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泉角炮台

汇泉角炮台(德语:Batterie Huitschüen-Huk),或称汇泉炮台会前岬炮台,是青岛德占时期驻青德军的一座海防炮台,现地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汇泉角。该炮台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4年日德青岛战役,战后部分火炮保存较完整,一度成为旅游景点,1944年剩余火炮被日军拆除回炉,1949年后重新改为军事用地至今,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汇泉炮台遗址

1930年代的汇泉角炮台,图中为3门150毫米加农炮
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市南区汇泉角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
时代1902年
编号第二批,编号不详
认定时间1984年7月27日

历史

汇泉角炮台为德占时期第一批完工的炮台之一,装备有150毫米加农炮3门,以及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从清军缴获的240毫米加农炮2门,1903年完成火炮安装[1],一说1902年建成[2][3][4][5]。炮台建成后不久曾参与1903年10月8日德军在青岛的攻防演习[1]

 
建造中的汇泉角炮台,后方远处可见伊尔蒂斯兵营太平山

1914年8月至11月的日德青岛战役期间,汇泉角炮台由德军军官1人、士兵90人驻守[1]。9月29日,日英联合舰队开始从海上炮击德军各炮台、堡垒,德军以大口径岸炮、舰炮还击[6]。10月14日,汇泉角炮台遭日英舰队炮击,炮台未受较大损伤,并以240毫米加农炮还击,将英军凯旋号战列舰英语HMS Triumph (1903)击伤。除向海上射击外,炮台还曾调转炮口向陆地前线炮击[4]。多次遭到炮击后,该炮台最终有一门240毫米加农炮被击中无法使用[1]。另据日军记载,11月2日,日军一发炮弹击穿汇泉角炮台一门火炮的炮塔但并未爆炸,仅破坏了埋设于地下的电话线和水管[7]。11月7日德军弹药耗尽后将各炮台炮台自毁,日军观测哨观测到约凌晨6点至6点30分间汇泉角炮台也发生爆破,但实际仍有3门150毫米加农炮及1门240毫米加农炮保存较完整,仅炮闩等关键部件被破坏[4]。6点30分,炮台被日军步兵第46联队日语歩兵第46連隊一部占领,德军官兵98人被俘[7]

青岛战役结束后,德军各炮台火炮均已自毁或被日军拆卸,仅有汇泉角炮台大部分火炮保存较完整[4],成为向游人开放的旅游景点[8]。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军阀张宗昌曾对炮台加以修葺[5][9]。炮台旧址后来辟为炮台公园。1930年,时任青岛市长马福祥在炮台后建“观澜亭”供游人休憩,并立《观澜亭记》碑[5][10]。因此地濒临海岬,松柏茂密,礁石嶙峋,风景秀丽,炮台旧址一度成为游客必访之所[8],也有众多文人墨客作诗撰文描绘此地风景,先后有康有为《青岛会前石矶望海观潮高至数丈奇观也》、劳乃宣《游海滨德人旧炮台》、王亚平《一锅牛肉》[注 1]等诗歌,以及闻一多梁实秋柯灵等作家在文章中记述此地[4][12][11]。1936年,此处以“会崎松月”之名被评为“青岛十景”之一[13]

抗战末期的1944年[11],因军事物资缺乏,日军将汇泉角炮台遗留的火炮全部拆除,回炉熔炼用于制造武器[4][12]。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青岛后,汇泉角炮台遗址由解放军接管作为海防榴弹炮阵地[14],后由海军接管,成为军事用地至今,不再对外开放[2][8]。1984年7月27日,汇泉角炮台遗址列入第二批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15]。2000年列入第一批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16]

