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托瓦及蒙费拉托爵位继承战争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8月8日) |
曼托瓦及蒙费拉托爵位继承战争(义大利语:Guerra di successione di Mantova e del Monferrato,1628-1631年),或称曼托瓦爵位继承战争,是一个发生于17世纪前期的战争,战争原因是因贡扎加家族的末代曼托瓦公爵文琴佐二世·贡扎加于1627年12月在没有合法继承者的情况下去世而导致的。冲突的两方是主张由贡扎加-讷韦尔继承爵位并被教宗乌尔巴诺八世支持的法兰西王国及威尼斯共和国联军[1],另一方则是反对此主张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国和萨伏依公国组成的联军,这场战争通常被包含在三十年战争的周围战争之一,是法兰西王国与哈布斯堡王朝为了争夺义大利北部的控制权而演变的冲突。
曼托瓦及蒙费拉托爵位继承战争 | |||||||
---|---|---|---|---|---|---|---|
三十年战争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法兰西王国 贡扎加-讷韦尔 威尼斯共和国 |
神圣罗马帝国 西葡帝国 萨伏依公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路易十三 黎胥留枢机 亨利二世·德·蒙莫朗西 卡洛一世·贡扎加 |
奥利瓦雷斯公爵 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 冈萨洛·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巴 卡洛·埃曼纽埃莱一世 拉姆博尔多 (科拉尔托伯爵) |
战争背景
曼托瓦公国是一个位于威尼斯共和国旁的公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众多附庸国之一,从14世纪起一直都是由贡扎加家族统治,而蒙费拉托公国位于义大利西北方,夹在米兰公国与萨伏依公国间,原本是由巴列奥略王朝所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封地,于16世纪透过末代女侯爵玛格丽塔·帕雷欧罗加与费德里科二世·贡扎加的婚姻,成为了贡扎加家族的领地。
1612年12月22日曼托瓦公爵弗朗切斯科四世·贡扎加去世,仅在他的父亲文琴佐一世·贡扎加去世的数个月后,弗朗切斯科四世去世时只留有一个3岁的女儿玛丽亚·贡扎加,弗朗切斯科四世有两个弟弟,大弟斐迪南多·贡扎加是为教会奉献的枢机,照理说不能结婚,理当也不能继承爵位,不过教会最后还是特准了斐迪南多得以辞去圣职前去继承爵位,而枢机一职则传给了他的另一个弟弟文琴佐二世·贡扎加,但很不幸的,斐迪南多于1626年同样没有留下合法继承人便过世了,爵位传给了文琴佐二世。
由于文琴佐二世没有子嗣且身体状况很不稳定,他通过将他的侄女玛丽亚·贡扎加与他的堂侄贡扎加-讷韦尔系的卡洛·贡扎加的婚姻,期望将爵位及领土延续,文琴佐二世于1627年在他侄女的婚礼当天去世。
爵位继承者及他们的支持者
讷韦尔的卡洛·贡扎加是文琴佐二世最小的叔公卢多维科·贡扎加的孙子,卢多维科于1550年入籍法国并于1565年娶了讷韦尔及勒泰勒的女继承人讷韦尔的亨丽埃特,卡洛身为贡扎加家族的直系分支并且娶了前任公爵的女儿,又是个法国贵族,继承曼托瓦爵位无庸置疑,他于1628年1月来到曼托瓦宣扬他的主权。
除了卡洛有另外两个人宣称对曼托瓦的继承权,第一个是萨伏依公爵卡洛·埃曼纽埃莱一世,他的女儿萨伏依的玛格丽塔嫁给了弗朗切斯科四世,他们的女儿玛丽亚·贡扎加嫁给了讷韦尔的卡洛,他藉著自己的女儿以及外孙女,主张对蒙费拉托公国拥有继承权。
另一个主张继承权的还有瓜斯塔拉公爵费兰特二世·贡扎加,他是文琴佐二世的另一个远房堂亲,虽然费兰特二世没有立即采取军事行动,但他却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的支持,斐迪南二世的妻子艾蕾诺拉·贡扎加皇后是最后三位曼托瓦公爵们的妹妹,斐迪南二世支持费兰特二世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的盟国西班牙,更希望借此将曼托瓦能回归至神圣罗马帝国的怀抱,因为如果法国支持的贡扎加-讷韦尔继任的话,对帝国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威胁。
但随著三十年战争的推移,各势力间的联盟有所转变,卡洛·埃曼纽埃莱一世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持,因为贡扎加-瓜斯塔拉系是在家族获得蒙费拉托之前便已存在的分支,他们对曼托瓦的继承权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对蒙费拉托的继承权确实是存在争议的,而卡洛·埃曼纽埃莱一世正好是希望能继承蒙费拉托,以这个理论来看,两者是没有利益冲突的,而萨伏依刚好又位于法国的南边,与萨伏依联盟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战略无疑是有所帮助的。
冲突
1628年春天卡洛·埃曼纽埃莱一世率军占领了蒙费拉托公国的北部领土,西班牙将领米兰总督冈萨洛·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巴从米兰发兵前去支持他,他朝著蒙费拉托的首都卡萨莱进军并控制了阿尔卑斯山到义大利北部的贸易路线,他们包围了精心设防的卡萨莱,但无法攻下它。
