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

隋朝第2位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又名小字𡡉[1][2]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唐高祖的表弟,是隋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谥杨广为炀帝[3];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4][5]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6]炀帝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兼任并州[7]主管。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
隋朝皇帝
统治604年7月21日-618年4月11日(13年85天)遭杀害
前任隋文帝
继任隋恭帝
皇泰主
隋秦王杨浩
隋朝太上皇
隋恭帝遥尊)
统治617年10月14日-618年4月11(179天)遭杀害
前任周宣帝(北周灭亡)
继任唐高祖(唐朝建立)
隋朝皇太子
统治600年-604年
前任杨勇
继任杨昭
隋朝晋王
统治581年-600年
前任无(隋朝建立)
继任杨昭
出生569年
北周武帝天和四年
逝世618年4月11日(618岁—04—11)(48—49岁) 处决
大业十四年三月十一日
隋恭帝义宁二年三月十一日
安葬
年号
大业:605年-618年3月
谥号
炀皇帝(唐高祖谥)
闵皇帝(窦建德
明皇帝(皇泰主谥)
庙号
世祖皇泰主尊)
政权隋朝

隋炀帝为皇子时挂帅消灭南陈,统一中国,后取代兄长杨勇被立为太子,于604年7月21日由杨素协助登基,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他好大喜功及经常南征北伐,据研究仅从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间就动用了近540万民力修建大运河(开凿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长城洛阳城。又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以厚利诱使西域商贾至洛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引发民众乃至贵族大规模的起义——隋末民变,更于大业八年(612年)征集三十万军队攻打高句丽(不包括后勤100多万民力),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618年杨广在江都被叛军杀死。[8]

隋炀帝在位期间,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9])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大运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代取代。其他功绩如讨伐吐谷浑(隋炀帝609年攻灭吐谷浑,但到了615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复国[10]),讨占城(隋炀帝605年攻占城,随着军队班师后,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国。此战隋军死者什四、五,指挥官刘方也病死于班师途中[11]),讨高句丽(三战均以失败告终)则对后世影响较小。[12]

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了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

生平经历

早期经历

杨广,一名杨英,小字阿𡡉,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次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史书称其“美姿仪,少聪慧”,很得双亲喜爱。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封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后又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

开皇六年(586年),转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内史令[13]。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灭陈朝,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次年灭陈之后,进驻建康,意欲纳陈后主宠妃张丽华为妾,元帅长史高颎斩杀张丽华故作罢[14]。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班师后,杨广进封太尉。晋王广毁建康城,置蒋州,韩洪、 张雯和郭衍相继担任蒋州刺史;同时推行户籍制度,整顿乡村:制五百家为乡,正一人,百家为里,长一人。平陈之后因为隋朝推行重组乡村、废郡置州和推行五教的政策有所偏差,江南各地叛乱。开皇十年十一月陈亡后不足两年一场反隋叛乱在旧陈全境全面爆发。“是月婺州人汪文进、会稽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立皆举兵反自称天子署置百官。乐安蔡道人、蒋山李棱、饶州吴代华、永嘉沈孝彻、泉州王国庆、馀杭杨宝英、交趾李春等皆自称都督攻陷州县”。他们“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其肉食之曰‘更能使侬诵五教邪’”表现了对隋歧视性高压政策的极端仇恨。参加叛乱者包括江南社会各阶层既有世家旧族也有酋豪洞主。为平定叛乱文帝杨坚令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调集大军前往镇压“军民事务一以委之”。同时调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代替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坐镇江都。杨广移镇扬州任务是“管淮海之地化吴、会之民”,在镇守江南期间为稳定叛变局势颇有成效、政绩突出。同时他表现得作风简朴、不好声色、礼贤下士、谦恭谨慎,由此赢得了朝野赞颂和隋文帝的欢心。杨广镇守南陈旧地,也刺激他夺储东宫之心。

隋文帝和皇太子杨勇的矛盾逐渐爆发,杨广趁机而入争夺储位,博得了独孤文献皇后和右仆射杨素的支持。开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下诏废黜长子杨勇,立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率军北上击破突厥的攻势。

