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向柏霖/2005-2006年

最新留言:17年前由Chanueting在话题Image:DalaiLamaWriting 001.png内发布


请您帮助看看汉字条目可有什么错误?您是学语言的,希望能够给出指教--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24 2005年1月10日 (UTC)

from Wdshu

柏霖兄, 麻烦你一件事. 我在补充了台湾话的一些资料以后, 发现到中文维基对一些语言的分类, 似乎和国际学界的认知不太一样, 尤其是和汉藏语系相关的一些语言. 所以我随手找了一些资料, 大胆写成台-卡岱语系这一个条目. 我的学术训练和语言学完全没有关系, 虽然我一直把自己看做是"族群政治"的学生. 能不能请你看看这个条目, 看看有什么错误的地方. 谢啦. --wdshu|阿呆 21:52 2005年1月18日 (UTC)

新年logo投票

  • 新年logo投票 我做了两个维基的新年logo喔! 欢迎您来投票! 谢谢! --阿福 08:30 2005年2月7日 (UTC)

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民族语言

柏霖兄, 麻烦你一件事. 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国南北朝时古代北方民族语言,例如鲜卑语等,的近年研究成果。你可有听闻一些?谢谢。zzz....很困 (叫醒我) 10:38 2005年3月31日 (UTC)

关于鲜卑族的语言,各个专家吃持不同的观点,一些(以伯希和为代表)认为属于突厥语族,而其他(以匈牙利学者LIGETI为代表)则认为这个语言属于蒙古语族,但是由于资料短缺,很难确定。北魏朝的皇家族拓拔氏这个名字来自突厥语(tabGac),但这不足以证明老百姓讲的是突厥语(西夏王朝的皇家的祖先也姓拓拔氏,如夏绥银节度使拓拔思恭等等,但是我们知道西夏文属于汉藏语系)。向柏霖 13:11 2005年3月31日 (UTC)

谢过柏霖兄。我看过的一些研究文章,都是说资料短缺的多。zzz....很困 (叫醒我) 19:26 2005年3月31日 (UTC)
我有想拓拔氏是不是鲜卑都很有问题。拓拔氏讲和写的是否(讲和写不一定是同一语言文字)突厥语或蒙古语都很有问题。西夏文看来只是写的,讲的又是不是"西夏语"?至于拓拔氏讲的可能是鲜卑语(从属问题姑且不论) ,写的可能是汉字。zzz....很困 (叫醒我) 20:05 2005年3月31日 (UTC)

从人名、地名和官衔来看,“鲜卑语”的一些词接近蒙古语,其他词接近突厥语。在那个时代,这个地区的唯一文字系统就是汉字,所以他们当然没有其他选择。至于“西夏语”,现在已经可以构拟这个语言的读音,而且可以确定它属于汉藏语系的羌语支(在我的网站上可以下载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法文和中文)

PS:“鲜卑”这个名称在上古汉语中读作*ser pi,和塞尔维亚族Срби的自称相似;当然,斯拉夫族和鲜卑族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怀疑这个名称可能是某种突厥或者伊朗的民族从中国带到欧洲的。向柏霖 08:45 2005年4月1日 (UTC)

请教一下,西伯利亚一名起源自西比尔汗国,我看到曾有人说这个“西比尔”其实就是“鲜卑”的讹音,不知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另外,据说现在中国的锡伯族就是鲜卑后裔,但我知道他们的语言接近于满语,属满-通古斯语族,同蒙古和突厥语言都不一样,如果锡伯就是鲜卑,不知从语言学角度考证,发生这种变化是否可能?金翅大鹏鸟 08:10 2005年5月12日 (UTC)

不知道怎么念

Hello,向先生,我写了奥黛莉·朵杜里面有这一句话的法文“出生在法国Puy-de-Dôme 省的Beaumont镇上”我不知道怎么念, 还有中文是什么? 可以帮我补充吗? 谢谢您!--阿福 13:14 2005年4月8日 (UTC)

Puy-de-Dôme ([pYi dö dom])应该是多姆山省,Beaumont ([bomO~]) 我建议翻译成“博蒙”。向柏霖 14:23 2005年4月8日 (UTC)

谢谢向先生!--阿福 06:29 2005年4月10日 (UTC)

iotation

向兄,我想问一下俄语用的iotation或者iotify,中文称作什么?--Hello World! 15:07 2005年4月29日 (UTC)

--方洪渐 08:36 2005年5月5日 (UTC)

图像版权

您以前上传的Image:Bretagne France.jpg缺少来源和版权信息,请根据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说明版权状况,否则图像可能会被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49 2005年5月19日 (UTC)

您以前上传的Image:Carte3.PNG缺少来源和版权信息,请根据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说明版权状况,否则图像可能会被删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06 2005年5月19日 (UTC)

藏文输入法

请问,你用什么输入法输入藏文? --农夫 03:10 2005年5月30日 (UTC) 你可以从这个网站下载藏文字体和输入法。 向柏霖 06:04 2005年5月30日 (UTC) 谢谢。

对于藏文的编码,有人说,藏文没有统一的编码,unicode只有200个左右的藏文码,而常用的藏文有600个左右。 但实际上,很多藏文网站都用utf-8编码,TibetMachineUni作为字体。 这套方案足够吗?

