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饮料
软性饮料(英语:Soft drink)是指酒精含量(体积比)低于0.5%的天然或人工调配的饮料。在欧美地区原本的定义是指由浓缩原料制成的碳酸或非碳酸饮料,但现在已是无酒精饮料的通称。
气泡饮料
气泡饮料(碳酸饮料)是指利用不同程度的大气压力将二氧化碳注入其中的饮料。二氧化碳在一般的气压下很快就会溶解,尤其是在冷饮中,而高压和填充大量的气体会让二氧化碳溶解的更快。当压力被释放时,二氧化碳就会释出,造成许多气泡,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至空气中。大多数二氧化碳在几分钟后都会消失,这时候饮料就“消气”了。碳酸饮料品尝起来有刺激的气泡感,这是碳酸化合物造成的化学现象,同时碳酸化合物也会带来极轻微的灼热感,并且碳酸只会和气泡产生相互反应[来源请求];两种化学反应都是浓缩的碳酸造成的。碳酸化的过程也可以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借由“发酵”完成,这种作法常用于制造姜汁汽水,发酵过程需要仔细地关注和控制,并且使用适当的酵母菌种,其可将酒精含量控制在非常低的数值。
混合的气泡饮料
许多人会将气泡饮料和其他种饮料(如果汁)调和饮用,产生新的风味,也有一些人会将其与无气泡的酒精饮料结合(如红酒),减低其酒精的苦味,以使其更易入喉。另外,有一种特别的喝法是在气泡饮料内加入一球冰淇淋,这样的饮料称为“漂浮”(float)。
包装
软性饮料通常都装在两公升的宝特瓶或是铁铝罐内,有时也会将数瓶或数罐组合成一个包装,例如六包装。软性饮料也常被装在能自动提供饮料的机器中(并非指自动贩卖机,而是快餐店或是速食店中的按压按钮或把手,就会有饮料流出的机器)。
行销
软性饮料通常被装在瓶罐中于商店销售,或是利用一种名为苏打枪的机器进行分装贩售。销售数量对于制造商和代理商都是很重要的收入来源。许多知名厂牌的软性饮料都是在当地或地区性的独立公司制造并装瓶。这些公司向知名品牌的持有厂商购买授权,取得使用品牌名称的权利,以及制造饮料最关键的糖浆。由于饮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原始配方大都不会卖给取得授权的厂商,而是直接由总公司输出原料的糖浆,以保护其原始配方不会外流。
在过去,大部分可乐风味和其他的软性饮料都是用蔗糖来制造甜味,但是为了节省制造成本,现在已经普遍改用高果糖糖浆作为甜味的来源。
饮料业界的竞争最著名的就是可乐大战,这是指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为了市场占有率正在进行的竞争。在1990年代中期,百事可乐发动了可乐战争中最大规模的反击,是称为“Pepsi Stuff”的全球性行销活动。
争议
营养价值
软性饮料中的营养成份几乎百分之百是精练过的蔗糖或高果糖糖浆。美国农业部建议一天的糖分摄取量以10汤匙,以及2,000卡路里的饮食为佳,但许多软性饮料的糖分含量已经超过这个标准值。
除了经过强化成份的饮料,其他的软性饮料几乎没有任何维他命、矿物质、蛋白质等其他必需的营养素。此外许多品牌的软性饮料都含有让人质疑的食品添加物,例如食用色素、人工香料、乳化剂,以及防腐剂。也有些人认为含有咖啡因的软性饮料不应作为日常饮食中的液体或水分来源,这是由于咖啡因本身有利尿的作用,不过这一点目前还有所争论[1]。
多数糖含有果糖,果糖对人体的危害及成瘾性类似酒精,同样会造成脂肪肝等代谢症候群;而高果糖糖浆的危害则高于蔗糖,许多软性饮料使用高果糖糖浆,因此其安全饮用量又更低。
软性饮料也有可能在人们每天的饮食中取代更重要的营养食物选择,例如牛奶或纯果汁。
肥胖
一份由哈佛大学调查的研究指出,在美国过去15年来,软性饮料使得孩童肥胖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1991年到1995年间,美国青少年男生平均软性饮料的摄取量从345毫升增加到570毫升,此时大多的软性饮料都是以蔗糖或是玉米糖浆调味,而不是人工甘味料。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大卫·路维格医生指出,每日至少喝8盎司(240毫升)软性饮料的学龄儿童会比其他不喝的儿童多摄取835卡洛里,同时他们的饮食量也会比较多,这是因为这些饮料会使血液的胰岛素增加,使人更有饥饿感。另外,软性饮料通常会和高卡洛里的食物(如速食)一起搭配食用,此举会增加更多卡洛里的摄取量。喝软性饮料的儿童一般都比平常儿童胖,日后会有比较高的糖尿病罹患率(见下)。[2]
2006年3月,医学期刊《小儿科》(Pediatrics)刊出了一篇研究论文,题目为《甜分饮料摄取量的减低对青少年体重的影响:一个随机抽样、加以控制的小型研究》[3],内容指出甜份饮料摄取量的减低可帮助过重的青少年减少身体质量指数;另外,每天饮用一罐330毫升的饮料会导致一个月1磅体重的上升[4]。
第二型糖尿病
2004年,一个长达八年对五万名护士所做的调查指出,一天饮用一罐或超过一罐的甜份饮料的人会比未饮用者增加80%的糖尿病患病机会(此研究并不受其他日常生活因素干扰),高饮用量的女性会大量增加体重以及第二型糖尿病的患病机率[5]。
蛀牙
多数软性饮料含有大量的单纯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与其他单纯的糖分,口腔内的细菌会使这些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进而溶解牙齿的珐琅质,使得蛀牙的可能性增加,饮用越多,蛀牙风险越高。[6]多数软性饮料为酸性,某些pH值甚至会低于3.0[7],长期以啜饮的方式饮用的话会腐蚀牙齿的珐琅质,牙医因此建议使用吸管饮用,饮料可直接入喉,避免与牙齿接触。同时,牙医也建议饮用后马上刷牙可避免珐琅质的腐蚀。[8]
睡眠
根据一篇报导指出,含有咖啡因的软性饮料会影响孩童的睡眠,导致他们白天容易疲倦。[9]
骨质疏松
目前有一个假说认为某些含磷酸的软性饮料(如可乐)会取代人体骨骼内的钙,使得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症。然而,研究钙与骨骼的专家罗伯·希内(Robert Heaney)医师在他领导的钙代谢研究指出,碳酸软性饮料(包含使用磷酸的可乐)对于钙流失的关系是微小的,可乐之所以受到研究重视是因为他们的市场极大,但真正的症结在于常喝软性饮料的人不太摄取钙含量高的食物。[10]
