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级战舰

金刚级战舰こんごうがたせんかん)是日本的一种战舰,其原本定位“巡洋战舰”,于1931年金刚级改为高速战舰,因日本帝国海军废除了巡洋战舰这一舰种导致。二战前,金刚四姐妹的胜率优秀,经常在东南亚、太平洋海域进行小队单独作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有著超高速的金刚级被撤出主力舰的位置,改为担任航空母舰的护卫舰,最后全数被美国击沉。

金刚型战舰
概观
舰种巡洋战舰战舰(高速战舰)
舰名出处山岳名
拥有国 大日本帝国
前型河内级战舰
次型扶桑级战舰
同型金刚比叡榛名雾岛
完成1913年8月16日(金刚)
1914年8月4日(比叡)
1915年4月19日(榛名)
1915年4月19日(雾岛)
结局1944年11月21日被击沉(金刚)
1942年11月13日自沉(比叡)
1945年7月28日在港内搁浅(榛名)
1942年11月15日被击沉(雾岛)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26,330吨
29,330吨(第一次改装)
32,000吨(第二次改装)
满载排水量36,600吨
全长214.6米
212米(第一次改装)
219.4米(第二次改装)
全宽28.04米
31.02米(第一次改装)
吃水8.38米
9.6米(第一次改装)
动力油煤混烧锅炉36座
蒸汽轮机两座
四轴推进
第二次改装
重油专烧锅炉8座(榛名装有11座)
蒸汽轮机四座
四轴推进
最高速度27.5
26节(第一次改装)
30节(第二次改装)
续航距离8,000浬(14节)
10,000浬(14节,第一次改装)
9,800浬(18节,第二次改装)
乘员1221-1437人
武器装备四座双联装35.6厘米45倍口径主炮
16门152毫米口径副炮
12门76毫米高角炮
8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现代化改装
四座联装35.6厘米45倍口径主炮
14门152毫米口径副炮
12门127毫米高角炮
24挺25毫米机枪(1944年94挺)
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大)203毫米
甲板70毫米
炮塔(正面)230毫米
现代化改装
水线装甲带(最大)203毫米
甲板96-165毫米
炮塔(正面)280毫米
舰载机3架(现代化改装)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金剛型戦艦
假名こんごうがたせんかん
平文式罗马字Kongō-gata senkan

金刚战舰有著非常多的特点:它是日本委托英国制造的最后一个级的战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金刚四姐妹所属的“第三舰队”号称世界第一的主力舰小队;经常停泊于台湾的基隆和高雄港;二战时舰龄已近30年,但却保持著全日本海军中速度最快、出勤率最高的记录。

历史

建造

1911年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海军大臣以组建八八舰队的名义提交的扩充海军军备提案。旧日本海军特别重视舰队中的快速打击力量,决定优先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该型舰的发展既是为了海军现代化,同时也已有赶超潜在的敌手英国海军的意识[1][2]。为了引进先进的造舰技术,首舰金刚号由英国维克斯公司建造,其馀三艘在日本建造。具备英国式的长艏楼船型和高大的三脚主桅。舰艏既非垂直型舰艏也不同于飞剪型舰艏,船头向前弯曲,在水线以上垂直,水线以下向后弯曲过渡到船底,形成日本军舰独特的“双曲线型舰艏”。配备八门由英国维克斯公司根据日本要求研制的14英寸口径主炮(研制期间对外称12英寸炮)。主炮炮塔布局参考英国海军狮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予以改进,双联装主炮塔全部沿舰体中心线向艏、艉方向各布置两座,与英国海军虎号战列巡洋舰的设计类似。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烧锅炉、蒸汽轮机。防御装甲与同期英国海军战列巡洋舰相当。1913年8月金刚号完工。日本成为继英国、德国之后装备战列巡洋舰的国家。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最后一艘从国外订购的主力舰。同级舰比叡号榛名号雾岛号根据维克斯公司提供的图纸在日本船厂自行建造,于1915年全部建成。其中,比叡号、榛名号、雾岛号是首次由日本民间造船厂承建的大型主力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日是同盟关系,英国海军曾试图租借金刚级战列巡洋舰抗衡德国海军,被日本回绝。

