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巴特勒

约书亚·爱德华·巴特勒Josiah Edward Bartlet),简称杰德·巴特勒Jed Bartlet)是美国电视剧白宫群英》中虚构的一个角色,其扮演者为马丁·辛Martin Sheen)。在《白宫群英》中,约书亚担任美国总统从第一季到第七季结束,直到他的继任者宣誓就职为止。

约书亚·巴特勒
Josiah Bartlet
首次登场第一季第1集(Pilot
最后登场第七季第22集(Tomorrow
创作者艾伦·索金
饰演马丁·辛
角色设定信息
昵称杰德(Jed
自由号(Liberty)和老鹰(Eagle特勤局代号
呆滞的巴特勒(Bartlet the Inert斯塔克豪斯参议员 语
性别男性
职业美国总统(第1季-第7季)
两届新罕布什尔州州长
三届联邦众议员
三届州众议员
经济学家
配偶艾碧·巴特勒
儿女伊莉莎白·巴特勒
伊莲娜·巴特勒
柔伊·巴特勒

有美国评论认为,约书亚·巴特勒是一个理想化了的美国总统形象,他拥有杰出的智慧、伟大却并不完美的人格和坚韧的感情,以及不是很幽默幽默感

角色的建立与发展

编剧艾伦·索金起初并没有打算在《白宫群英》里设置一个总统的角色,他起初只打算在电视剧里描写一群白宫高级幕僚的决策。“我认为(这样)可能会比较做作。”艾伦·索金说道,“因为在剧集里,他(总统)将是一个永远看不到的人,或者我们会在拐角处看到他的后脑勺。”于是就创建了约书亚·巴特勒总统这个角色,并尝试与马丁·辛签署了四集的演出合同[1]在看过马丁·辛的表演之后,制作方对他印象深刻从而邀请他参与该剧的长期演出。“我想他们意识到,我抓住了角色的真髓,虽然这样的事情每个月才发生一次,所以他们与我签订的长期演出的合同。”马丁·辛说道。[2]

索金的主要想法是描写总统不为公众所了解的另一面,而由马丁·辛所饰演的这位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克林顿总统蓝本。“他是正面的,聪明的。而他性格中的一些负面的缺点使得这个角色更加人性化。”他在接受电台采访的时候说道。[2]索金也坦言,巴特勒这个角色中的部份性格是来自自己的父亲。[3]

在第一季的情节发展到一半的时候,巴特勒被透露罹患了多发性硬化症。据索金透露,这是他并没有事先计画好的插曲。因为第一夫人是医生,他认为观众可能想看看躺在病床上的总统。“当我写了第一集的故事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第二集会发生什么,更别提第十二集了。”他说。[2]

角色传记

个人生活

约书亚·巴特勒出生及成长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他被认为是乔赛亚·巴特利特,一个曾签署过《美国独立宣言》的现实人物的直系后裔。

巴特勒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徒,这是受到他母亲的影响,而他的父亲则希望他成为一个新教教徒。巴特勒与他父亲的关系通常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在故事中的部份剧情中可以看出他的父亲会体罚巴特勒。而在巴特勒的下意识里,他的心里话通过人格化的蓝丁汉太太说了出来,“一个无法摆脱的事实就是,他不如他的兄弟聪明。”[4]艾伦·索金在谈及巴特勒父子关系的时候说道:“很明显,已婚的天主教人士(这里指巴特勒的父亲)对于他儿子的不满的很重要原因是因为母亲的宗教。”[2]这一点在《白宫群英》第二季第22集“Two Cathedral”中,巴特勒与上帝的对话当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当托比·齐格在他面前指责他父亲刻薄并且经常虐待他的时候,巴特勒还是站出来维护他父亲的尊严。但是也正如托比·齐格所说的那样,就算巴特勒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但是巴特勒还是走不出他父亲的阴影。巴特勒一直希望“得到足够多的选票来赢得选举”,从而获得他父亲的肯定。[5]

巴特勒以1590分通过了SAT考试,后来他再度参加SAT考试也是以同样的高分通过测试。[6]他收到了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但是他最终却选择了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因为他想当一个神父。[7]他最终获得了圣母大学的神学学士学位,并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进入政界之前,是达特茅斯学院的终身教授,并且获得该学院的人道主义与文学荣誉博士学位。[8]他能使用四种语言,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9][10][11]他还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认为他的经济观点与凯恩斯主义相近。

