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3年10月8日) |
独生子女,指没有兄弟姐妹的人。世界多个先进国家和地区均出现少子化现象,源于不少夫妇只愿意生育一至两个子女,令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另外两个子女的情况,假如其中一个早逝(通常指未成年),另一个也会成为独生子女,当然以后再有弟妹的情况就不算。
中国大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即“一孩政策”),产生了大批的独生子女,[1]该政策直至2015年方被废除。
成因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成因很复杂,形成独生子女的主因有以下几点:
特征
普遍的观点认为,由于父母过于的溺爱和经济水准的提高,这些独生子女往往娇生惯养,并且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但日本心理学者田村正晨认为,现代的父母因为很清楚没有兄弟姊妹的环境将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多半会在教育上加强补足;而年轻一代独生子女幼儿时就进入学校过团体生活,不一定会因娇宠而缺乏社会性,甚至参加义工活动的人也以独生子女为多。独生子女缺乏社会性是一般人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和二次大战结束前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稀少,战后婴儿潮那一代通常有五六个兄弟姐妹有关。
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关注较多,成长环境丰富,多半聪明且有很强的感受性,了解社会上对独生子女容易有负面印象,因而害怕“自我主张”遭到同侪的厌恶,有时甚至会衍生出自我厌恶感。此外,由于缺少兄弟姊妹的对立竞争,独生子女较容易对他人产生信赖感,对朋友也较为体贴(由于没有像兄弟姊妹这样的玩伴,朋友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也容易取得他人的信任。
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会把期望集中在子女身上,令他们承受沉重心理压力,因而成就动机较高;正面来说,不执著于眼前的得失而肯定地朝大方向迈进,较容易自我实现;但就负面角度而言,独生子女面对挫折的抗压性较低,受到打击容易变得忧郁消沉。
独生子女习惯独处,较喜欢进行思考性的活动;成年以后,多半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倾向选择较能发挥自己兴趣的工作,特别是能单独完成并发挥自己独特性的创造性工作。在团体生活中,独生子女由于对竞争、对立的体验较少,较容易站在中立的角度,在工作场所中处于派系和权力斗争的缓冲地带;一般人认为独生子女对工作要求完美不易妥协、孤僻难以接近,多半是因为他们没有兄弟姊妹竞争,从小不需强烈主张自己的意见以博得父母关注,而导致沟通能力略为不足,但其实了解独生子女真正的想法之后,这种状况就能改善。
在部分亚洲地区,由于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或不普遍,加上有“养儿防老”和重视孝道的传统观念,独生子女长大后需要一人供养父母,如果拥有子女,则一人要同时供养父母和子女,有时更包括配偶和配偶的父母,造成沉重的经济压力。但随著时代改变,人们的心态也逐渐改变,经济许可的父母会为老年预作规划,独生子女所受到的压力也在减轻。
虽然中国大陆社会上有一派人认为,大量长期的独生子女对社会民族的发展是不利的,整个民族会处在长期的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下;但中国大陆因国家政策限制而产生独生子女,本就和其他国家因社会变迁自然产生独生子女不同。因社会变迁自然产生独生子产生的独生子女,并不一定只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性格跟生活状态因人而异,要片面捕捉独生子女的性格是不可能的。目前先进国家正由讲究团体生活的“有兄弟姊妹的社会”转型为自由化、价值观多元、尊重个人差异的“独生子女型态的社会”,除去有色眼镜,了解并尊重独生子女是有必要的;而独生子女也可因此消去对人群过度防卫的态度,了解自己,将过往认为对独生子女不利的一面转为有利的一面,融入社会生活。
独生子女中的名人
(依出生时间排序)
参考资料
- 田村正晨《我家有个独生子!》林郁文化出版,译者不详,2000年,ISBN 9577548261(译自:田村正晨‘ひとりっ子の深层心理がわかる本’河出书房新社KAWADE梦新书、1996年、ISBN 97843095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