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入侵安纳托利亚
蒙古入侵安纳托利亚为1241年 - 1243年间蒙古帝国与位于安那托利亚的鲁姆苏丹国(塞尔柱帝国的延续政权)之间发生的一连串战役,以卡林城的沦陷为开端,并最终于克塞山战役中达到高峰,蒙古人在这场关键性战役中大获全胜后,塞尔柱人在1243年宣布臣服于蒙古帝国,直到1335年伊儿汗国的瓦解之前,蒙古人实质统治著安纳托利亚地区[1]。由于塞尔柱的苏丹在1255年间多次发起叛乱,伊儿汗国为此数度派遣大军横扫安纳托利亚中部与东部,并派出部队于安卡拉一带驻扎,以稳固当地的局势[2][3]。帖木儿在1402年间远征奥斯曼帝国的安卡拉之战,有时也被认为是蒙古人最后一次对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干涉[4]。现今的土耳其仍可以见到蒙古统治时期的遗迹,其中包括当时蒙古驻安纳托利亚的总督与旭烈兀儿子的陵墓。
14世纪末时,由于塞尔柱王朝的鲁姆苏丹国逐渐分崩离析,导致许多土库曼人的地方割据势力逐步脱离鲁姆苏丹国的控制,土库曼的首领们纷纷成立了许多安纳托利亚侯国,这些新建立的安纳托利亚侯国大多仍臣属于蒙古人的势力之下[5][6]。由于伊儿汗国名义上仍是这些新建立土库曼侯国的宗主国,为此土库曼的首领们并未以自己的名字来铸造钱币[7](在伊斯兰文化中,将姓名刻于硬币上,是君王才拥有的特权)。因此当鄂图曼帝国的奠基者鄂图曼一世于1320年将自己的名字铸刻在钱币上时[8],这项举动也意味著鄂图曼帝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非臣服于蒙古大汗的属国[9]。
早期关系
12世纪时,拜占庭帝国重新掌握了安纳托利亚西北部地区的控制权。不过当西方诸国于1204年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十字军的军队却未前往埃及与穆斯林交战,反而趁机攻占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许多拜占庭人为此被迫逃离首都,并流亡至他处建立起三个拜占庭的延续政权,分别是: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专制国与特拉比松帝国,其中特拉比松帝国是由阿历克塞一世于君士坦丁堡沦陷前数周所建立的新国家。这三个拜占庭的继承国中,特拉比松帝国与尼西亚帝国的疆界较为邻近当时的新兴强权蒙古帝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拜占庭帝国中央政权的消失,使安纳托利亚地区抵抗塞尔柱人的力量被大幅削弱,进而让鲁姆苏丹国得以不断吞并原属于拜占廷人的土地,拜占庭所控制的领土日渐缩减。
当蒙古帝国于1230年征服波斯的花剌子模王朝后,绰儿马罕奉派成为镇守波斯地区的军事总督。此时鲁姆苏丹国的苏丹凯库巴德一世与其后的继任者凯霍斯鲁二世皆向蒙古的窝阔台可汗致敬并宣誓效忠,此外也进贡了不少的贡品给蒙古人,因此在窝阔台汗的统治期间塞尔柱人与蒙古帝国间维持著一定的和睦关系[10][11]。然而,蒙古人仍在1238年袭击了鲁姆苏丹国的附庸巴格拉提德亚美尼亚王国的国土。
随著窝阔台汗于1241年间去世,凯霍斯鲁二世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抵抗蒙古人,决定借此机会拒绝履行他的誓言。因此当接任绰儿马罕总督之位的蒙古统帅拜住传唤他前去续签两国的盟约,并要求凯霍斯鲁二世亲自前往蒙古觐见大汗、交出人质以及接受蒙古人派出的达鲁花赤官员时,苏丹凯霍斯鲁二世悍然拒绝,拜住随即对鲁姆苏丹国宣战,塞尔柱人则入侵了当时蒙古帝国辖下的乔治亚王国作为报复。
卡林的陷落
1241年,拜住决定派遣军队袭击卡林(Karin)来惩罚凯霍斯鲁二世背盟的举动。在对这座城市发动攻击之前,拜住派出使者要求当地的人民投降,但卡林的居民却决定抵抗到底,并羞辱了拜住派出的蒙古特使。自从卡林决定反抗以及蔑视蒙古人后,蒙古大军立即将这座城市团团包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蒙古人便攻下了卡林,当地居民旋即遭到严厉的惩罚。不过在占领卡林后,拜住认为位于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王朝仍拥有不少的军事力量,因此决定暂时退回到穆甘平原休整军队。
埃尔祖鲁姆战役
1243年,拜住在乔治亚王国与亚美尼亚王国盟军的帮助下,率领大军推进到埃尔祖鲁姆,在当地官员雅库特(Yakut)拒绝投降后,蒙古联军便展开了攻城战,在12座威力强大投石机的帮助下,拜住的军队冲破城墙并攻克埃尔祖鲁姆。当有关埃尔祖鲁姆失守的消息传到苏丹凯霍斯鲁二世的宫廷后,凯霍斯鲁立即在首都科尼亚召集他的军队。凯霍斯鲁同时派遣使者送信给拜住表示接受蒙古军队的挑战,并正式对蒙古人宣战,凯霍斯鲁更藐视拜住,声称拜住的军队仅仅是占据了他王国内众多城市的其中一座罢了。