你有没有尝试过同元输入法 http://xz6.2000y.net/mb/1/ReadNews.asp?NewsID=214573 这套输入法,用的是gbk编码,覆盖了其中的部分中文字,而代之以藏文字,这个毫无疑问不符合任何标准,但在中国大陆却异常风行。

因为我对藏文,只懂几个字母,对这两种方案,无法判断优劣,能否请你有空把你这方面的经验告诉一点给我?

谢谢! --农夫 09:08 2005年5月30日 (UTC)

为了在维基上显示藏文,必须使用UNICODE的字体,你所说在中国很流行的那种字体恐怕不符合UNICODE的标准,会导致乱码。对于写藏文而言,UNICODE 没有多大问题,可能缺乏的只是一些梵文的怪字或者一些不常用的标点。

我现在使用的藏文字体并不完美,有些复辅音(例如rgy-,sgr-等等)显示得不美观,但我相信再过一两年他们有办法设计更好的UNICODE字体。无论如何,对维基百科来说,UNICODE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向柏霖 08:14 2005年6月1日 (UTC)

Unicode定义的藏文码段是否足够?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0F00.pdf 是否TibetMachineUni字体更加完善后,藏文使用就比较完美了? 我问过一位搞同元软件开发的成员,他说现在藏文没有统一的编码,而认可同元的方案。这种观点,我不知道是出于其经济利益,还是实际情况。 你用什么输入法呢?是否是TibetMachine+Keyman+keyboard? 谢谢 --农夫 10:57 2005年6月1日 (UTC)

继续讨论

请到此处继续讨论待翻译非中文的处理办法。谢谢。---肚脐 | 。| 18:56 2005年6月6日 (UTC)

关于冒顿单于的发音

您好!您是法国人吗?很高兴能和你在维基打交道。关于冒顿单于,按我手上的资料,拼音应该是(mo4duo2)才对,不知道您的资料怎么是(mo4du2),能否赐教。谢谢。--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09:14 2005年6月13日 (UTC)

“冒顿”中的“顿”字的中古汉语读音是端母没韵(同“突”、“卒”、“骨”等字押韵)。位于非唇音声母之后时,没韵演变为普通话的-u韵(但是,在唇音之后没韵变成-o韵,例如:勃bo2、没mo4)。duo2这个读音显然是错误的,普通话-uo在舌尖音后来自中古的末韵(掇、夺、脱等)、铎韵(度、托等)或者歌韵(拖、多等),但不可能来自没韵。

mo4du2也是《现代汉语词典》所收的读音。 向柏霖 10:04 2005年6月13日 (UTC)

谢谢赐教,了解了,我去把注音也改了。另,我很好奇,您是来自法国?中文这么好?!太不可思议了。。。。。--冰封沙漠 要发飚请找我:-) 11:18 2005年6月13日 (UTC) 中文是重要的国际语言,有西方人学习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可惜目前参加中文维基百科的西方人为数不多向柏霖 06:02 2005年6月14日 (UTC)

瞎扯

谢谢你的赞赏。我也是学民族语言,以前主要研究壮语和壮文,现在也涉猎藏缅语系,但我学得很差,我看过你在民族语文上的文章,因此很肯定自己的学识远不如你。以后有甚么有趣的资讯多交流啊。Chungpui 11:31 2005年6月15日 (UTC)

飞机的发明人

我知道您是法国人,但是还是不应该把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带到条目中。你说飞机是法国人发明的,巴西人说是他们发明的:[1],还有中国人说是中国人发明的呢。现在的问题是各方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应该把各方观点都公平的陈述出来,而不是用自己个人的观点取代别人的观点。就我个人来看,离地20厘米恐怕不能算是真正的飞机,最多只能算是一种“滑翔机”或者“地效应飞行器”,而莱特兄弟的飞机则是真正能飞的飞机,因为现在有完全按照当时复制的复制品是能飞的。此外,很欢迎您参与中文维基建设,谢谢^.^--3dball 11:34 2005年8月1日 (UTC)

