束性(constraints)、前提条件(preconditions)和意外后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影响社会(Baym,2015)。可供性是指技术使我们生活中的特定任务变得更容易,而约束性则使任务更难完成。技术的前提条件是对充分发挥技术潜力至关重要的技能和资源。技术的意外后果是技术导致的预料之外的影响和冲击。手机是技术的社会形塑的一个例子(Zulto 2009)。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接听电话、回复电子邮件、检索信息和完成许多其他任务的手持式电脑,使生活更加便利(Zulto,2009)。然而,对于那些不精通技术的人来说,它也有限制,对许多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设备的社会人士造成了阻碍。手机还有一些前提条件,比如月度账单和充电的场所。它还有许多意外后果,比如手机会使许多人分心。

根据技术的社会形塑理论,不仅技术影会响社会,社会也透过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技术(Baym,2015)。例如,在贫穷国家,手机的普及是由于它比电脑和互联网服务更便宜(经济),政府规定使得手机服务提供商建立网路相对容易(政治),以及手机更便携,很容易适应不同文化对行动通讯的需求(文化)。

参见

参考文献

  1. ^ What is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Research Policy. 1996, 25: 856–8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17). 
  1. Donald A Mackenzie and Judy Wajcman, eds.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1985)
  2. Robin Williams and David Edge (1996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Research Policy Vol. 25, (1996) pp. 856-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