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1629年—1669年),字文友,号宛斋武进 (今江苏省武进区)人。[1]清朝诗人、词人。

生平

崇祯二年(1629年),董以宁出生。[2]明朝末年时为诸生康熙年间与陈维崧邹祗谟黄永合称“毗陵四子”。精音律,工于词,有词《闺怨》。邹祗谟和董以宁二人为好友,两人在顺治六、七年(1649~1650年)时,取唐朝人的《尊前集》、《花间集》,宋朝人的《花庵词选》,及《六十家词》,将僻调摹仿尽至。[3]

顺治十八年(1661年),扬州女子余韫珠为王士禄绣须菩提像,为王士禛绣髙唐神女、洛神、西施浣纱、杜兰香四图,王士禛便作《题余氏女子绣浣纱洛神图二首》(《渔洋精华录》卷二),并填《浣溪纱》(西施)、《解佩令》(洛神)、《望湘人》(柳毅传书)三词,邹祗谟、彭孙通、陈维崧、董以宁、彭孙贻等人皆附和,董以宁作《庆清朝慢》、《烛影摇红》、《双双燕》、《声声慢》调和。[4]

康熙七年(1668年),孙默续刻陈维崧、陈世祥、董以宁、董俞四家词,里面皆有渔洋的评论。

康熙八年(1669年)冬天,董以宁去世。[5]

轶事

董以宁对复古派和唐宋派都表示不满,曾说过:“乃今人不揣,顾欲以向之规摹左国史汉者转而规摹八家,不知规摹之病在于貌似而其实则如仲尼阳货之迥乎不同,其规摹八家与规摹左国史汉相去固不能以寸也。”[6]

评价

  • 王士祯:善写闺檐之致。[7]
  • 王又华:金粟谓近人诗馀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仆则谓情语多,景语少,同是一病。但言情至色飞魂动时,乃能于无景中著景,此理亦近人未解,艾庵乃谓仆自道,试以质之阮亭。《古今词论》
  • 陈廷焯:"情真语至"、"字字真切"、"真绝痛绝"、"情词双绝"、"淋淋漓漓"《词则·别调集·卷四》,董文友词祇能言情,不堪论事。其望梅花《过鹦鹉洲》、贺新郎《淮阴祠》两调,偶为慷慨之词,立见其蹶。措语固不能圆健,平仄亦有颠倒处。《白雨斋词话
  • 汪懋麟:今复汇二陈(陈世祥、陈维崧)、二董(董以宁、董俞)之词为四家,合前集以行,属余为序。因取四家之词而读之,又取前六家之词而共读之,反复歌吟,凡五六日,大抵皆工于言情者也,抑善于写怨者也。《十五家词原序》
  • 邹祗谟:同里诸子,好工小词,如文友之儇艳,其年(陈维崧)之矫丽,云孙(黄永)之雅逸,初子(黄京)之清扬,无不尽东南之瑰宝。《远志斋词衷》
  • 汤大奎:文友三董(董以宁、董文冀董元恺),并负盛名。《炙砚琐谈》
  • 词苑萃编 》:文友词似易安,董文友《一剪梅》云:“惯得相携花下游。苏大风流。苏小风流。而今别况冷于秋。燕去南楼。人去南楼。 等间平判十分愁。侬在心头。卿在眉头。少年心事总悠悠。一曲扬州。一梦苏州。”商邱宋牧仲谓其酷似李易安。
  • 张宏生:清初的小令名家,陈子龙、董以宁等都是好手。[8]

著作

  • 《蓉渡词》三卷。[9]
  • 《正谊堂诗集》二十卷。[10]

《蓉渡词》向来以艳句著称,像《苏幕遮·帘外听堕钗声》十阕、《画堂春·夏日课婢》八阕等诸篇,《沁园春》咏“美人”七阕。[7] 杨岱董以宁《蓉渡词》曰:“董子著书满家,天下称之。填词特董子馀事耳。” [11]

  • 《蓉渡词》中的艳体诗,分别为 卜运算元.雪江情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闺怨》

家庭及关连

  • 父:董上治,[模板:顺治四年丁亥科殿试金榜|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工部主事。
  • 次子:董大伦[12]

外部链接

注释

  1. ^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三》:“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武进人。”
  2. ^ 本集《寄惠州沈推官》诗:“岁在戊子(顺治五年)秋,时余方弱冠。”
  3. ^ 远志斋词衷》:己丑庚寅间,常与文友取唐人尊前、花间集,宋人花庵词选,及六十家词,摹人放僻调将遍。
  4. ^ 曹虹、蒋寅、张宏生. 清代文学研究集刊.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 陈维崧《覃怀杂诗》,作于康熙庚戌,云:“董既丧家宝,邹亦陨国珍。”自注:“时新闻程村讣。”陈维岳《柬兄其年》云:“文友已化为异物,今𬣙士(邹祗谟)又作古矣。”《结邻集》载陈玉遝《与减斋书》:“去岁冬初,既失董生;今兹秋孟,复丧邹子。”
  6. ^ 董以宁《周栎园文集序》
  7. ^ 7.0 7.1 徐枫. 嘉道年間的常州詞派,雲龍叢刊54. 知书房出版团. ISBN 9789867938091. 
  8. ^ 张宏生. 清詞探微,頁264.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49429. 
  9. ^ 十五家词》:董以宁蓉渡词三卷
  10. ^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八》:正谊堂诗集二十卷,文集不分卷。董以宁撰。
  11. ^ 十五家词·卷二十九
  12. ^ 郑方坤《梅坪诗钞小传》云:“董大伦字叔鱼,文友次子,四岁而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