请教几个语言方面的问题

昨日看到向兄新建条目孟加拉语,其中有一句是“孟加拉语、阿萨姆语和曼尼普尔语都使用孟加拉文。”我不是特别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它是不是指这三种语言共用一种基本的文字符号?就类似于“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都使用拉丁字母”一样?还是说像“普通话、粤语、闽南语虽有很大的语法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可以同用汉字来表示”这种类型?我现在正在建立wikipedia:巴别(babel),所以请向兄指点一下,ISO 639代码为bn的语言是孟加拉语还是孟加拉文?此外,在Template:List_of_language_names_ordered_by_code中尚有几种语言不知道翻译成中文叫什么,如果向兄知道还烦请告知。它们的代码分别是:bdf、roa-rup、smg、vk。

久仰向兄在语言方面的造诣,中文维基百科有向兄,实乃大幸。--瀑布汗 瀑布屋 01:58 2005年8月2日 (UTC)

bn这个代码代表的应该是孟加拉语,不是孟加拉文。表格中的smg(Žemaitiu)是已经消亡的波罗的海语言之一,中文标准译音目前不知道。roa-rup是罗马尼亚语的一种方言,翻译成“阿罗马尼亚语”应该没问题。还有,不丹语的藏文写错了,我修改了一下。

向柏霖 01:47 2005年8月3日 (UTC)

看到了向兄的修改,多谢!--瀑布汗 瀑布屋 01:50 2005年8月3日 (UTC)

une petit aide?

我早在eastling上久仰柏霖兄的大名了,来wiki以后发现您也是这里的专家。有件事想请您帮忙(和wiki无关):我做过一套《广韵》的拼音(不是拟音),如果您有空的话烦劳您帮忙审查一下(我在bbs水木社区站的blog):[2]

还有《千字文》的示例: [3]

因为最近准备要做中古汉语输入法了,恐怕拼音里不合适的地方误人子弟。

如果有兴趣的话,回复在我的对话页就可以。merci beaucoup! (je suis désolé, je ne parle pas breton, et je ne parle qu'un peu français.)--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0:33 2005年8月9日 (UTC)


你知道白一平也作了一种《广韵》系统的拼音转写:[4] 跟你的系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其实我也觉得用一种〈广韵〉拼音比用反切方便多了,而且对记住中古汉语的读音有好处。我原来是用白一平的拼音转写系统学〈广韵〉的后来才开始学声类和韵类的传统名称。

我想建议一下,就用-d代表泰夬祭废的韵尾,用-r-代表二等的介音,好象把上古音的构拟拉到中古音去了,恐怕会误导别人,你可以考虑一下用其它字符来代表这些音位。当然,制作一种拼音转写,只能用基本拉丁文键盘上的字符,有一定的局限。

向柏霖 07:24 2005年8月10日 (UTC)

多谢!我还从没听说过有语言学家做过中古拼音(和我这样业馀的见过一两个)。不过在您给的白一平的网页里我没有看见这个方案,很希望能见识一下。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19:04 2005年8月11日 (UTC)

藏文字母的问题

现在的条目是从世界语翻译来的,和我从前看过的很不一样(我看过的和英语、德语版本的一致)。 包括转写有较大区别,而且还带有浊送气复合字母,这个我从来没见过。 请鉴别一下? -- polyhedron(古韵) 留言 21:13 2005年8月9日 (UTC)

这个表上的拉丁文转写的确不符合国际通用的藏文转写规则。浊送气字母只出现在梵文借词中,非常罕见。 向柏霖 07:42 2005年8月10日 (UTC)

Félicitation pour ton français, continue bien à l'étudier !

请教向先生

请教向先生: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宗教哲学家Blaise Pascal如何将他的名字翻译成汉语? --李学忠& 林秀英 |一寸铁工作室 07:35 2005年8月21日 (UTC)

您可以就开设汉语方言维基谈谈看法吗?

您是专业人士,又是局外人,可以到wikipedia:聊天谈谈吗?--Alexcn 03:30 2005年9月9日 (UTC)

向可不是局外人啦,是我们中文wiki的铁杆参与者,呵呵,不过要把那个讨论放在民族的方面,还可以啦,但是,这样的话,那个讨论就不能代表中文社区的意见了:)--边缘o^-^o留言 03:48 2005年9月14日 (UTC)

问一下

你会去参加今年十月在厦门的国际汉藏语系会议吗?Chungpui 08:09 2005年9月26日 (UTC) 可惜我今年工作繁忙,不能去。你去参加吗?向柏霖 08:12 2005年9月26日 (UTC) 是的,我会去。我现在在学西夏,因此对你的文章颇感兴趣。Chungpui 11:44 2005年9月26日 (UTC)

请指教

今日凌晨就手头的资料修改了原本存在的婆罗门教条目,但是还存在巨大的问题,比如在神名的转写上可能有很大的问题——限于输入法的专业性不够,如果您得闲请指正其中的错讹并希望您能够丰富这个词条。

