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颎(?—17世纪),韩公东轩,河南开封府陈州项城县[1]明朝南明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赵颎个性厚重沉默,很早在乡学读书,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获授庶吉士[1][2]弘光年间他和杨士聪一同在翰林院任职,担任编修;入清后他曾出任山东盐运司经历,很快他因病辞官,隐居在芦村不再见客;饮食和衣著犹如寒素,每天书不离手,教导儿子读书为业。有《东轩文集》若干卷、《盐幕集事》一卷流传,三名儿子都是名士[3][4]

引用

  1. ^ 1.0 1.1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二·列传第八》:赵颎,字韩公,项城人。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2. ^ 宣统《项城县志·卷二十三·人物志二》:赵颎,字韩公,号东轩,厚重缄默,早岁饩于庠。天启丁卯登贤书,崇祯癸未成进士,官庶常。
  3. ^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二·列传第八》:同(杨士聪弘光)时以翰詹召者:……安宗立,授编修。南京亡,隐芦村,博极群书,课耕自给,汝、蔡之士多从之。
  4. ^ 宣统《项城县志·卷二十三·人物志二》:国朝起用山东盐运司经厯,以疾归,杜门谢客,布衣疏食,不异寒素。终日手不惜卷,惟以课子为事,著有《东轩文集》若干卷、《盐幕集事》一卷,子三皆知名士。

参考文献

  • 钱海岳南明史》·卷三十二·列传第八
  • 宣统《项城县志》·卷二十三·人物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