由战列巡洋舰改装成高速战列舰

金刚级服役期间进行两次大规模改装。第一次大改装从1923年开始,至1931年结束,首要目的是改善水平装甲以及水下防御能力,在要害部位之上增铺装甲板;新增舰体舷侧防鱼雷隔舱,改装锅炉,撤除了三座烟囱中临近舰桥的一个烟囱,增大主炮仰角,加装水上飞机操作设备。改装后由于防护力提升,航速下降至26节,金刚级从1931年起改称战列舰。 第二次改装工程1933年开始,至1936年结束。全面换装重油锅炉与新型涡轮机加强出力,加长舰尾减少航行阻力,将航速提高到30节,并增加续航距离。改建塔式舰桥,裁减副炮,再次提高主炮仰角,同时增强防空火力。 其中比睿号因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改装成训练舰,未进行第一次大改装,在1930年代曾多次担任日本天皇检阅海军的“御召舰”。随着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比睿号于1936年进行一次性改装,塔式舰桥外观与另三艘舰不同。 经过多次改装后,金刚级由战列巡洋舰改装成高速战列舰,但是因为主要装甲设计并未进行大规模更动,所以防御能力依然维持在战斗巡洋舰的等級,比巡洋舰强但是难以对抗战列舰

除了两次大规模改造外,在战争期间由于航空兵力的威胁快速增加,因此再次强化对空火力并安装雷达。


结局

  • 比叡于1942年11月12日在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中遭美国海军重创后被美军飞机攻击,自沉于所罗门群岛海域。
  • 雾岛于1942年11月14日在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中遭美国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华盛顿号数发16吋炮弹命中重创,沉没于所罗门群岛萨沃岛海域。
  • 金刚于1944年11月21日被美国潜艇海狮号发射的2枚鱼雷命中,后来弹药库爆炸。沉没于台湾海峡基隆以北70海里处。
  • 榛名于1945年7月28日于日本吴港遭美军飞机轰炸,坐沉海底。战后1946年打捞解体。

同级舰

大阪府金刚山来命名。
以日本佛教圣山比叡山来命名。
群马县榛名山来命名。
宫崎县鹿儿岛县一带的雾岛山来命名。
船名 制造厂 建造时间 服役时间 结局 图片
金刚号战舰 英国维克斯船厂 1911年1月17日 ~1912年5月18日 1913年8月16日~ 1944年11月21日 1944年11月21日被美国潜艇海狮号发射的2枚鱼雷命中,后来弹药库爆炸。沉没于台湾海峡基隆以北70海里处。  
比叡号战舰 横须贺海军工厂 1911年11月4日~1912年11日21日 1914年8月4日~ 1942年11月12日 1942年11月12日在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中遭美国海军重创后被美军飞机攻击,自沉于索罗门群岛海域。  
榛名号战舰 川崎重工业神户造船所 1912年3月16日~1913年12月14日 1915年4月19日 ~1945年7月28日 1945年7月28日于日本吴港遭美军飞机轰炸,坐沉海底。战后1946年打捞解体。  
雾岛号战舰 长崎市三菱造船所 1912年3月17日~1913年12月1日 1915年4月19日 ~1942年11月15日 1942年11月14日在炮击瓜达尔卡纳尔岛作战中遭美国战舰华盛顿号重创,沉没于索罗门群岛萨沃岛海域。  

性能数据

 
艺术家笔下的1944年的金刚号构造图
  • 标准排水量:26610吨,改装后31720吨
  • 尺寸:长212米/宽28米/吃水8.38米,改装后长219米/宽31.7米/吃水9.6米
  • 主机功率64000马力,改装后136000马力;航速27.5节,改装后30节;续航力8000海里/14节,改装后9800海里/18节;
  • 火力:8门双联装14英寸/45倍口径主炮;16门(改装后14门)152毫米口径副炮;12门76毫米,改装后12门127毫米高射炮,24门25毫米高射炮(1944年94门);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载机3架。
  • 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大)203毫米,甲板70毫米(改装后96-165毫米),炮塔(正面)230毫米(改装后280毫米) 装甲重量5405吨(改装后装甲重量10918吨)。
  • 舰员:1221-1437人

流行文化

  • 战斗位置:太平洋、中旧日本海军登场的主力舰之一。
  • 战游网营运的战舰世界,日本主力舰科技树的V级战舰便是金刚型。但是舰桥实际上却是二号舰比叡一次性现代化改造的舰桥。
  • 战争雷霆《War Thunder》在变迁之风版本中于 日本-远洋船舰 中加入金刚舰,定名为“Ijn Kongo”,分房为V,其Br6.3。与伊势日向号战舰 并列为该版本中全海军最大口径舰炮之战列舰(先前纪录为305mm舰炮)

关连项目

注释

  1. ^ Hackett, Robert; Kingsepp, Sander. IJN KONGO: Tabular Record of Movement. Combined Fleet. CombinedFleet.com. 6 June 2006 [8 Octobe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0). 
  2. ^ Gardiner and Gray (1980), p. 23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