巴特勒最后选择了经济学家作为他的职业选择,原本他想当一名神父,但是在遇见他的妻子艾碧(一名胸外科医生)之后,他改变了他的主意。他跟他的妻子艾碧·巴特勒拥有三个女儿:伊丽莎白·巴特勒、伊莲娜·巴特勒和柔伊·巴特勒。他的两名外孙均是大女儿伊丽莎白·巴特勒的儿女。在第五季的剧情中,巴特勒拥有了他的第三个外孙。他通常在故事中被描写成一个严厉但是深爱他家人的父亲。除了他的三个女儿之外,巴特勒也将他的私人助理查理·杨和白宫副幕僚长乔希·莱曼看成自己的儿子,[4][12]同时他也将白宫新闻秘书(后来的白宫幕僚长)茜·洁·格瑞视为家人。[13]

巴特勒罹患多发性硬化症,但他跟他的妻子在第一次总统竞选的时候选择了隐瞒病情。由于在巴特勒的第一个任期内,他没有公布自己的病情,导致病情被公开后,引发了美国国会对他的欺诈调查,并试图启动弹劾程序。但事件最后以美国国会发布对总统的谴责而告结束。

在担任美国总统之前,巴特勒曾是两任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州长,其中1996年的州长选举中,他获得了69%的支持率。同时他还曾三次出任新罕布什尔州州议会的众议员。

有一个关于巴特勒的性格特点是他经常会忘记他初级幕僚的姓名,这似乎跟巴特勒家族的遗传因素有关。但是在剧集的最后,卸任前的巴特勒在白宫大厅与他的幕僚们告别,他却清晰地记得所有为他工作过幕僚的姓名和他们的家庭。另外,巴特勒似乎对琐事有一种和特别的执著,经常不顾属下的意愿而提问。

总统经历

巴特勒最好的朋友,里奥·马加瑞说服他参加了1997年秋季的美国总统初选,当时他是通过写在鸡尾酒餐巾上的口号“Bartlet for America”来说服巴特勒的。[14]作为美国民主党候选人中的黑马,巴特勒战胜了当时呼声最高的德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约翰·霍伊尼斯获得党内提名。并且约翰·霍伊尼斯最后获邀成为了巴特勒的竞选搭档,参选美国副总统。巴特勒与霍伊尼斯的搭档组合战胜了美国共和党候选人,虽然他们只获得4800万选票(约占选票总数的48%),但是在美国选举人团票数上,巴特勒与霍伊尼斯以303票对235票赢得了美国总统选举

巴特勒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的功绩有:特赦来自南美洲非法入境者;任命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拉丁裔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首席大法官;主张和平解决巴以冲突并推动戴维营和谈;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强有力的可替代能源计画;策划社会福利改革计画(虽然剧情中未显示是否获得通过);但是,他任职期间未能平衡白宫预算。[15]

在八年的总统任期里,巴特勒并没有回避使用武力来解决一些重大的外交危机。在故事中,中东地区是一个反复出现麻烦的地区,包括叙利亚伊朗巴以冲突和一个虚构的海湾地区国家——库玛。巴特勒似乎是唯一能够调解这些矛盾的人物,他一手促成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在美国的和平会谈,虽然这些努力遭到了民主党共和党的反对。而恐怖主义问题,特别是总部在库玛的恐怖主义组织巴哈杰带给巴特勒许多问题,甚至绑架了他的女儿柔伊。在这次人质危机中,巴特勒宣布使用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将权力转交给由共和党党人担任的众议院议长。而在拉丁美洲,巴特勒需要面对发生在哥伦比亚海地玻利维亚的外交危机。而在非洲虚构的国家赤道坎杜则发生了种族屠杀人道主义危机,巴特勒则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干预性军事计画。在亚洲,巴特勒需要面对的危机有印巴冲突台湾问题中俄关系,而在本剧的最后一季,为了保护哈萨克斯坦油田,巴特勒派遣了一只14万人组成的维和部队,而这个问题也将留给他的继任者。

巴特勒通常情况下非常喜欢和尊重他的属下:乔希·莱曼茜·洁·格瑞山姆·希朋,他曾经预言乔希·莱曼将辅选总统并相信他的能力。[16]虽然他很尊重托比·齐格的意见,但是两人却经常起争执。因为托比·齐格认为巴特勒有时并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或躲避一些重要的问题,而巴特勒虽然很生气托比·齐格泄露了国家安全机密,但是却对他的被捕和可能的牢狱之灾感到心痛,并在他任期内的最后一次特赦中赦免了托比·齐格的罪行。[17]他与他的两任副总统,约翰·霍伊尼斯鲍勃·罗素的关系都不怎么好,因为他认为他们不够好。由于巴特勒并没有服役过,因此他有点害怕他的毒舌国防部长米尔斯·哈钦森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珀西·费兹华勒斯

