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米克洛夫斯基
艾萨克·约瑟福维奇·米克洛夫斯基(英语:Isaac Mikhnovsky,俄语:Исаа′к Ио′сифович Михно′вский,1914年4月17日—1978年2月18日 )[1] [2][3],是一位知名的苏联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以及全苏钢琴大赛的首位得主。除了极为成功的演奏及音乐教育生涯外,他同时也是一位极为杰出的作曲家,作品包括了许多钢琴曲、幻想曲,以及大量的原创钢琴、声乐及室内乐作品。
艾萨克·约瑟福维奇·米克洛夫斯基 | |
---|---|
音乐家 | |
国籍 | 俄罗斯帝国(1914年-1917年止) 苏联(1917年-1978年) |
出生 | Исаа′к Ио′сифович Михно′вский (Isaac Mikhnovsky) 1914年4月17日 |
逝世 | 1978年2月18日 | (63岁)
墓地 | 苏联莫斯科凡腾思科雅公墓 |
职业 | 钢琴家、作曲家、教师 |
音乐类型 | 古典音乐 |
活跃年代 | 1923年-1978年 |
生平
艾萨克·米克洛夫斯基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斯摩棱斯克,他在一战和俄国内战、十月革命以及随后的破坏时期的动荡环境中长大。四岁时,父亲突然去世也让他的童年瞬间变得黯淡。
艾萨克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家里唯一有价值的财产是一架旧钢琴。艾萨克从小就凭借著其绝对音感及听觉记忆,在钢琴前每天练习好几个小时。有一天,住在斯摩棱斯克的著名钢琴教师叶夫根尼娅·伊利尼奇纳·古列维奇-阿赫斯(Evgenia Il'inichna Gurevich-Aaghes, 1880-1964)刚好经过他家附近,被透过窗户传来的琴声所吸引,因此改变了小艾萨克的一生。古列维奇-阿赫斯后来成了艾萨克的钢琴启蒙教师,也从此确认了他将来成为钢琴家的志趣。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是9岁(1923年)时在斯摩棱斯克的贵族议会大礼堂登台,那次的演出顿时轰动全城。1924年,米赫诺夫斯基随著老师古列维奇-阿赫斯搬到莫斯科,进入乌拉尔国立穆索尔斯基音乐学院就读,随后在格涅辛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音乐。刚搬到莫斯科时,他过得十分刻苦,没有栖身之处的他经常在白天练习的琴房过夜,由于没有专属于自己的琴,他的十指只能凭空在想像的黑白琴键上来回游移,在脑中与记忆中练习困难的作品。他的这种特殊的能力,后来也常被研究人的记忆能力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在文献中提及。这种能力使得他具备著过人的视奏能力。
这个时期开始,他也开始半工半读,白天在芭蕾舞学校陪练、与歌手一起工作,晚上则是抄写乐谱。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他仍然努力让自己接触更广泛的各种课程。他对文学的了解,对诗歌的细腻而敏感的体会,以及对绘画的热爱等非凡的艺术才能,常让身边的人惊叹不已。他对戏剧十分的热爱,其中,他特别喜欢莫斯科艺术剧院,也在那里结交了许多演员朋友,也因此使得他具有深厚的歌剧知识,后来更创作了许多歌剧题材的幻想曲。
1930年(16岁),米赫诺夫斯基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奥博林,后来又成为康斯坦丁·伊古姆诺夫的学生,毕业后,米克洛夫斯基继续留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高等艺术表演学院深造。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杰出校友的大理石板上,他的名字出现在拉赫曼尼诺夫之后——或许这也注定了他在后来成为苏联第一个演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钢琴家,这首他毕业公演的主要曲目,由拉赫曼尼诺夫亲自将乐谱寄给了伊古姆诺夫,伊古姆诺夫则将这首曲子交由他最杰出的学生米赫诺夫斯基来演奏。
得奖与演出
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间,米赫诺夫斯基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届全苏钢琴大赛(All-Union Piano Competition),在众多评审中,谢尔盖·普罗高菲夫的决定性投票让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摘下桂冠,使得他成为这项比赛的首位得奖者,而他在决赛中演奏的贝多芬第4号钢琴协奏曲也成为了经典。米克诺夫斯基在全苏大赛的胜利使得他挤身进入俄罗斯优秀钢琴家之列,名字从此在苏联家喻户晓——但其实早在1938年参加全苏大赛前,他就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演奏了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和贝多芬的协奏曲而受到乐评的称颂。
比赛结束后,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展开了密集的巡回演出,在苏联主要城市举行了独奏会及与管弦乐团合作演奏。他经常与叶夫根尼·亚历山德罗维奇·穆拉文斯基、库尔特·桑德林、尼古莱·拉宾诺维奇及纳坦·拉赫林等知名指挥家陆续及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今圣彼得堡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1939年,他与埃米尔·吉列尔斯、雅科夫·弗利尔、帕维尔·谢列布里亚科夫在内的一群苏联年轻音乐家,一起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伊莉莎白王后国际音乐比赛,当时参赛的西方钢琴家包括义大利钢琴家阿图罗·贝内德蒂·米凯兰杰利。米克洛夫斯基在比赛中的演奏受到知名乐评家及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受到阿图尔·鲁宾斯坦的高度赞扬。其后在巴黎及布鲁塞尔的巡回演出极为成功,同时也获致媒体及乐评高度的好评。
