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贺郡
历代变更 | |
---|---|
设置 | 三国吴 |
使用状况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
三国 | 临贺郡 |
西晋 | 临贺郡 |
南北朝 | 临贺郡(宋) 临庆郡(宋) 临贺郡(齐) 临贺郡(梁) 临贺郡(陈) |
唐朝 | 贺州→临贺郡(742年) 改称为贺州(758年) |
建置沿革
六朝
三国东吴黄武五年(226年)分苍梧郡设置临贺郡,治所在临贺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贺街)。包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富川、钟山,湖南省江华、江永。属交州。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临贺郡改属广州。
晋武帝太康中,临贺郡领七县:临贺、谢沐、冯乘、封阳、兴安、富川、宁新。[1]晋成帝时,临贺郡改属荆州。
宋文帝时,分封阳县立宋昌、宋兴、开建、武化、往往、永固、绥南七县。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分开建、武化、宋昌三县立宋建郡,临贺郡与宋建郡改属广州,次年复属湘州。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悉省所立新县,唯留开建县。[2]宋明帝泰始六年(470年)六月,改临贺郡为临庆郡,追改东平王刘休倩为临庆冲王。[3]泰始七年(471年),临庆王刘跻还本国,复改临庆郡为临贺郡。[4]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临贺郡,其地属贺州。隋炀帝大业初,废贺州。[5]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贺州为临贺郡。临贺郡领六县:临贺、桂岭、冯乘、封阳、富水、荡山。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临贺郡为贺州。[6]
人口
行政长官
临贺太守(226年—348年)
临贺相(348年—360年)
临贺太守(360年—463年)
临贺内史(463年—465年)
临贺太守(465年—470年)
临庆内史(470年—471年)
临贺太守(471年—489年)
临贺内史(489年—498年)
临贺太守(498年—532年)
临贺内史(532年—549年)
临贺太守(549年—583年)
临贺内史(583年—589年)
临贺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东晋临贺国(348年—360年)
临贺国(348年—360年)[14] | |||||
以伐蜀之功封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贺郡开国公 | 桓温 | 348年—360年 | ||
改封南郡,本爵降一等(临贺县开国公)赐予次子济 |
南朝宋临贺国(463年—465年)
临贺国(463年—465年)丨食邑2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贺郡王 | 刘子产 | 463年—465年 | 宋孝武帝第十八子 | |
出后南平国,国除 |
南朝宋临庆国(470年—471年)
东平国(454年—470年)/临庆国(470年—471年)丨食邑2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东平郡王→临庆郡王 | 冲王 | 刘休倩 | 454年 | 宋文帝第十六子 |
2 | 东平郡王 | 刘子嗣 | 463年—466年 | 刘休倩兄子 | |
3 | 东平郡王 | 刘智井 | 470年 | 刘休倩兄子 | |
4 | 临庆郡王 | 刘跻 | 470年—471年 | 刘智井第八弟 | |
还本,国除 |
南朝齐临贺国(489年—498年)
临贺国(489年—498年)丨食邑2000户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贺郡王 | 萧子岳 | 489年—498年 | 齐武帝第十六子 | |
伏诛,国除 |
南朝梁临贺国(532年—549年)
临贺国(532年—549年)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贺郡王 | 萧正德 | 532年—548年 | 萧宏子 | |
伏诛,国除 |
南朝陈临贺国(583年—589年)
临贺国(583年—589年) | |||||
代数 | 封爵 | 谥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备注 |
1 | 临贺郡王 | 陈叔敖 | 583年—589年 | 陈宣帝第二十一子 | |
陈亡,国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