禁止
近年来,是否禁止学校的贩卖机贩售软性饮料的议题越来越受到注目,反对贩售者反对的原因有三:第一,他们认为软性饮料是造成儿童肥胖和蛀牙的主因,在学校贩卖软性饮料会误导学生以为,摄取这些饮料不会对健康有危害;第二,儿童不能了解饮食对他们带来的后果,应该要防止他们受到这些便宜且能开罐即喝的饮料的诱惑;第三,学校有责来监督儿童的健康,提供这些饮料则会违反这个准则。反之,赞成贩售者认为:第一,肥胖症的起因相当复杂,软性饮料不是唯一因素;第二,软性饮料能为学校带来不少的获益。一些人则是采取中庸意见,表示软性饮料可在学校贩售,但不是唯一选择,学校若贩售的软性饮料的话,应该也提供其他价钱优惠的选择(如果汁或矿泉水或调味乳),然而果汁饮料可能添加跟软性饮料等量的糖。2006年5月3日,健康的一代联盟(Alliance for a Healthier Generation)、吉百利史威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美国饮品协会宣布一个新的学校饮品方针,希望能将高卡洛里的软性饮料赶出美国校园。2006年5月19日,英国教育部长艾伦·强森宣布新的学校饮食的最低营养标准。2006年9月起,学校午餐再也不会出现汽水,福利社和贩卖机也停止贩售垃圾食物(含碳酸饮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在台湾,校园里也禁止贩售软性饮料,中华民国教育部曾颁订“校园饮品及点心贩售范围”,规定饮品的糖产生的热量须在10%以下,且饮品只能是纯果(蔬菜)汁、鲜乳、保久乳、豆浆、优酪乳、包装饮用水及矿泉水等七大类。[11]
致癌物
苯是一种致癌物质。1990年,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售卖的沛绿雅瓶中含有苯,导致沛绿雅主动召回产品。[12]1993年,学者发现苯甲酸与抗坏血酸会生成苯。[13]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表他们对许多软性饮料所做的苯酸盐和抗(异)坏血酸的含量测定结果,其中有五种饮料超过美国环境保护局所规范的苯含量(标准为5 ppb)。另外,环境保护团体[14]也揭发了FDA的测试结果,结果指出:1995年至2001年,24种含苯的低卡苏打水中,有19种(79%)超过5 ppb的标准,平均苯含量为19 ppb,接近标准的四倍之多;另外某一产品含有55 ppb的苯,是标准的11倍。不过,2006年FDA称:“至今软性饮料的苯含量并不会带给消费者安全的威胁。”[15]
2006年,英国食品标准局发表了软性饮料中苯含量的调查结果[16],他们测试了150种产品之后,发现有四种产品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订定的饮用水苯含量的标准,食品标准局要求这些产品停止销售。
酒精含量
某个2006年10月发表的报导指出,某些软性饮料含有可测得的酒精含量[17]。在一些老旧的制程中,为了要使饮料碳酸化,发酵是必备的程序,因此会有酒精生成,现代的制程则是使用二氧化碳打入饮料之中,但可能因为未杀菌使得发酵的情况发生。另外,有些饮料会使用酒精来添增其风味,所以才会有酒精产生[18]。
农药
2003年,位于德里的非盈利组织科学与环境中心公布了一份有争议的报告[19][20]。报告显示,在可口可乐与百事在印度销售的软性饮料中发现了高出欧盟安全水平30倍的农药。[21][22] 这是在新德里附近的主要12种软饮料品牌中发现的。[23] 印度健康及家庭福利部长回应到,该机构的测试是不准确的。政府测试结果显示样品农药含量在印度标准之内,但高于欧盟标准。[24][25]
相关
参考文献
- ^ Barbara和David P. Mikkelson. 都市謠言驗證:8杯水. Snopes.com. 2005年12月13日 (英语).
- ^ Lancet 2001;357:505-08. "Rel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sugar-sweetened drinks and childhood obesity: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 ^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abstract/117/3/67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ffects of Decreasing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on Body Weight in Adolesc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 ^ http://www.timesonline.co.uk/article/0,,11069-2072059,00.html
- ^ Schulze MB, Manson JE, Ludwig DS, Colditz GA, Stampfer MJ, Willett WC, Hu FB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weight gain,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young and middle-aged women JAMA. 2004 August 25;292(8):927-34.
- ^ Marshall TA, Levy SM, Broffitt B, Warren JJ, Eichenberger-Gilmore JM, Burns TL, Stumbo PJ. "Dental caries and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young children" Pediatrics. 2003 Sep;112(3 Pt 1):e184-91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Acids. British Soft Drinks Association. [2006-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26).