东征西讨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驾崩,35岁的杨广即帝位,君临天下。即位后假造隋文帝遗诏缢杀兄长废太子杨勇。次年,其弟汉王杨谅以讨伐杨素为名,在并州起兵,炀帝派杨素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至死。不久,炀帝听从云定兴建议毒死杨勇诸子,翦除了对帝位的威胁。大业三年(607年),为了招待突厥来使,炀帝下令宇文恺制作下面可容3000人的帐蓬,立于城东,高颎贺若弼见隋炀帝奢靡,甚为忧虑,有所议论,为人告发而被杀害。

隋炀帝以早年的军旅生涯为基础,对高句丽吐谷浑突厥发动了战争。大业五年(609年),他亲征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阔疆五千里。高昌麴伯雅也到张掖朝见炀帝。炀帝命在河源郡驻兵屯田。当时,全国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县,在籍户八百九十万余,人口四千六百余万,隋朝达于极盛。

高句丽地跨鸭绿江两岸,位于今中国辽宁东部、吉林中部和朝鲜北部,隋炀帝即位后,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句丽,征调士卒一百一十三万余,陆军集中于涿郡(今北京),水军集中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另调民伕二百万,以运送衣甲、粮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皮肤溃烂,腰以下生蛆,死者甚众。隋军虽然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后却大败而还。大业九年(613年)第二次进攻高句丽,正当双方相持不下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隋炀帝仓皇撤军。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进攻高句丽。隋炀帝因国内民变已成燎原之势而不敢久战,高句丽也疲于战争而遣使请降,隋炀帝就此撤军。进攻高句丽的战争,先后动用人力数百万,征调财物无数,大量士兵、民伕死于战场和劳役,由于农村中极度缺乏劳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难以生活下去,成为隋末民变的导火线。隋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隋炀帝依例北巡长城,始毕可汗率兵将其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炀帝派人向始毕之妻、隋义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

十分享乐

 
隋炀帝

隋炀帝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各地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其中著名的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西苑在洛阳之西,周围二百余里,苑内有人工湖,周围十余里,湖内有山,堂殿楼观,布置奇巧,穷极华丽。隋炀帝常在月夜带宫女数千人骑马游西苑,令宫女在马上演奏《清夜游》曲,弦歌达旦[15]。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挥霍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16]

隋炀帝为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和外国首领、商人聚集洛阳时,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近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西域商人要到市上交易,炀帝就下令盛饰市容,装璜店肆,房檐一律,珍货充积,连卖菜的都要垫以龙须席。当这些商人从酒店饭馆前经过时,都要请他们就坐用餐。并说:“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值)。”还将市上树木缠以丝织品做装饰。有些胡商说:“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

隋炀帝即位后,造龙舟等各种船数万艘。他游江都时所乘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17]

大兴土木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开始营建东都,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东都在旧洛阳城之西,规模宏大,周长五十余里,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宫城是宫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处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区一百余坊,另有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等三大市场。隋炀帝常住洛阳,将其作为东方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隋炀帝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中段包括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达江都(今扬州)入长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长江南岸之京口(今镇江),南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大运河分段开凿,前后历时五年,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伟大工程之一,后经元朝取直疏浚,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不少河段,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对东方和南方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从南方漕运粮食和便利对东北用兵。大运河对中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教育制度上,隋炀帝发展科举制度,增置进士科,使国务的操持由世族门阀政治而逐渐改向科举取士。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终止,为古代中国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贡献。政治上,他企图打破由关陇集团垄断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蕴等南方集团官员。军事上,在即位前曾参与与突厥契丹之战事,皆有所获。但是隋炀帝又是一位急功近利的人。大业八年(612年),首度亲征高句丽失败后,隋炀帝为扳回其颜面,连续三年一再亲征。即位后为实现个人构想,劳动全国投入新宫殿的营造,皇宫用金玉装饰,金碧辉煌,致使国库亏空,劳民伤财。晚年为消除强烈的失落感和政务上的压力,逃避现实,三下江都,远离朝政。

亡国被杀

大业七年(611年),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起义,隋末民变终于爆发。杨玄感起兵后,民变发展为全国规模。隋炀帝意图遏止起义力量发展,下令各地郡县、驿亭、村坞筑城堡,将民众迁往城堡中居住,于近处种田,以图控制。他不愿正视民变蓬勃发展的现实,身边的佞臣也不以实情相告,谎称造反的民众“渐少”。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从东都去江都。次年四月,魏公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且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隋炀帝十大罪状。隋炀帝在江都宫却越发荒淫昏乱,命王世充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锐意尽失的隋炀帝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皇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18]