钢琴教学
从莫斯科音乐学院的高等艺术表演学院毕业后,这位年轻的钢琴家被邀请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并且很快取得了副教授的资格。[4]
二战期间,米克诺夫斯基继续他紧凑而忙碌的表演和教学工作,并在红军士兵面前与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合作演出,他是斯摩棱斯克解放后首批在家乡演出的音乐家之一。终其一生,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家乡,并且经常在斯摩棱斯克演出。
二战结束后,米赫诺夫斯基以钢琴独奏家的身份与莫斯科爱乐乐团在苏联主要城市,以及和偏远省会城市合作举行音乐会。他的演出曲目中,包含了三十多个完整的钢琴独奏曲,以及许多钢琴协奏曲和室内乐作品。
从1960年起一直到他过世为止,米克洛夫斯基一直在格涅辛音乐学院任教并担任教授,教授钢琴和室内乐的课程。在与他交往的众多杰出音乐家中,他和俄罗斯大提琴演奏家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有著深厚的友谊,一直持续到米克洛夫斯基去世。同时,他继续与管弦乐团合作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及演出、为广播录制,并继续作曲。他创作了一系列人声浪漫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一系列的乐兴之时、两首叙事曲。一直到他过世前,他仍积极地指导他的学生们,全心投入到他心爱的音乐中。米克洛夫斯基于1978年突然去世,遗体葬在凡腾思科雅公墓。
获奖
- 第一届全苏钢琴大赛(All-Union Piano Competition)首奖 (1938)
作品
非凡的技巧、优美高雅的琴声,以及对于作曲家创作的深入了解,成了米克洛夫斯基独具一格的演奏风格。
他举办过多次的演出,曲风横跨各个音乐时期及诸多当代作曲家的作品[5],他对作品的诠释细腻,使得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将技巧、情绪、对作品的理解融入音乐的优秀钢琴家。
他所创作的作品包括钢琴奏鸣曲、大提琴、低音管以及12首钢琴前奏曲及叙事曲。他同时也为莫札特及贝多芬的协奏曲,创作了许多具高度原创性的装饰乐段。
1946年至1948年间米克诺夫斯基开始著手一系列钢琴曲改编。其中包括柴可夫斯基、米哈伊尔·格林卡、谢尔盖·塔涅耶夫、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尤里·沙波林的浪漫曲改编。其中有一些特别受到欢迎,例如,柴可夫斯基的 Den' li tsarit(那一天,是否寂静如夜?)、Sredi shumnogo bala(在舞会的喧嚣中)、O ditya(亲爱的孩子)、Rastvoril ya okno(一旦我开启那扇窗);米哈伊尔·格林卡的 Somneniye(怀疑);尤里·沙波林的 Zaklinaniye(咒语);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写给歌剧雪姑娘的 Pliaska skomorohov(小丑之舞)以及其他许多已出版及未出版的作品。他在音乐会中也演奏了大量由他改编的作品,十分受到听众欢迎,这些改编曲目也被保留至今。著名的音乐家,如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奥博林、赖因霍尔德·格里埃尔等人也经常演出他的作品。
作为一位钢琴家及作曲家,米克诺夫斯基对歌剧的幻想曲特别感兴趣,在他所改编的曲目中,包括有李斯特由威尔第的歌剧弄臣_(歌剧)改编的《弄臣模拟曲》、华格纳、古诺、莫扎特、梅耶贝尔的歌剧浪漫曲。他对于布梭尼、帕布斯特、陶西格及戈多夫斯基等传奇歌剧作曲家的作品也知之甚笃。
同时,米克诺夫斯基也对俄罗斯作曲家的歌剧作品有极大的兴趣。他陆续创作了许多以柴可夫斯基的黑桃皇后、米哈伊尔·格林卡的伊凡·苏萨宁及卢斯兰与鲁蜜拉、亚历山大·达尔戈梅日斯基的露莎卡、安东·鲁宾斯坦的恶魔等歌剧为主题的钢琴幻想曲。
这些杰出的改编作品尽管许多表演者知道其存在并表示极大的兴趣,然而当时并未正式出版,直到近年来手稿才得以问世。
除了歌剧以外,米克洛夫斯基对苏联和外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极感兴趣。例如,他是苏联第一个演奏芬兰作曲家塞利姆·帕尔姆格伦钢琴协奏曲的人。他演出的的曲目包括钢琴曲以及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弗朗西斯·普朗克、巴托克·贝拉、保罗·欣德米特、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等人的室内乐作品。然而,他最常演奏的仍是萧邦、舒曼、舒伯特、贝多芬、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威尔和德布西等人的作品。
米克洛夫斯基为全苏广播电台演出的许多独奏及室内乐作品全都妥善保留至今,见证了他在音乐艺术上独特的才华。除了部分演出发行过黑胶唱片外,他的萧邦演奏曲集也由旋律唱片公司复刻发行 CD。
参考资料
- ^ Pianist Isaac Mikhnovsky.
- ^ ISAAC MIKHNOVSKY (1914-1978) Russian pianist. [202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 ^ ISAAC MIKHNOVSKY (PDF). [2021-1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4-19).
- ^ A.M. Merkulov: Moscow Conservatory from its origins till present. Biographical encyclopedia. Moscow, 2007, pages 352-354 (in Russian).
- ^ Isaac Mikhnovsky performances.
- ^ Transfigured Tchaikovsky. [2021-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