- ^ M. A. Bassiouny, J. Yang, "Influence of drinking patterns of carbonated beverages on dental erosion", General Dentistry, May-June, vol. 53, no. 3, 2005.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Fizzy drinks 'affect children's sleep'. BBC. 2003-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 ^ Heaney RP, Rafferty K. Carbonated beverages and urinary calcium excre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1, 74:;343-347.
- ^ 存档副本. [200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4).
- ^ Perrier Recalls Its Water in U.S. After Benzene Is Found in Bottle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0, 1990).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1).
- ^ Cancer chemical found in drinks. BBC. [2018-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 ^ 存档副本. [200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0).
- ^ 存档副本. [200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6).
- ^ 存档副本. [2009-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6). survey of benzene levels in soft drinks
- ^ 存档副本. [200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1-11).
- ^ 存档副本. [200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 ^ Centre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esticides in coke. Cseindia.org.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4).
- ^ Down to Earth, Magazine, Pesticides in coke. Downtoearth.org.in. [2013-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July 9, 2012).[失效链接]
- ^ Our Corporate Bureau. Coke sales fall 11% on pesticide controversy. New Delhi: Business-standard.com. October 29, 2003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5).
- ^ Pepsi: Repairing a Poisoned Reputation in India. Businessweek.com. May 31, 2007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17, 2010).[失效链接]
- ^ Toxic Pesticides Found in India's Soft Drinks. Ens-newswire.com. August 5, 2003 [201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CNN.com — India gives cola giants all-clear — Aug. 22, 2003. Edition.cnn.com. August 22, 2003 [200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George, Nirmala. Colas called safe, but not at EU standards. The San Diego Union. August 22, 2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5, 2010).
外部链接
业界相关资料
软性饮料与健康
- 美国儿科大学 校园健康委员会 - 学校中的饮料 PDF版本
- 英国校园食物基金会 - 转变中的校园饮食健康
- 大众兴趣科学中心报导 - 液态糖果:软性饮料是如何伤害美国人的健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流行和苏打的重大争议
- 软性饮料新闻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酒精与饮料历史社会协会
- 软饮料制造商的挑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eport Bu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