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侯爵列表

隋朝前期的爵制基本沿袭北周,分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九等。开国县侯为正二品,开国置国官,所置国官及其数量因所加散实官不同而不同[1]

  • 加上柱国或柱国者,置令、大农、尉(2人)、典卫(4人)、常侍(2人)、侍郎(2人)、庙长、学官长、食官长、食官丞(2人)、厩牧长、厩牧丞(2人)、典府长、典府丞、舍人(4人)等国官。
  • 加上大将军或大将军者,置令、大农、尉、典卫(2人)、常侍、侍郎、庙长、学官长、食官长、食官丞(2人)、厩牧长、厩牧丞、典府长、典府丞、舍人(3人)等国官。
  • 加上开府仪同三司或开府仪同三司者,置大农、尉、侍郎、庙长、学官长、食官长、厩牧长、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 加上仪同三司或仪同三司者,置大农、庙长、食官长、厩牧长、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推行《大业令》,旧有五等封爵全部削除,改行王、公、侯三等爵,不再开国,除国令改为家令外,其馀国官均被废除[1]。隋末恢复旧制九等爵。

下表列出隋朝可考的侯爵。

开国县侯

北朝旧爵

隆城国/仪陇国

隆城国(559年—564年)/仪陇国(564年—607年)[2]
食邑一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隆城县开国侯→仪陇县开国侯 元寿 559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虞城国

虞城国[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虞城县开国侯 薛琰 北周时
2 虞城县开国侯 薛濬 薛琰子

东燕国

东燕国(577年—583年)[4]
以从周武帝平齐之功封,食邑八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燕县开国侯 杨矩 577年—583年
进封晋熙县开国公

高都国

高都国[5]
由昌乐县开国子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都县开国侯 杨异

富阳国

富阳国(?—589年)[6]
食邑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富阳县开国侯 樊子盖 ?—589年
改封上蔡县开国伯

义安国

义安国(578年—?)[7]
以杨素从王轨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义安县开国侯 杨慎 578年—? 杨素弟

清水国

清水国(?—583年)[8]
食邑八百户→一千三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清水县开国侯 杨叉
2 清水县开国侯 杨钦 ?—583年 杨叉子
进爵为公

灵寿国

灵寿国[9]
由灵寿县开国伯进爵,食邑一千五百户→二千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灵寿县开国侯 尔朱敞
进爵为公

文帝始封

井陉国

井陉国(581年—607年)[10]
食邑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井陉县开国侯 韦师 581年—?
2 井陉县开国侯 韦德政 ?—607年 韦师子
《大业令》行,国除

北平国

北平国(581年—?)[11]
由北平县开国伯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北平县开国侯 张煚 581年—?
袭爵虞乡县公

安固国/义丰国

安固国(581年—?)/义丰国[1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固县开国侯→义丰县开国侯 韦冲 581年—605年

容城国

容城国(581年—?)[13]
由容城县开国伯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容城县开国侯 卢恺 581年—?
2 容城县开国侯 卢义恭 卢恺子

历城国

历城国(581年—?)[14]
由历城县开国伯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历城县开国侯 明克让 581年—594年

易阳国/邯郸国

易阳国(581年—?)/邯郸国(?—607年)[15]
由易阳县开国子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易阳县开国侯→邯郸县开国侯 梁毗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岢岚国

岢岚国(582年—603年)[16]
食邑五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岢岚县开国侯 姬威 582年—603年
进封汾源县开国公

万安国

万安国(589年—600年代)[17]
以伐陈之功,由新安县开国伯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万安县开国侯 李圆通 589年—600年代
进爵郡公

武安国

武安国(601年—607年)[18]
以破突厥之功,由新安县开国伯进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安县开国侯 张定和 60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阳曲国

阳曲国[1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曲县开国侯 李恒

归政国

归政国[1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归政县开国侯 李直

临泽国

临泽国[20]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临泽县开国侯 田鸾
伏诛,国除

炀帝始封

雍丘侯

雍丘侯(607年—?)[21]
以《大业令》行,由正义县开国公改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雍丘侯 豆卢毓 607年追封
2 雍丘侯 豆卢愿师 607年—? 豆卢毓子

济北侯

济北侯(?—613年)[2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济北侯 杨湛 ?—613年
坐杨浩免

绍圣侯

绍圣侯(608年—?)[2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绍圣侯 孔嗣哲 608年—? 孔子后

武安侯

武安侯(609年—?)[1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安侯 壮武 张定和 609年追封
2 武安侯 张世立 张定和子

真定侯

真定侯(610年—?)[2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真定侯 郭衍 610年—611年

平舆侯

平舆侯(610年—618年)[2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舆侯 皇甫无逸 610年—618年
改封滑国公

陶丘侯

陶丘侯(610年—?)[2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陶丘侯 萧玚 610年—611年

文安侯

文安侯(610年—?)[2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文安侯 牛弘 610年追封

蒲城侯

蒲城侯[2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蒲城侯 恭公 郭荣 ?—614年

苑丘侯

苑丘侯(611年—613年)[29]
以破高丽武厉城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苑丘侯 李景 611年—613年
进封滑公