大业十四年三月十一丙辰日(618年4月11日),在江都宫的炀帝被宇文化及的军队包围,是为江都兵变。炀帝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炀帝因与次子齐王杨暕彼此猜忌,此时竟然以为作乱者是杨暕,对萧皇后说“是不是阿孩?”炀帝被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说:“朕实负百姓,至于尔辈,荣禄兼极,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为首邪?”宇文化及命令封德彝宣布炀帝罪状。炀帝说:“卿乃士人,何为亦尔?”德彝一时惭愧退下。炀帝爱子赵王杲,才十二岁,在帝侧,号恸不已,叛军裴虔通将其斩杀,血溅御服。炀帝自知难逃一死,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欲饮毒酒自尽,叛军马文举等不许,遂命令令狐行达将其缢弑。隋炀帝终年五十岁。隋炀帝死前,宇文化及等并杀炀帝孙杨倓、杨暕及其二子、杨秀及其七子等。

身后之事

 
隋炀帝及萧皇后合葬墓于2013年4月发掘,隋炀帝的遗骨只腐化得剩下两枚牙齿。在扬州博物馆展出。

唐高祖李渊谥杨广为炀皇帝,皇泰主杨侗谥世祖明皇帝,夏王窦建德闵皇帝。隋江都太守陈棱找到炀帝灵柩,粗备天子仪卫,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当时被杀的王公,皆埋葬在炀帝坟茔的两侧。平江南后,改葬雷塘[19]。唐代以后,炀帝墓所在不为人知。

嘉庆时,大学士阮元考证槐泗镇槐二村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并出资修复,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墓碑。1995年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有报道称在扬州市邗江区最近发掘的两座古墓中,一座的墓志铭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20]。经过半年时间的考古发掘论证,2013年11月16日,中国考古学会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终的埋葬之地[21]。依据该处墓葬遗址,当地在2022年初步建成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

大事年表

  • 588年(开皇八年)以行军元帅身份参加平陈战争
  • 589年(开皇九年)占领建康,灭陈
  • 590年(开皇十年)出任杨州总管,镇守江都,
  • 599年(开皇十九年)离开江都入朝,
  • 600年(开皇二十年)出灵武道,抗击突厥达头可汗
  • 605年(大业元年)营建东都洛阳,开修通济渠,八月坐船游江都(扬州
  • 606年(大业二年)四月驾返洛阳
  • 607年 北巡榆林;
  • 608年 第四年至五原,出长城,巡行至塞外;
  • 609年 西行到张掖
  • 610年 再游江都;
  • 611年 到614年,三次亲征高丽,均遭失败;
  • 615年 北巡长城,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
  • 616年 三游江都;
  • 618年 被叛军所弑,同年李渊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主要成就

政治

隋炀帝在位的十四年间,起初为提升经济发展和民生便利的层次,曾推动各种建筑包括南北隋唐大运河等艰钜工程。一方面这些巨大的工方便其巡幸江东,巨船连连百里,沿岸居民都被抽调去拉船,另一方面工程为全国男丁的丁疫,给民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大运河的修建使百万计的中国劳工伤亡,甚至出现了“丁男不供,始役妇人”的情况[22],为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在执行政策的同时,隋炀帝也搜罗江南、五岭以北的珍材异石来犒赏自己。又为求完美,令各地献上特产、奇禽异兽至京,动用了大量的劳役。隋炀帝还遣大军远征高句丽。连年的征战,使数万隋军丧命异国他乡并间接引发隋末民变[23]

经济

开运河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继位之初,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开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由洛阳通到淮水。同年,又遣淮南十几万人开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江,又称“山阳渎”。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全长四千多里。运河的两旁开辟了大道,为美化环境和鼓励人民亲近利用,皆种有榆树和柳树[24],可谓当代良策。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一百多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通到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自大业元年(605年)起,以六年时间开凿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

军事

远征高句丽

大业七年(611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随后于大业八年(612年),募集30万人的作战军队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全国亦撼动,隋军都认为易如反掌,结果在辽东城平壤城伤亡惨重,大败而归。次年再度发兵围攻辽东城,但国内杨玄感叛变,隋炀帝不得不中返平乱。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高句丽王高元不敌,只有投降,隋炀帝便班师回朝,耗尽国力,民间烽火遍地,不久灭亡。

