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济安宫

奉祀保生大帝 位於台灣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32號

树林济安宫全名财团法人新北市树林济安宫,建立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于潭底山麓,奉祀保生大帝,名曰济安宫,俗称大道公庙或称潭底庙。每年的3月15日保生大帝圣诞千秋举行保生文化祭,当天举行绕境遍及整个树林全区。

树林济安宫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新北市树林区保安街一段32号
主神保生大帝
建立时间乾隆53年(西元1788年)4月

兴庙沿革

康熙61年(1722年),赖姓泉州人携保生大帝香火渡台,入垦海山庄潭底,筑茅屋奉祀祈求保安息灾[1]。乾隆16年(1751年),泉州人张方大自台南安平港辗转抵达树林,开拓垦务。乾隆53年(1788年),张方大重病而向保生大帝祈祷,未几痊愈,因而首倡筹资建庙于潭底山麓。嘉庆18年(1813年)、道光16年(1836年)及光绪19年(1893年)数次重修,香火日盛。可是进入日治时期,济安宫年久失修逐渐荒芜,至大正11年(1922年)7月,神降扶鸾,示意信众欲迁庙址。大正14年(1925年)由王土龙为首筹资四万三千元,卜地于今址,兴土木建新庙,并于昭和2年(1927年)竣工,该年10月24日举行庆成祈安醮祭。后经二次大战及二二八事件,民生凋蔽庙宇倾颓,民国44年(1955年)筹资稍作整修。至民国56年(1967年),再度筹巨资八十馀万元,全面重修,以成今貌[2]

祭祀神明

济安宫内除保生大帝,配祀有哪吒太子、观音佛祖、天上圣母、注生娘娘、孚佑帝君、关圣帝君、五谷先帝、玄天上帝及萧法子,从祀则有王天君、赵元帅、文童四尊,另外自1893年起与主神保生大帝合祀之福德正神,则是来自潭底庄之福德宫[1]

1967年建醮大祭典

树林济安宫庆成福醮醮局

济安宫于昭和2年(1927年)东迁竣工,该年10月24日举办庆成祈安醮祭。因台湾惯习,醮祭多选于农闲之时,多以阴历10月末至11月初,过早则忙于农稼,过迟则农历新年将至。1967年济安宫为庆祝大修完工,举行三朝祈安庆成醮,为筹办醮祭工作特设“树林济安宫庆成福醮醮局”,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2人,下设总务部、财务部、祭典部、修建部及庆祝活动部,祭典部辖祭典及设备两组,庆祝活动部设体育、康乐、展览及纪念事业组。为遴聘道士团主持醮仪,特列道士团名单于神明面前当众掷筊,由中坜市黄观开道士当选。但却因黄道士为粤籍而树林为闽庄,后竟推翻神意改由闽籍王添丁道士来主持。济安宫于庙内道场设内坛,庙外之外坛有玉皇坛、天师坛、北帝坛、观音坛及福德坛等五大坛。醮祭经费由“斗灯首份”及“丁口钱”来筹措,斗灯平均约一千元,炉主最高则要一万二千元,丁口钱限醮祭内十二里信徒,但居民非常踊跃捐献,此相隔40年的建醮大祭典,场面盛大且耗费钜资,多达一千五百万元以上[2][3]

请神鉴醮

建醮祭典开始前,济安宫派人前往邻近乡镇,与济安宫缘故较深之庙宇借出其主神分身之木像,迎回供奉在醮祭道场中之三界坛。其中包含板桥之接云寺慈惠宫,万华龙山寺大龙峒保安宫,新庄慈祐宫武圣庙,林口竹林山观音寺,泰山乡顶泰山岩下泰山岩,龟山岭顶寿山岩三峡长福岩桃园景福宫,共16尊神明[2]

重要文化财

 
济安宫东迁记碑,黄纯青拜撰
  • 济安宫重修捐题碑记 : 道光丙申年(1836年)重修捐献碑。
  • 寄附芳名金额碑 : 大正十一年(1922年)孟冬建庙时之寄附芳名金额碑,于右庑廊。
  • 济安宫东迁记碑 : 昭和二年(1926年)庆成立碑,台湾总督府评议员勋六等黄纯青拜撰,于左庑廊。

参考资料

书目
  • 刘枝万《台湾民间信仰论集》 联经出版 1983年
引用
  1. ^ 1.0 1.1 《樹林濟安宮》.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2. ^ 2.0 2.1 2.2 刘枝万《台北县树林镇建醮祭典》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专刊之22,1974年
  3. ^ 《联合报》1969年3月3日北部地方版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