宁陵侯

宁陵侯(612年)[30]
以从征辽东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宁陵侯 苏威 612年
进封房公

始安侯

始安侯(612年—?)[31]
以从征辽东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始安侯 杨达 612年追封

武强侯

武强侯(612年—?)[32]
以从征辽东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强侯 钱士雄 612年追封
2 武强侯 钱杰 钱士雄子

北平侯

北平侯(612年—?)[33]
以从征辽东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北平侯 段文振 612年追封

建安侯

建安侯(613年—614年)[34]
以讨杨玄感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安侯 樊子盖 613年—614年
进封济公

信安侯

信安侯(613年—618年)[35]
以讨杨玄感之功封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信安侯 陈棱 613年—618年

参考文献

  1. ^ 1.0 1.1 《隋书 卷二十八 志第二十三》
  2.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周武成初,封隆城县侯,邑千户。保定四年,改封仪陇县侯,授仪同三司。”
  3. ^ 《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七》:“周天和中,袭爵虞城侯,历纳言上士、新丰令。”
  4. ^ 《隋故通议大夫安陆太守杨府君墓志》:“平齐之赏,进授仪同三司,封东燕县侯,食邑八百户。”
  5.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后数以军功,进为侯。”
  6.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子盖解褐武兴王行参军,出为慎县令,东汝、北陈二郡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富阳县侯,邑五百户。”
  7. ^ 《隋书 卷四十八 列传第十三》:“封弟慎为义安侯。”
  8. ^ 《大隋使持节大将军清水敬公杨君墓志》:“父叉,大都督、金城魏兴二郡太守,清水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袭父爵清水县侯,邑八百户。”
  9. ^ 《隋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迁通直散骑常侍,转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为侯。”
  10.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高祖受禅,拜吏部侍郎,赐爵井陉侯,邑五百户。”
  11. ^ 《隋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一》:“及受禅,拜尚书右丞,进爵为侯。”
  12.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高祖践阼,征为兼散骑常侍,进位开府,赐爵安固县侯……改封义丰县侯,检校泉州事。”
  13. ^ 《隋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二十一》:“开皇初,加上仪同三司,除尚书吏部侍郎,进爵为侯,仍摄尚书左丞。”
  14. ^ 《隋书 卷五十八 列传第二十三》:“高祖受禅,拜太子内舍人,转率更令,进爵为侯。”
  15. ^ 《隋书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七》:“高祖受禅,进爵为侯……改封邯郸县侯。”
  16. ^ 《隋金紫光禄大夫备身将军司农卿炖煌太守汾源良公姬君铭》:“二年八月,封岢岚县开国侯,食邑五百户。”
  17.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以功进位大将军,进封万安县侯,拜扬州总管长史。”
  18. ^ 18.0 18.1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进位柱国,封武安县侯……时旧爵例除,于是复封武安侯,谥曰壮武。”
  19. ^ 19.0 19.1 《隋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雅弟恒,官至盐州刺史,封阳曲侯。恒弟荣,官至合州刺史、长城县公。荣弟直,官至车骑将军、归政县侯。”
  20. ^ 《隋书 卷四十 列传第五》:“后数岁,有人告谐与从父弟上开府滂、临泽侯田鸾、上仪同祁绪等谋反。”
  21. ^ 《隋书 卷三十九 列传第四》:“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象贤无坠,德隆必祀,改封雍丘愍侯。”
  22. ^ 《隋书 卷四十五 列传第十》:“封湛为济北侯。”
  23. ^ 《隋书 卷三 帝纪第三》:“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
  24. ^ 《隋书 卷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六》:“六年,以恩幸封真定侯。”
  25. ^ 《隋书 卷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六》:“大业令行,旧爵例除,以无逸诚义之后,赐爵平舆侯。”
  26. ^ 《隋故秘书监左光禄大夫陶丘简侯之铭》:“六年封陶丘侯。”
  27. ^ 《隋书 卷四十九 列传第十四》:“归葬安定,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曰宪。”
  28. ^ 《隋故右候卫大将军蒲城侯郭恭公之碑》:“赠兵部尚书,谥曰恭公。”
  29.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明年,攻高丽武厉城,破之,赐爵苑丘侯,物一千段。”
  30. ^ 《隋书 卷四十一 列传第六》:“及辽东之役,以本官领左武卫大将军,进位光禄大夫,赐爵宁陵侯。其年,进封房公。”
  31. ^ 《隋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八》:“帝叹惜者久之,赠吏部尚书、始安侯。”
  32.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士雄赠左光禄大夫、右屯卫将军、武强侯,谥曰刚。”
  33. ^ 《隋书 卷六十 列传第二十五》:“帝省表,悲叹久之,赠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北平侯,谥曰襄。”
  34. ^ 《隋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八》:“进位光禄大夫,封建安侯,尚书如故。”
  35.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