文化

隋炀帝除了在位施政及功过饱受争议之外,他还是隋唐两代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广阔,既有千军万马出征时的雄伟,又能描写夕阳下长江宁静的江景;在他帝王生涯的最后,仿佛意识到自己帝王运尽,诗风转变为寂寥多感,主以抒情诗为主。

乐府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六亲不认

史实

杀兄屠侄

杨广继位后,假传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将杨勇处死。[25]还有亲弟蜀王杨秀被他诬陷使用巫蛊诅咒隋文帝及幼弟汉王杨谅,被剥夺官爵贬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后与诸子一起被软禁,不得与妻子相见。杨广将起兵造反的幼弟汉王杨谅“除名为民,绝其属籍”后,于大业三年(607年)3月4日,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儿(杨勇诸子)平原王杨裕、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被处死。[26]

真实性存在争议

毒杀父亲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载,在仁寿四年(604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图非礼她,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文帝女婿)、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知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文帝寝殿侍疾并将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据传文帝就是他亲手所杀。不久文帝便驾崩。[27]

隋书列传第十三》杨素传[28]、《隋书列传第十》杨勇传[29]、《隋书列传第二十一》张衡传[30]、《隋书·后妃列传》[31]等章节中皆暗示杨广弑父。

唐代人马总在《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32]而赵毅在《大业略记》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毒死。[33]

非礼庶母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侍立在侧。隋文帝命两人更衣小憩。宣华夫人更衣时,遇上太子杨广,杨广见父皇病重,便色性大发,上前非礼庶母。宣华夫人挣脱了杨广的纠缠。她衣履不整地赶回仁寿宫,向隋文帝哭诉杨广的无礼。隋文帝大怒,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便命内侍急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商讨废太子杨广,扶杨勇为太子,但杨广命张衡入宫,不久隋文帝即崩。不过初唐赵毅笔记《大业略记》记载容华夫人蔡氏为仁寿宫变女主角。隋炀帝杨广“因色弑父”这种说法也被诸多近代史学家质疑,仁寿宫变也成为疑案。

隋文帝驾崩,杨广送去同心结,宣华夫人害怕,但在宫人催促下,勉强收下同心结。当夜,杨广奸淫后母宣华夫人、容华夫人。萧皇后发现此事,在宣华夫人面前斥责杨广奸淫庶母的罪行,又威胁若不送走宣华夫人,便将此事公诸天下,最后杨广只好把宣华夫人送到仙都宫居住。但他对宣华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华夫人迎回宫中,但她回宫一年多便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后妃子女

先祖
 
 
 
 
 
 
 
 
 
 
 
 
 
 
 
 
 
 
高祖父:北魏平原太守杨烈
 
 
 
 
 
 
 
曾祖父:北魏宁远将军杨祯
 
 
 
 
 
 
 
 
 
 
 
祖父:(追尊)太祖武元皇帝杨忠
 
 
 
 
 
 
 
 
 
 
 
 
 
 
曾祖母:(追封)北海郡君盖氏
 
 
 
 
 
 
 
 
 
 
 
父:高祖文皇帝杨坚
 
 
 
 
 
 
 
 
 
 
 
 
 
 
 
 
 
外曾祖父:(追封)上柱国吕双周
 
 
 
 
 
 
 
 
 
 
 
祖母:(追尊)元明皇后吕苦桃
 
 
 
 
 
 
 
 
 
 
 
 
 
 
外曾祖母:(追封)齐郡夫人姚氏
 
 
 
 
 
 
 
 
 
 
 
世祖炀皇帝杨广
 
 
 
 
 
 
 
 
 
 
 
 
 
 
 
 
 
 
 
 
外高祖父:独孤初豆伐
 
 
 
 
 
 
 
外曾祖父:独孤库者
 
 
 
 
 
 
 
 
 
 
 
外高祖母:达奚氏
 
 
 
 
 
 
 
外祖父:北周大司马独孤信
 
 
 
 
 
 
 
 
 
 
 
 
 
 
外曾祖母:费连氏
 
 
 
 
 
 
 
 
 
 
 
母: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外高祖父:崔稚
 
 
 
 
 
 
 