在第一季的最后一集中,巴特勒遭到了白人至上主义分子的枪击,但是所受的伤势并不严重。但是事后调查,他们的袭击目标并不是巴特勒,而是他的私人助理查理·杨[18]

在第二季的最后一集中,巴特勒向国民发表谈话,公开他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的情况,并承认他在他的第一次美国总统选举中隐瞒了这个事实。这导致了在第三季的大部份故事中,巴特勒总统及其他白宫幕僚不得不接受由美国众议院所任命的特别检察官所展开的调查。[19]最后这次调查以巴特勒总统接受美国众议院的谴责案而结束。[20]虽然这个谴责案及巴特勒的不诚实一度破坏了巴特勒的连任竞选,但是由于美国共和党错误地提名了佛罗里达州州长罗伯特·里奇而使得两人最初的竞选并没有拉开差距,而在圣地亚哥的总统竞选辩论中,巴特勒彻底打败了罗伯特·里奇。[21]

柔伊·巴特勒在她从乔治城大学毕业的当天遭到了恐怖主义分子的绑架,因为她的父亲巴特勒总统授权杀害了库玛国防部部长阿卜杜勒·谢里夫。巴特勒总统因为担心由于他女儿走失可能会导致他无法正确处理政务,因此要求援引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第三段将自己的总统权力移交。由于在前不久,他的副总统约翰·霍伊尼斯因为性丑闻而宣布辞职,因此他不得不将他的权力移交给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艾伦·沃肯。[22]两天后,柔伊·巴特勒仅仅是只受到轻伤便被解救回来,巴特勒随即重新获得总统权力。

随后,新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在预算谈判上与白宫决裂,最后迫使巴特勒总统宣布关闭大部份的联邦机构。在巴特勒总统前往国会山庄要求与议长面对面对面谈判而被议长拒绝后,议长的声望大幅度下跌,最后预算案以白宫获胜而结束。

第五季末及第六季初,由于巴勒斯坦极端分子袭击了美国国会议员及白宫官员(导致两位美国国会议员、一名议员助理和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珀西·费兹华勒斯的死亡),巴特勒总统强迫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主席与以色列总理来美国戴维营和谈。虽然此举不仅受到美国国会的抗议,甚至还遭到了他的好友、白宫幕僚长里奥·马加瑞的反对。里奥·马加瑞甚至不惜以辞职来威胁总统放弃这次和谈,但最后这次和谈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里奥·马加瑞也在这次和谈中心脏病突发而不得不辞去白宫幕僚长一职,最后这个职位由白宫新闻秘书茜·洁·格瑞继任。而里奥·马加瑞也在身体康复后担任总统特别顾问。

在巴特勒总统的中国之行上,由于多发性硬化症的原因而暂时瘫痪。虽然随后稍有康复,但是他的行动如同罗斯福总统一样被局限在轮椅上。由于这个原因,巴特勒在跟中国的谈判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但是他最后还是凭借努力,拿到了中国同意举行朝核六方会谈的承诺。而回国后,巴特勒看到了民主党议员桑多斯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由于纽约的民主党领袖担心他过于激进的教育政策会刺激到教师工会而没有支持桑多斯。但是这个提议被巴特勒驳回了。

在《白宫群英》的最后一季中,巴特勒结束了他八年的总统任期。而他的继任者,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德克萨斯州众议员桑托斯击败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维尼克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巴特勒卸任之后,在飞往他家乡新罕布什尔州空军一号上,他的妻子问他如何回顾他的八年任期,他的回答是“希望在明天(Tomorrow)”。

巴特勒总统图书馆在他任期结束后的第三年落成了,凯特·哈柏茜·洁·格瑞、丹尼·康坎(茜·洁·格瑞的丈夫,前白宫资深记者)、查理·杨托比·齐格威尔·巴利山姆·希朋和时任白宫幕僚长乔希·莱曼及总统桑托斯出席了图书馆的揭幕仪式。

2008年9月20日,编剧索金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虚构了一个会晤,让虚构的巴特勒总统与当选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一次交谈。[23]

