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品种
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
栽培品种(英语:cultivar)是由人工选育具有某种或某些特殊而稳定性状的栽培植物类群,并可以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延续特征;此术语只用于人类栽培的作物上,它不是一分类阶元,也非自然演化生成。栽培品种简称品种,但动物亦有品种之说,对应的英文单词与栽培品种不同。非专业人士常将种(即物种)错误地称作品种,然而一物种可有多个品种。
由于植物可以无性繁殖,有些栽培品种是某一特殊个体无性繁殖的产物,有些是种内杂交的产物,有些是属下跨种杂交的产物,有些甚至是科下跨属杂交的产物。
“栽培品种”一词是来自英语中的“栽培”(cultivated)与“变种”(variety),不过栽培品种的意义,与植物学或生物学上所说的变种并不相等[1]。栽培品种根据特征,有一个专有的名称,以和其他同种植物有所区隔。而命名方式,则是由《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来规范。在1959年1月1日以前命名的栽培品种通常有一个拉丁化的名称,但是如此一来很容易和其种名混淆,因此之后命名的栽培品种改用各地语言来做命名,举例如下:
参考文献
- ^ Plant Nomenclature.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1).
外部链接
- Sale point of the Latest Edition (February 2004) of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
- International Cultivar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Language of Horticulture
- Opinion piece by Tony Lord(from The Plantsman magazine)
- HORTIVAR - The FAO Horticulture Cultivars Performance Databa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