外曾祖父:崔彦珍
 
 
 
 
 
 
 
 
 
 
 
外祖母:纪国夫人崔氏
 
 
 
 
 
 
 
 
 
 
 
 
 

皇后

愍皇后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

妃嫔

隋炀帝后宫有史可查者为八人,两位陈氏皆为陈后主之女。另有一位御女和两位采女的墓志出土。根据《隋书 列传第一》的记载,独孤皇后死,隋文帝在妃嫔中增设御女一位,共八十一员,但没有记载品级,隋炀帝时,出现采女。同时,御女和采女有明确的品级。御女六品,采女七品,在妃嫔中地位较低。

北史》记窦建德将“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34]

野史、小说中称唐高祖李渊的宠妃尹氏张氏原是晋阳宫妃嫔,但史书仅说裴寂将晋阳宫宫人献给李渊,并未说明是尹氏和张氏。

隋炀帝海山记》称隋炀帝有朱贵人,大骂叛军而被杀。

姬侍

作品

杨广善于作,也是一位诗人,诗词涵养丰富。

评价

  • 唐朝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朱敬则曾作隋炀帝论以比喻隋炀帝,矫情饰迹,有曹丕之钓名。
  • 魏徵隋书》评价杨广早年矫情以得帝位,杨广上任时握有隋朝一代霸绩,但性格上骄矜自负、傲慢暴戾,行为上荒淫无度、大杀忠臣,赏罚无度。之后穷兵黩武,三战高丽,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一时国家大乱,血流成河,人民挨饿到要吃儿女的惨况。但杨广终究无法悔悟,最终死于匹夫之手。杨广造成的国家惨况、生灵涂炭,是从未有之惨剧: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锺心,文皇革虑,天方肇乱,遂登储两,践峻极之崇基,承丕显之休命。......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流离道路,转死沟壑,十八九焉。于是相聚萑蒲,猬毛而起,大则跨州连郡,称帝称王,小则千百为群,攻城剽邑,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未有若斯之甚也。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祅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43]

艺术形象

文学作品

书名 年代 作者
隋史遗文 明代 袁于令
隋炀帝艳史 明代 齐东野人
隋唐演义 清代 褚人获
说唐 清代
大唐双龙传 1996-2001 黄易

影视作品

片名 年份 饰演者
隋唐风云 1975年 刘丹
大运河 1987年 吴启华
乐昌公主 1994年 宋维良
隋唐演义 1996年 邵峰
隋唐群英会 1996年 黄智贤
花木兰 1998年 关礼杰
乱世桃花 2000年 周野芒
隋唐英雄传 2003年 谢君豪
大唐双龙传 2004年 王俊棠
傻小李元霸 2004年 王志飞
秦王李世民 2005年 黑子
开创盛世 2005年 鲍国安
隋炀帝 2008年 姚鲁
大唐双龙传之长生诀 2011年 高虎
轩辕剑之天之痕 2012年 赵毅
隋唐英雄 2012年 赵文瑄
隋唐演义 2013年 富大龙
独孤皇后 2019年 马梓铭