法国在拉罗歇尔之围后派兵前去援助卡萨莱,法军于1629年3月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蒙特热内夫尔山口并于3月6号占领了萨伏依城市苏萨,卡洛·埃曼纽埃莱一世于苏萨及基奥蒙泰兵败并于3月11日与法军签订了苏萨条约允许法军穿越萨伏依前去援助卡萨莱,卡萨莱于3月18日受到法军援助而解围,西班牙军队退回米兰,法军之后返回法国,只留下部分驻军。
法军的直接干预引起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不满,1629年9月帝国派遣拉姆博尔多 (科拉尔托伯爵)率领国土佣仆经由瓦尔泰利纳来到义大利,帝国军占领了戈伊托并围攻曼托瓦。法军在黎胥留枢机的带领下于1629年12月重回义大利并占领了皮内罗洛及很大部分的萨伏依领土,法军放弃前往曼托瓦,因为黎胥留想避免与帝国军的直接冲突,讷韦尔的卡洛·贡扎加在得不到法军的援军后于1630年7月18日被迫投降谈判,随后这座城市被严重洗劫(称为曼托瓦之劫),曼托瓦被帝国军围攻直到1630年7月,这时因为瑞典军加入三十年战争,帝国将心力放回主要战场上,因而从曼托瓦撤兵,虽然城市没有被攻下,但已被战火及军队带来的瘟疫严重摧残,曼托瓦之后再也没有从这场灾难中恢复。[2]
冲突结束
雷根斯堡和约
1630年春天安布罗西奥·斯皮诺拉率领的西班牙军队再一次的包围了法军驻守的卡萨莱,双方于9月4日在教宗特使马扎然高超的谈判技巧下签订暂时停火协议,西班牙军队得以进入城镇而法军从堡垒中撤离,9月25日,西班牙将领斯皮诺拉去世,但对城市的围攻没有因此停下,两方于10月13日签订雷根斯堡和约(Trattato di Ratisbona),尽管法军的攻势明显略逊,但和约内容基本上是说法军可以继续驻扎至格劳宾登州,并证实讷韦尔的卡洛·贡扎加为曼托瓦及蒙费拉托公爵,而哈布斯堡军队必须减少在该地的驻军。这项条约通常被视为不利于西班牙,时任西班牙首相加斯帕尔·德·古兹曼甚至认为这个条约与投降无异。
这项条约还包含了一些对法国不利的协议,如禁止法国与任何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邦国联盟,黎胥留说服路易十三拒绝签属这项条约。
虽然签订了条约,但于10月底,法军派遣援军亨利·德·绍姆贝格从阿斯蒂前去卡萨莱,10月26日,眼看双方又将产生冲突,马扎然枢机前来调停,提醒双方已签订条约,应该要避免可能引发的冲突,最后双方均同意撤离卡萨莱,两方战事至此告一段落。
凯拉斯科条约
这项条约于1631年4月6日由参战方派出代表谈判,并于1631年6月19日签订,名为凯拉斯科条约,基本内容包含下面5点: [3]
- 所有外国军队从战区撤离。
- 萨伏依公国放弃对蒙费拉托的继承权但以公国一半价值的15,000埃居作为补偿条件并获得特里诺及阿尔巴。
- 卡洛一世·贡扎加必须支付萨伏依公爵一次于这些土地上的总年收入作为补偿。
- 卡洛一世·贡扎加得到其馀从帝国继承的封地。
- 作为补偿费兰特二世·贡扎加的损失,他获得雷焦洛及卢扎拉。
后来人们发现,透过此一条约,皮内罗洛被秘密的移交给了法国。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引用
- ^ Mariano Vignoli (a cura di), Castelli, guerre, assedi. Fortificazioni mantovane, bresciane e cremonesi alla prova del fuoco (secc. XIII-XVIII), Mantova, Comune di Asola - Publi Paolini, 2008, pp. 83-100.
- ^ Kate Simon, I Gonzaga. Storia e segreti, Ariccia, 2001, p.50. ISBN 88-8289-573-4.
- ^ Sven Externbrink, Le Coeur du Monde, Frankreich und die norditalienischen Staaten (Mantua, Parma, Savoyen) im Zeitalter Richelieus 1624 - 1635, Marburg, Univ., Diss., 1997, S. 145-153, ISBN 3-8258-4390-4
参考书目
- Sven Externbrink, Le Coeur du Monde, Frankreich und die norditalienischen Staaten (Mantua, Parma, Savoyen) im Zeitalter Richelieus 1624–1635, Marburg, Univ., Diss., 1997. ISBN 3-8258-4390-4
- Friedemann Bedürfig, Taschenlexikon, Dreißigjähriger Krieg, München 1998. ISBN 3-492-22668-X
- Kleine italienische Geschichte, Wolfgang Altgeld/Rudolf Lill, Beitrag von Angelica Gernert/Michael Groblewski (S. 203 f.), Stuttgart 2004. ISBN 3-15-010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