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廷祚
程廷祚(1691年—1767年),初名默,字启生,号绵庄。原籍安徽徽州府歙县,寄籍江宁府上元县。
祖父程绍伊自祖籍歙县迁居金陵。程廷祚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四岁写《古松赋》,受到洪嘉植的赏识,并说:“是子必为儒宗。”程晋芳称其“志清而行醇,动止必蹈规矩”[1],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与李塨见面论学[2]。程廷祚多批判八股科举和程朱理学[3],“不依傍门户,而能通汉宋之症”[4],姚鼐责难其“好议论程朱”,乃至“流于蔽陷之过而不自知”[5]。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卒。著有《大易择言》、《易通》、《彖爻求是说》、《尚书通议》等。
评价
胡适很早就注意到程廷祚与颜李学派的关连[6],胡适还写有《颜李学派的程廷祚》,推断小说《儒林外史》中庄绍光的原型就是程廷祚。抗战期间,北大印行《青溪全集》,1936年6月胡适为之序。
注释
参考书目
- 《金陵通传》卷二十九《程延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