任职期间所任命的官员

内阁

巴特勒政府内阁
职务 姓名 任期
总统 约书亚·巴特勒1999-2007
副总统 约翰·霍伊尼斯John Hoynes1999-2003
鲍勃·罗素Robert Russell2003-2007
国务卿 刘易斯·贝瑞希尔(Lewis Berryhill1999-2007
财政部长 肯·卡托(Ken Kato1999-2004
凯伦·布朗宁(Karen Browning2004-2007
国防部长 米尔斯·哈金斯(Miles Hutchinson1999-2007
司法部长 丹·赖森(Dan Larson1999-2003
阿兰·费斯科(Alan Fisk2003-2007
内政部长 比尔·霍顿(Bill Horton1999-2007
农业部长 罗杰·崔比(Roger Tribbey1999-2007
商务部长 米奇·布莱斯(Mitch Bryce1999-2007
劳工部长 卡尔·瑞德(Carl Reid1999-2002
杰克·贝克兰(Jack Buckland2002-2007
教育部长 吉姆·凯恩(Jim Kane1999-2007
住房及城市发展部长 狄波拉·欧拉里(Deborah O'Leary1999-2001
比尔·费舍尔(Bill Fisher2001-2007
能源部长 比尔·特洛特(Bill Trotter1999-2004
杰拉尔德·狄罗伊(Gerald Deloit2004-2007
幕僚长 里奥·马加瑞Leo McGarry1999-2005
茜·洁·格瑞C. J. Cregg2005-2007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珀西·费兹华勒斯Percy Fitzwallace1999-2004
尼古拉斯·亚历山大Nicholas Alexander2004-2007

最高法院

巴特勒总统任职期间总共向联邦最高法院提名了三位大法官:

  • 2000年:罗伯特·门多萨(Roberto Mendoza)——少数族裔,自由派法官
  • 2004年:艾弗朗·贝克·兰(Evelyn Baker Lang)——首席大法官,女性,自由派法官
  • 2004年:克里斯托佛·穆瑞迪(Christopher Mulready)——保守派法官

其他机构

职位 姓名 任期
联邦储备局主席 伯纳德·达尔(Bernard Dahl 1999–2000
罗纳德·埃尔里奇(Ronald Ehrlich 2000–
联邦选举委员会 约翰·布朗福特·培根(John Branford Bacon 2000–
帕特里夏·卡尔霍恩(Patricia Calhoun 2000–
军医处长 米莉森特·格里菲斯 1999–

反响

白宫群英》中对于总统约书亚·巴特勒的多发性硬化症的写实描写获得了美国全国多发性硬化症学会(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主席迈克·杜根(Mike Dugan)的高度赞扬。杜根评论道,他看到剧中为一个担任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安排了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症,通过这部电视剧,观众明白了多发性硬化症并不是一个致命的病症。“事实上,虚构的情节比事实更具有说服力,巴特勒总统的生活因为多发性硬化症发生巨大的改变。”他说,这意味著巴特勒总统必须克服这些困难才能战胜疾病,“民众也将乐意接受多发性硬化症带来的挑战,从而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充实。”[2]

克林顿政府时期新闻秘书迈克·麦可里(Mike McCurry)认为巴特勒总统是一个完全理想化了的美国总统,“他(约书亚·巴特勒)拥有吉米·卡特的善良和正直,理查德·尼克松的聪明和执著,比尔·克林顿的友善跟善于表现,以及约翰·肯尼迪的不羁与激情。”[24]

参见条目

参考文献

  1. ^ NCGA Blasts The West Wing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10-21.
  2. ^ 2.0 2.1 2.2 2.3 2.4 Topping, Keith (2002). An Unofficial and Unauthorized Guide to The West Wing: Inside the Bartlet White House. London: Virgin Books Ltd.
  3. ^ The Today Show interview with Aaron Sorki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07-15.
  4. ^ 4.0 4.1 参见:《白宫群英》第二季第22集 Two Cathedral
  5.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三季第12集 The Two Bartlets
  6. ^ 参见:《白宫群英》第四季第11集 Holy Night
  7. ^ 参见:《白宫群英》第二季第7集 The Portland Trip
  8.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三季第16集 The U.S. Poet Laureate
  9.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一季第12集 He Shall, from Time to Time...
  10.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三季第8集 The Women of Qumar
  11.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三季第7集 The Indians in the Lobby
  12. ^ 参见:《白宫群英》第二季第8集 Shibboleth
  13. ^ 参看:《白宫群英》第三季第18集 Enemies Foreign and Domestic
  14.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三季第9集 Bartlet for America
  15. ^ 参见:《白宫群英》第六季第17集 A Good Day
  16.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三季第14集 Hartsfield's Landing
  17. ^ 参见:《白宫群英》第七季第22集 Tomorrow
  18. ^ 参看:《白宫群英》第二季第2集 In the Shadow of Two Gunmen, Part II
  19. ^ 参看:《白宫群英》第三季第3集 Ways and Means
  20. ^ 参看:《白宫群英》第三季第10集 H. Con-172
  21. ^ 参看:《白宫群英》第四季第6集 Game On
  22. ^ 参看:《白宫群英》第四季第23集 Twenty Five
  23. ^ Aaron Sorkin Conjures a Meeting of Obama and Bartlet.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6). 
  24. ^ A Presidential Shee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