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多播

最新留言:InternetArchiveBot在6年前发布在话题外部链接已修改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初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电脑和信息技术专题 (获评初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电脑和信息技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资讯科技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译名

请问@Liaon98,什么叫“也许是香港之类的用词”?下论断时你有做过任何调查吗?我可以告诉你,不是,这纯粹是不同译法的区别。其实在大陆,multicast也有着多播、组播等多种译法,而且以“多播”较为常见,所以大陆也不应该转换为“组播”。

字词转换不是正名工具,如果想做正名,请直接移动条目。完全不作调查,使用字词转换让自己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把根本不是地区词的词汇强行划分为各地的地区词,这不是字词转换的正确使用方式。

另外,multicast的港台译名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觉得你需要好好斟酌一下,而不是照抄国家研究院。这个词在微软术语表中的繁体译法叫“多点传送”,港台都一样。—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2:48 (UTC)回复

正因为我不是一次住多个地方的居民,无法确切知道各地的译名(香港只是举例),果断将条目内文全部都直接换掉才是奇怪的做法,可能原文的写法是某地的译名,无法得知,所以才单纯的只加上tw:群播;直接全部换掉这岂不等于我是天才完全知道所有地方的译名,然后确切知道所有地方都没有多播这个名称,才把它换掉?这不合哩,所以自然就是只把我所在的台湾部分用转换换掉,这并不是所谓的正名,而只是单纯的加上自己地区的译名,因为我不可能完全知道所有地区的译名。--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29日 (三) 13:00 (UTC)回复
一个人当然不可能全知全能,但基本的常识和检索技能还是要有的。这里我们不谈复杂交融的生活用语,只谈科技术语,这部分台湾和大陆各自都有官方的名词审定机构,术语一搜便知。香港虽然没有这类机构,但信息技术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基本都依从台湾(除了少数如“软件”、“网络”这类生活化气息较浓的词汇)。另外,微软有提供它的本地化译名检索表,也可供参考,而且这个表是分香港和台湾的。
如果你做不到这样的检索,那么我建议你慎重处理条目字词转换。如果你还是执意要做,那么请至少在别人提出异议时,不要一意孤行。
最后,这个条目的问题在于,台湾官方其实推荐的也是“多播”(或者算上微软推荐的“多点传送”)。如果你不愿意了解其他地区的用法,至少全盘调查一下自己地区。—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3:11 (UTC)回复

补充一下,我又被你误导了,中华民国国家研究院的译法是多播,大陆名词委的译法也是多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检索,请问转换的理据何在?—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2:54 (UTC)回复

在国家研究院用multicast, multicasting, 群播, 多播去搜寻,虽然有些混著用,但会发现多播的使用场合比较偏电子、通讯等底层,而资讯类的翻群播比较多,而这个条目的主题全都是网路向(资讯),所以用较多的那个。繁简转换应该是以“较”多数用法而不是一定要完全都这个用法才能这样转;因为现在资讯发达,要一个词完全不在某地出现根本不可能,为了少数派而保留,这是牺牲多数的做法。此前在公用转换组的情况也常常这样,一些申请往往因为找到一些少数例子而过不了(最常见就是找个连结说“你看也有人这样用啊”,然后就申请失败)。--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29日 (三) 13:19 (UTC)回复
我们现在说的是科技术语,不是生活用语;而且说的是主条目转换,不是转换组或全域转换;它们的转换原则都是不一样的。
我也同意没必要生搬硬套标准,应以常用优先。我只是觉得,既然各地用法都有交集,还有官方背书,能不转换就不转换吧,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愿,你可以不听。不过,如果你觉得就是群播用得多,那就移走条目吧,不要用转换(顶多加上大陆和台湾的转换)。因为这是个繁体条目,而群播和多播的差异不属于港台差异。—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3:29 (UTC)回复
这个条目是简体条目吧?(多这个字没分繁简)除了最开头的括号里面的字,那段字可能是来自台湾的使用者发现用词不对而补上的。--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29日 (三) 13:35 (UTC)回复
简体条目你把“多播”留给hk不是更奇怪吗?—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3:37 (UTC)回复

我确实也弄错了,看到你把条目名称留给hk,就以为这是个由繁体先到先得的条目。我重新总结一下吧,这个问题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你没有做任何调查,就自己给cn和hk分配了两个地区词,这个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cn的名称可以简单调查得出。其次,hk的名称如果你觉得难以调查,也可以直接留空,留待香港人填补,而不是根据一个“也许”想当然地填进去。尤其是,把一个明显由大陆简体书写的IT条目用词填进hk,这是违背常识的。

第二部分是,你认为台湾地区词应该是“群播”,这一点我相信你至少是有足够发言权的。只是我觉得,既然官方也认可“多播”一词,是不是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转换。这和你说的“少数派”是两回事,因为这是你们政府官方背书的。台湾研究院为什么为multicast和multicasting选用了两个词,原因我不清楚,但是multicast原本就不仅限于互联网,这个条目目前只写了这些,只能说明写得不够全面。—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4:09 (UTC)回复

转换语法

(!)意见,对zh-hans的更改会应用到大陆和马新地区,并非单纯修改台湾名称。如果没有把握请用单向转换,如果有把握请直接用zh-cn/zh-tw。一般不应使用hans和hant。--风中的刀剑2016年6月29日 (三) 13:15 (UTC)回复

是的,这属于老生常谈了,zh-hans/hant只用于简繁转换,地区词转换请使用对应的地区标签。另外,加入转换时hans下使用的却是繁体字,这也是不正确的。—Chiefwei - ) 今天, 21:18 (UTC+8)
这是因为之前有段时间单纯写zh:或是zh-tw, zh-cn之类的,转换到香港或马新时,它会写“转换失败”(因为转换表没有写到hk),虽然这个问题后来解决了,现在没写马新的会自动拿cn的,但不晓得哪时它又会坏掉,既然马新没写也是预设拿cn,那直接写hans不也是让马新、大陆都一起拿,且上述坏掉问题出现时还不会出问题。--Liaon98 我是废物 2016年6月29日 (三) 13:19 (UTC)回复
所谓转换失败,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单向转换,如果单向不含某地地区词,就会报错(例如tw->cn单向,只适用于cn,而tw下没有这一规则,tw自然报错,但注意此时sg不会fallback到cn上,所以sg也会报错);二是简体或繁体内部地区词转换(例如只定义了zh-tw:XX; zh-hk:XX;,此时cn、sg无处fallback,所以统统报错)。除此之外,系统不会报错,而且就算报错也不影响实际显示。cn/sg和tw/hk/mo间自动fallback,这是一早就定义好的,没有坏过。—Chiefwei - 2016年6月29日 (三) 13:35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多播中的1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2日 (六) 13:46 (UTC)回复

返回到“多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