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廷祚(1691年—1767年),初名默,字启生,号绵庄。原籍安徽徽州府歙县,寄籍江宁府上元县

祖父程绍伊自祖籍歙县迁居金陵。程廷祚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四岁写《古松赋》,受到洪嘉植的赏识,并说:“是子必为儒宗。”程晋芳称其“志清而行醇,动止必蹈规矩”[1],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与李塨见面论学[2]。程廷祚多批判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3],“不依傍门户,而能通汉宋之症”[4]姚鼐责难其“好议论程朱”,乃至“流于蔽陷之过而不自知”[5]。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卒。著有《大易择言》、《易通》、《彖爻求是说》、《尚书通议》等。

评价

胡适很早就注意到程廷祚与颜李学派的关连[6],胡适还写有《颜李学派的程廷祚》,推断小说《儒林外史》中庄绍光的原型就是程廷祚。抗战期间,北大印行《青溪全集》,1936年6月胡适为之序。

注释

  1. ^ 程晋芳《绵庄先生墓志铭》,《勉行堂文集》卷六
  2. ^ 《恕谷年谱》卷五
  3. ^ 程廷祚《上李穆堂论书院书》,《青溪文集)卷九
  4. ^ 《金陵通传》卷二十九《程延祚》
  5. ^ 《惜抱轩后集》卷一
  6. ^ 王汎森,〈程廷祚与程云庄──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个研究〉,收于《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

参考书目

  • 《金陵通传》卷二十九《程延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