动漫作品

注释

  1. ^ 《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𡡉,高祖第二子也。
  2. ^ 《北史·卷十二·隋本纪下第十二》: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𡡉,高祖第二子也。
  3. ^ 《旧唐书·本纪第一·高祖》:辛未,追谥隋太上皇为炀帝。
  4. ^ 《旧唐书·列传第四·窦建德传》:追谥隋炀帝为闵帝。
  5. ^ 《新唐书·列传第十·窦建德传》:追谥隋炀帝为闵帝。
  6. ^ 《隋书·列传第二十四·炀三子》:文化及之弑逆也,文都等议,以侗元德太子之子,属最为近,于是乃共尊立,大赦,改元曰皇泰。谥帝曰明,庙号世祖。
  7. ^ 今山西太原市
  8. ^ Xiong, Victor (2006), "Emperor Yang of the Sui Dynasty: His Life, Times, And Legacy" p.187-8,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ISBN 978-0-7914-6587-5
  9. ^ 张希清,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0. ^ 初,炀帝自征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以数千骑奔党项,炀帝立其质子顺为主,使统余众,不果入而还。会中国丧乱,伏允复还收其故地。《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七》
  11. ^ 方入其都,获其庙主十八枚,皆铸金为之,盖其有国十八叶矣。方班师(即调回出征的军队),梵志复其故地,遣使谢罪,于是朝贡不绝。《隋书·卷八十二》
    方入城,获其庙主十八,皆铸金为之;刻石纪功而还。士卒肿足,死者什四五。方亦得疾,卒于道。《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
    林邑王梵志遣使入贡。初,隋人破林邑,分其地为三郡。及中原丧乱,林邑复国,至是始入贡。《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
  12. ^ 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
  13. ^ 唐魏徵等,《隋书卷三·帝纪第三》
  14. ^ 《隋史》列传第六:“九年,晋王广大举伐陈,以 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及陈平,晋王欲纳陈主宠姬张丽华。颎曰: ‘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王甚不悦。”
  15.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里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馀里;为方丈、蓬莱、瀛洲诸山,高出水百馀尺,台观宫殿,罗络山上,向背如神。北有龙鳞渠,萦纡注海内。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宫树秋冬凋落,则剪彩为华叶,缀于枝条,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沼内亦剪彩为荷芰菱芡,乘舆游幸,则去冰而布之。十六院竞以淆羞精丽相高,求市恩宠。上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马上奏之。
  16.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又有漾彩、朱鸟、苍离、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翕、黄篾等数千艘,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之,及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挽船士八万馀人,其挽漾彩以上者九千馀人,谓之殿脚,皆以锦彩为袍。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艟、八棹、艇舸等数千艘,并十二卫兵乘之,并载兵器帐幕,兵士自引,不给夫。舳舻相接二百馀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轝,极水陆珍奇;后宫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
  17.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八月,壬寅,上行幸江都,发显仁宫,王弘遣龙舟奉迎。乙巳,上御小朱航,自漕渠出洛口,御龙舟。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十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
  18. ^ 《资治通鉴》卷185,〈唐纪〉1
  19. ^ 《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幸江都,义宁二年,上崩于温室,葬吴公台下。大唐平江南之后,改葬雷塘。”
  20. ^ 记者:王宏伟. 扬州发现隋炀帝杨广真正陵寝 占地二三十平米. 腾讯网,来源:扬子晚报. 2013-04-14 [2013-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简体中文). 
  21. ^ 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 新华网. 2013-11-16 [2013-1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20) (Chinese (China)). 
  22. ^ 《隋书》卷二四《食货志》
  23. ^ 《隋书·卷八十一·高丽》《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二·隋纪六》
  24. ^ 《开河记》:“炀帝欲至广陵,时恐盛暑,虞世基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帝御笔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
  25. ^ 《资治通鉴180》:“乙卯,发丧,太子即皇帝位。会伊州刺史杨约来朝,太子遣约入长安,易留守者,矫称高祖之诏,赐故太子勇死,缢杀之”
  26. ^ 述谓定兴曰:“兄所作器仗,并合上心,而不得官者,为长宁兄弟犹未死耳。”定兴曰:“此无用物,何不劝上杀之。”述因奏:“房陵诸子年并成立,今欲兴兵征讨,若使之从驾,则守掌为难;若留于一处,又恐不可。进退无用,请早处分。”帝然之,乃鸩杀长宁王俨,分徙其七弟于岭表,仍遣间使于路尽杀之。襄城王恪之妃柳氏自杀以从恪。《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
