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R 35轻型坦克
雷诺35型装甲侦查车 ZT(法语:Automitrailleuse de Reconnaissance Renault Modèle 35 Type ZT),通称AMR 35或雷诺ZT,是一款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用的坦克,其仅仅装备了机枪,曾经被法国、中华民国和纳粹德国三国使用。
雷诺AMR 35 | |
---|---|
类型 | 小坦克 |
原产地 | 法国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法国 纳粹德国[1] 中华民国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生产商 | 雷诺 |
生产日期 | 1936年到1939年 |
制造数量 | 加上改进型号187辆 |
衍生型 | ZT 2, ZT 3, ZT 4, ADF 1, YS, YS 2, ZB |
基本规格 (数据来源:[3]) | |
重量 | 6.5吨 |
长度 | 3.84米 |
宽度 | 1.76米 |
高度 | 1.88米 |
操作人数 | 2人 |
装甲 | 13毫米 |
主武器 | 一挺7.5mm拉贝尔机枪 或一挺13.2mm哈奇开斯重机枪 或一门25mm哈奇开斯M1938高射炮 |
发动机 | 雷诺4缸水冷汽油机)[2] 82匹 |
悬挂 | 增强型橡胶横向弹簧 |
燃料容量 | 130升 |
作战范围 | 200公里 |
速度 | 55公里/时 |
历史
AMR 35最初并不是由部队订购的。在AMR 33尚未开始投产时,路易·雷诺对两辆原型车进行了彻底的检修;经测试发现,重量分布不均是AMR 33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法军测试AMR33时也发觉问题很多,也要求雷诺做多项更改,骑兵上将弗拉维尼甚至是要求雷诺为AMR33实施他当时测试中的升级计画。不过,路易·雷诺当时并不打算为升级生产线买单。
而在1933年9月,路易·雷诺用2辆AMR33原型车对AMR33的设计实施全面修正;首先,是将车体加长,并把原本前置引擎设计修改为后置引擎,且更换成一台涅尔瓦斯特拉(Nerva Stella)28 CV发动机,这还让战斗室内的噪音得到降低。风扇和排气管也被转移到了车体的后方。编号N°79759的AMR33是首辆改装的战车,在1934年2月出厂,重4.68公吨。在万塞讷实施试车时,AMR35确实表现了优异的机动力:最高时速72公里、平均时速40.5公里,1930年代的战车鲜少有此等速度。这样的性能表现让军方印象深刻,然而骑兵部队认为由雷诺Nerva Stella跑车引擎移植的动力系统妥善率有虑,所以要求得换用公车引擎,该引擎动力更强。于是,1934年3月,车辆编号N°79760的2号原型车出厂;该车车体延长了2公分,发动机更换为雷诺432 22 CV4缸水冷发动机,车体重量增加到5.03公吨。在同年3月至4月11日于万塞讷的测试表现则退步到最高时速63.8公里、平均时速35.35公里。
法国军方在1934年7月3日接受了由这辆新型车取代问题丛生的AMR33,其生产仍然沿用AMR 33的生产线[4];第一批订单有92辆,其中12辆为战车排级用的指挥战车,装有使用7.7公厘机枪及ER1无线电的AVIS-1炮塔;剩下80辆采用装有13.2公厘机枪的AVIS-1炮塔,原本法军计画在其中的33辆装设RE1无线电,但该方案在1937年因预算放弃。除了前述92辆,法军后来追加了8辆无线电指挥战车,这8辆后来称为AMR 35 ADF 1,第一批的订单共100辆。
虽然订单下来了,然而法军对于沿用多少的既有产品仍有意见,而AMR 33的悬吊系统已经被嫌弃结构太弱、可靠度不佳,无法承受越野折磨。因此雷诺设计了新的悬吊系统,该设计也在雷诺R35战车上使用。雷诺设计了3种新型悬吊在编号N° 79758的AMR33一号原型车上测试,设计为一种每侧5对陆轮,第一个陆轮是惰轮;后4个陆轮以成双配置在转向架上。不过这种被称为雷诺ZB的车辆并没有通过测试,同样状况的还有另一辆测试悬吊的AMR 35;这2辆车后来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买下,分别在1936、1940年出口到中华民国。而第三种悬吊系统在另一辆AMR33上测试完成,搭配新引擎与悬吊的新战车称为雷诺ZT
在1934年9月,第3辆全新打造的原型样式车出厂,虽然惰轮仍然是沿用AMR 33的料件,同时炮塔也是原型测试版本。该原型车在1934年8月进行了测试,[4]
性能
AMR 35重达6.5公吨,动力与原型车不同,改用一台出力82匹马力的雷诺447 22 CV汽油引擎,排气量5881cc,最大马力输出下引擎每分钟转速为2200转。虽然原厂宣传极速可达60公里,但是法国陆军手册中表示该车极速是每小时55公里,平均时速40公里,但即使如此还是法军中速度最快的战车。武装为一挺7.5mm拉贝尔机枪或一挺13.2mm哈奇开斯机枪或一门哈其开斯25mm防空炮。[2][5]
