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文字

朱书文字陶文的一种,出现于中国新石器时代,一般标记在陶器上,早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它被中国学者认为可能是“文字”,并认为它是甲骨文可能的前身。即使它不是文字,也肯定是处于从无文字阶段向有文字阶段形成文字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体。

根据中国考古学界断定,图中左面可能是“”字,右面可能是“”字

不少近代中国语言学家在研究商朝的甲骨文时都断定甲骨文在商代已具有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或许已非文字的初始阶段。适时,现代中国考古家发掘出土了不少可能是夏朝、甚或传说时期三皇五帝的陶器,这些陶器上都绘有特别的纹饰或符号,当时已有中国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纹饰很可能是一种原始的“文字”。所谓的“朱书文字”正是这些绘在陶器上的纹饰或符号,由于与一般彩陶所使用的黑线条有所分别,所以被根据其符号的颜色而命名。现时,一些中国考古学家宣称已解读部份陶器上的红符号,并假定可能为后世的“文”字及“尧”字。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