结构

 
汇泉角炮台的240毫米加农炮近景

汇泉角炮台位于青岛湾汇泉湾之间的汇泉角山顶,位置突出,控制着西起薛家岛东至麦岛的海域。整个炮台占地面积8.97万平方米[17],以铁丝网及环状防御壕环绕。据德国方面资料,炮台分为A、B两部分,炮台A装备3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加农炮英语15 cm SK L/40 naval gun,顶部以装甲穹盖保护,炮台B装备2门240毫米35倍径加农炮,顶部加装来自德国海军哈根号岸防舰的装甲板[1]。其炮位现已整平覆盖。炮台A掩蔽部规模最大,面积约15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东侧与山连为一体,西侧临壕沟,墙体高出地面约6米,上有7个通气孔,有铁门6处,主墙厚1米,三座炮塔设于掩蔽部顶部,南北一字排列。炮台B中掩蔽部位于北侧,平面呈倒品字形,面积约1000平方米,二层,下层西侧开铁门3处。掩蔽部内设指挥室、寝室、弹药库、灶间、洗澡间,以及运输弹药的地下铁轨及照明电灯。炮台最北端有小掩蔽部1处,面积约200平方米,南端山坡处有小掩蔽部2处[2][3][4][5]

此外,炮台遗址现存观澜亭,前青岛市长马福祥所撰《观澜亭记》碑嵌于墙上,另有“汇泉角炮台之址”方尖碑,高1.5米,由前青岛市长胡若愚题字[5][10]

图集

相关条目

注释

  1. ^ 据称1914年德军投降时在炮台厨房留下一锅来不及食用的牛肉,至1930年代锅已锈烂,肉已风干成土,竟成一景点。此事亦见于作家柯灵著作[11]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约尔克·阿泰尔特著 青岛市档案馆编译. 《青岛城市与军事要塞研究:1897-1914》.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436-7274-1. 
  2. ^ 2.0 2.1 2.2 张树枫. 青岛要塞的历史与现状. 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青岛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ISBN 7-5034-1610-6. 
  3. ^ 3.0 3.1 张树枫. 青岛要塞历史与现状:德军构建全方位防卫体系. 半岛都市报. 2014-08-05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8).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德军在青岛建造的第一座炮台考, 史鉴 (2011年第2期) (青岛市史志办), 2011-06, (2011年第2期) [2019-10-20] 
  5. ^ 5.0 5.1 5.2 5.3 5.4 青岛市文物局;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青岛文物志》. 北京: 中国出版社. 2004. ISBN 988-97146-6-1. 
  6. ^ 王栋. 《青岛影像 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70-1113-7. 
  7. ^ 7.0 7.1 参谋本部 (编). 《大正三年日独戦史 上》. 东京偕行社. 1916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8. ^ 8.0 8.1 8.2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一篇 旅游资源,第一章 市区资源. 《青岛市志·旅游志》.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2024-02-16]. ISBN 7-5011-464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1). 
  9. ^ 贺伟. 《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52-4728-9. 
  10. ^ 10.0 10.1 纪墨. 汇泉角炮台. 微信公众号“海邮文化”. 2021-08-28 [202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6). 
  11. ^ 11.0 11.1 11.2 柳已青. 【人文青岛】一战百年系列之一:青岛要塞风云录. 半岛网. 2014-08-05 [202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1). 
  12. ^ 12.0 12.1 鲁海. 《青岛老街故事》.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552-1805-0. 
  13. ^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附录二 青岛不同年代的著名景观. 《青岛市志·旅游志》.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9. ISBN 7-5011-4646-2. 
  14. ^ 青岛市档案馆 (编). 谭彭刘赵给康许袁并转三野、华东军区、中央军委电(1949年6月6日). 《青岛解放档案史料汇编》. 北京: 中国出版社. 1998 [2024年2月16日]. ISBN 7-80019-8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2月16日). 
  15. ^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第五篇 文化艺术,第十章 文化遗存. 《青岛市志(1978-2005)·文化卷》.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3 [2024-02-16]. ISBN 978-7-5144-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16. ^ 青岛市规划局 青岛市文化局.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的通知(青规字〔2006〕72号). 青岛政务网. 2006-05-20 [2024-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6). 
  17. ^ 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031-4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