衍生型号
雷诺AMR 35
基本型号,一共生产了87辆。在AVIS-1炮塔上安装了一挺7.5mm拉贝尔机枪。[4]
AMR 35 ZT-1
在AVIS-1炮塔上安装了一挺13mm霍奇克斯M1929重机枪。一共生产了80辆。[4]
AMR 35 ZT-2驱逐战车
在APX-5炮塔上安装一门25mm机炮和一挺7.5mm拉贝尔同轴机枪的型号。一共只生产了10辆。[4]
AMR 35 ZT-3 SPG驱逐战车
安装了一门固定式的25mm机炮。由皮托制造厂(APX)制造了两辆。[4]
ZT-4
1936年10月9日,雷诺获得21辆ZT-4订单。该型号为殖民地用战车,为适应热带气候而强化散热效率,并取代老旧且不适合长距离巡逻的雷诺FT-17坦克。不过因为是殖民地用,因此在武装上一切以省钱为优先考量;最初订单只有3辆采购了标准的AVIS-1炮塔,剩下的全是拿库存的FT-17战车机枪炮塔来顶替,武装自然也是库存但仍大量在殖民地操作的旧武装-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面对这种特规版,雷诺用它独特的方式来回应——怠工拖延交车进度; 在1937年4月至7月9日时,只有编号N° 6693 - 6695这3辆车完工运抵法属印度支那。因此1937年法国政府更改合约,增购3组AVIS-1炮塔用于ZT-4上;1938年,雷诺将FT-17战车的37公厘炮版本炮塔移植到AMR35上测试,但没有得到法国军方采用。1938年秋季,因应殖民地需求再度增订31辆使用AVIS-1炮塔的ZT-4,如以一来总订购量已达到55辆。但这时候雷诺反而受到融资及劳资问题而爆发停工,而法国政府在下定后遇到预算问题,因此ZT-4量产根本没有动静。
直到1939年战云密布时,军费及支出问题才告解决,ZT-4恢复缓速生产。1940年2月生产3辆、3月生产9辆、4月15辆、5月13辆,有40辆装备单人炮塔的型号出厂。而后为因应德国人的入侵,可能有部分车辆更换成25公厘机炮。改造工程则是在前线野战工厂紧急实施,在5月份至少有7辆车完成应急改造工程。
他国的使用
1930年代中期,中华民国从法国购买了一批AMR33/35,买主不明,可能是滇军。这批坦克最后编入中央军装甲部队,并参加了缅甸战役。[6]根据中华民国陆军装甲兵三十年画史中的照片,是一种AMR33/35中一种特异的机炮型。[7]
从法军手中虏获而来,编号为Pz. VM 601(f)。但是因为作战价值不高,所以用于维护占领区的治安。一部分AMR 33/35在拆除炮塔后,安装了一门80mm臼炮。[1][5]
脚注/来源
- ^ 1.0 1.1 Bob Carruthers. Panzers at War 1939-1942. Coda Books Ltd. : 90 [2014-03-22]. ISBN 978-1-908538-24-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 ^ 2.0 2.1 David Miller. The Illustrated Directory of Tanks of the World. Zenith Imprint. 2000: 64-65 [2014-03-22]. ISBN 978-0-7603-08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 ^ French light recon tank AMR-35. [201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2).
- ^ 4.0 4.1 4.2 4.3 4.4 4.5 Renault AMR 35. [201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2).
- ^ 5.0 5.1 David Miller. The Great Book of Tank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Tanks from World War I to the Present Day. Zenith Imprint. 1 October 2002: 105– [2014-03-22]. ISBN 978-0-7603-147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 ^ 國軍裝甲圖鑒. [2014-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 ^ 抗战时期国军机械化/装甲部队画史1929-1945,滕昕云,ISBN957-30497-6-7 121页 以照片上来看,似乎是一种AMR33次型的底盘,但很可能是配备AMR35的25mm机炮,非常特殊,找不到相近的型号与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