    勇有十男:云昭训生长宁王俨、平原王裕、安城王筠,高良娣生安平王嶷、襄城王恪,王良媛生高阳王该、建安王韶,成姬生颍川王煚,后宫生孝实、孝范。长宁王俨,勇长子也。诞乳之初,以报高祖,高祖曰:“此即皇太孙,何乃生不得地?”云定兴奏曰:“天生龙种,所以因云而出。”时人以为敏对。六岁,封长宁郡王。勇败,亦坐废黜。上表乞宿卫,辞情哀切,高祖览而悯焉。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于螫手,不宜复留意。”炀帝践极,俨常从行,卒于道,实鸩之也。诸弟分徙岭外,仍敕在所皆杀焉。《隋书》卷四十五
  27.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皆入阁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拟,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述、岩出阁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系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
  28. ^ 《隋书列传第十三》:及上(杨坚)不豫,(杨)素与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入阁侍疾。时皇太子入居大宝殿,虑上有不讳,须豫防拟,乃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录出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所宠陈贵人又言太子无礼。上遂发怒,欲召庶人勇。太子谋之于素,素矫诏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又令张衡侍疾。上以此日崩,由是颇有异论。
  29. ^ 《隋书列传第十》:高祖寝疾于仁寿宫,征皇太子入侍医药,而奸乱宫闱,事闻于高祖。高祖抵床曰:“枉废我儿!”因遣追勇。未及发使,高祖暴崩,秘不发丧。
  30. ^ 《隋书列传第二十一》:大业八年(612年)杨广杀张衡,张衡临死大喊:“我为他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怎么可以奢望活得长久!”(“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言下之义,杨广是在杀人灭口。
  31. ^ 隋书·后妃列传》:初,上寝疾于仁寿宫也,夫人与皇太子同侍疾……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泣然曰:‘太子无礼。’
  32. ^ 《通历》:“上有疾,于仁寿殿与百官辞决,并握手歔欷。是时惟太子及陈宣华夫人侍疾,太子无礼,宣华诉之。帝怒曰:“死狗,那可付后事!”遽令召勇,杨素秘不宣,乃屏左右,令张衡入拉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
  33. ^ 《大业略记》:“高祖在仁寿宫,病甚,炀帝侍疾,而高祖美人尤嬖幸者,惟陈蔡而已。帝乃召蔡于别室,既还,面伤而法乱,高祖问之,蔡泣曰:“皇太子为非礼。”高祖大怒,嗜指出血,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令发诏追废人勇,即令废立。帝事迫,召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进毒药。帝简骁健宫奴三十人皆服妇人之服,衣下置杖,立于门巷,以为之卫。素等既入,而高祖暴崩。”
  34. ^ 北史 卷十四·列传第二》化及败,没于窦建德。建德妻曹氏妒悍,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并后置于武强县。
  35. ^ 《嘉泰吴兴志 卷十六》隋炀帝妃陈氏统记云陈后主第四女母高昭仪封广德公主
  36. ^ 隋代宫人制度及相关问题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9-23.《大隋故宫人六品御女唐氏墓志铭并序》
  37. ^ 隋故宫人采女田氏墓志铭并序
  38. ^ 大隋故宫人采女田氏墓志铭并序
  39. ^ 《旧唐书 本纪第一 高祖》时甥王氏在后宫,帝问曰:“汝舅何迟?”王氏以疾对,帝曰:“可得死否?”高祖闻之益惧......
  40. ^ 《隋书 卷二十五 志第二十》炀帝即位......先是萧严以叛诛,崔君绰坐连庶人事,家口籍没。严以中宫故,君绰缘女入宫爱幸,帝乃下诏革前制曰......
  41. ^ 法藏(唐终南山紫盖沙门)《续高僧传》卷十九:炀帝晋蕃时,临太尉,第三子绵疾夭殂,瘗于斯寺。
  42. ^ 北史 卷十四·列传第二》及宇文化及之乱......建德不敢留,遂携其孙正道及诸女入于虏庭。大唐贞观四年,破突厥,皆以礼致之。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
  43. ^ 隋書/卷04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zh.wikisource.org. [2018-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中文). 

外部链接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北史·卷012》,出自李延寿北史
 隋书·卷03》,出自魏徵隋书
 隋书·卷04》,出自魏徵隋书
 隋故炀帝墓志
  • 宫崎市定 著. 《宮崎市定說隋煬帝——傳說的暴君與湮沒的史實》. 杨晓钟 等译.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 ISBN 9787224082555. 

参见

隋炀帝
出生于: 569年?月?日 逝世于: 618年4月11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
父亲隋文帝
杨坚
隋朝皇帝
604年8月21日-618年4月11日
继任:
隋恭帝(李渊拥立,在位时被尊为太上皇)
皇泰主(在洛阳被拥立)

秦王(炀帝被弑后,宇文化及立)
唐朝: 李渊(唐高祖)

中国皇帝
604年8月21日-618年4月11日
中国爵位
新头衔
隋文帝始封
· 晋王
581年3月-600年12月
继任:
嫡长子杨昭
军职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于翼
隋朝 · 太尉
589年-600年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李渊
中国皇族
前任:
长兄杨勇
(因罪被废)
隋朝 · 皇太子
600年12月-604年8月
继任:
嫡长子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