克塞山战役
塞尔柱苏丹与周围所有的安纳托利亚国家结成同盟,以便共同抵抗蒙古大军。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的国王海屯一世虽然答应凯霍斯鲁二世派遣一支部队支援,然而海屯一世私下已在考虑与蒙古人结盟的可行性,因此亚美尼亚人实际上并未真正派军参与这次对抗蒙古人的战役。不过凯霍斯鲁确实得到来自阿勒颇由阿尤布王朝派出的骑兵以及特拉比松帝国军队的支援,法兰克人雇佣兵也受雇参与这次的军事行动。由于可靠历史文献的匮乏,因此现今很难确知双方部队的参战人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塞尔柱人的联军规模确实比蒙古军队来的更加庞大。
凯霍斯鲁二世在联军汇合后,随即从首都科尼亚长途跋涉约200英里抵达克塞山一带。1243年6月,由拜住所率领的蒙古军队也进军到此地,并列阵等待塞尔柱人与其盟军发起攻势。克塞山战役的早期阶段战事陷入胶著状态,不过苏丹凯霍斯鲁的部队仍遭受到较多的伤亡,凯霍斯鲁二世为此决定在夜晚撤离战场,失去领导者的塞尔柱联军随即遭到蒙古人击溃。拜住在获胜后,继续率军往西追捕已逃走的凯霍斯鲁,并沿途攻下埃尔津詹、迪夫里伊与锡瓦斯等城镇。
蒙古军队在锡瓦斯附近建立起据点,随后进军到开塞利,开塞利的居民选择抵抗蒙古人的大军。经过短暂的交战之后,开塞利依旧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在听闻凯霍斯鲁二世于克塞山战役战败的消息后,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的海屯一世迅速于1243年宣誓效忠蒙古帝国,并在1247年派遣他的兄弟森帕德前往哈拉和林与蒙古大汗贵由商议结盟等事宜。
安纳托利亚的和平
在意识到继续抵抗只会产生更悲惨的结果之后,凯霍斯鲁二世派出由他的维齐尔所率领的使节团前去与拜住谈判。根据双方所重新签定的条款,苏丹承诺每年向蒙古人进贡黄金、丝绸、骆驼和数量不等的绵羊来换取和平。但鲁姆苏丹国仍有将近半数的土地惨遭蒙古军队占领,凯霍斯鲁仅能控制所剩一半的国土。由于特拉比松帝国在克塞山战役中亦有派出军队支援,特拉比松的国王为此担忧会遭到蒙古军队的报复,因此决定向伊儿汗国臣服成为蒙古人的附庸。
尼西亚帝国的约翰三世已开始著手应付即将到来的蒙古人威胁,同时派遣使节前往蒙古会见蒙哥来争取准备的时间,不过幸运的是蒙古人并未打算继续向西进军。约翰三世的继任者米海尔八世则顺利的从拉丁帝国手中收复君士坦丁堡,并安排女儿玛丽亚嫁给伊儿汗国的可汗阿八哈来稳固双方的联盟关系。
参考文献
- ^ Josef W. Meri, Jere L. Bacharach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A-K, index, p.442
- ^ H. M. Balyuzi Muḥammad and the course of Islám, p.342
- ^ John Freely Storm on Horseback: The Seljuk Warriors of Turkey, p.83
- ^ 'A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the friends of freedom?'. Hürriyet Daily News. 27 January 2003 [29 Jan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30).
- ^ Mehmet Fuat Köprülü, Gary Leiser The origins of the Ottoman empire, p.33
- ^ Peter Partner God of battles: holy wars of Christianity and Islam, p.122
- ^ Osman's Dream: The History of the Ottoman Empire, p.13
- ^ Artuk-Osmanli Beyliginin Kurucusu, 27f
- ^ Pamuk A Monetary history, p.30-31
- ^ D. S. Benson, The Mongol Campaigns in Asia, p. 177
- ^ C. P. Atwood, Encyclopedia of Mongolia and the Mongol Empire, p. 555
- ^ Shepherd, William R. Historical Atla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