écrivains francais

Salut! J'ai écrit des articles concernant des écrivain francais, pourriez-vous aider à les modifier? 拉罗什富科, 儒贝尔, 塞维涅夫人, 拉斐特夫人, 维永... :P --邓启昌 09:26 2005年10月30日 (UTC)

(我练一下法语,请多多包涵) =)

Salut! J'ai créé une page ici, c'est une liste des divisions administratives de la Région Autonome du Tibet. Mais la langue tibétaine, je ne la connais pas du tout, je ne sais que transformer Wylie dans des lettres tibétaines. Les épellations Wylie, je les ai prises de deux sources: du THDL, où on a un index très détaillé des toponymes tibétains en Wylie.. mais il y a sans doute des érreurs ... et aussi, du wikipédia en japonais, mais je pense que l'on a plus d'érreurs là qu'au THDL. J'ai remarqué qu'il y a aussi des toponymes tibétains ici au wikipédia en chinois... mais le système de translitération, je ne le connais pas (il y a un "v", qui n'existe pas dans la Wylie), et alors je n'ai pas pu y référer.

Donc... je ne sais pas comment vérifier les épellations tibétaines que j'ai ajoutées. Chaque fois qu'il y a eu une différence entre ces deux sources, la seule façon de les vérifier, c'était de les chercher toutes les deux à Google et de supposer que la plus fréquente soit correcte... mais vous pouvez imaginer que c'est pas la meilleure façon....

Et donc, est-ce que vous pourriez vérifier ces épellations ? Merci beaucoup ! -- ran留言) 08:16 2005年11月8日 (UTC) Bonjour,

Le Wylie et l'orthographe tibétain sont correctes, merci d'avoir fait ce travail, ça m'évitera d'avoir à tout taper, mais il faut le continuer pour les autres régions tibétaines de la Chine. 向柏霖 14:42 2005年11月18日 (UTC)

Merci beaucoup de votre aide... je viens de finir les divisions de Qinghai: 青海省行政区划. -- ran留言) 06:18 2005年11月20日 (UTC)

Une question sur la reconstruction de la prononciation de chinois medieval / archaique

Allo! J'ai lu l'article " chinois archaique " de Wikipedia en francais. La "table des correspondances entre chinois médiéval et chinois archaïque" est tres interessante. Je voudrais savoir si on employe l'alphabet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 dans cette table-la. (Je devine que non. :P ) Par example, l'"y" de "-ij/-yj" est le meme son que ce-lui d'"u" en francais? Peut-etre que cette question n'a pas de sens, lorsqu'on ne sait pas la prononcuation exacte de chinois archaique, et ce qu'on a n'est qu'une reconstruction, comme h1, h2 et h3 dans le proto-indo-europeen. Mais si c'est possible, ou est-ce qu'on peut trouver une table qui soit ecrite avec l'alphabet phonétique international? A propos, a votre avis, c'est plus pratique avoir connaissance d'allemand ou de japonais pour etudier les langues sino-tibetaines? Merci! Qrfqr 12:47 2005年11月18日 (UTC)


Bonjour,


Non, j'utilise une forme modifiée de la transcription de William Baxter pour le Chinois médiéval, qui n'est qu'une représentation orthographique des distinctions phonologiques contenues dans le Qieyun. Le problème, c'est que personne ne s'entend vraiment sur la reconstruction exacte du chinois médiéval, et que de toute manière on peut difficilement reconstruire "un" chinois médiéval et ceci pour plusieurs raisons. Tout d'abord, la langue du Qieyun est une langue composite (c'est explicitement indiqué dans l'introduction de ce dictionnaire) et de plus les donnée dont nous disposons sur les dialectes du chinois médiéval représentent des forme d'époque et de lieux différents (sino-japonais, sino-vietnamien, transcription du chinois du NO en alphabet tibétain etc.). Nous connaissons bien la structure du système phonologique, on peut proposer des reconstructions assez fiables pour les consonnes initiales, mais pour les voyelles, comme toujours, le problème est bien plus complexe.

Pour le chinois archaïque, nous n'avons qu'une reconstruction, dont certains aspect sont probablement assez proche de la réalité, mais il ne s'agira jamais d'une langue attestée au même titre que le latin ou le grec ancien.

Il est vrai que de nombreux travaux sur les langues ST sont rédigés en allemand ou en japonais, mais il me semble que la priorité si vous vous intéressez à ces domaines est d'apprendre le tibétain classique.


Guillaume 向柏霖 14:51 2005年11月18日 (UTC)

Ou est-ce que tu l'as appris? Ou ou est-ce qu'on peut l'apprendre? Qrfqr 15:39 2005年11月18日 (UTC) c'est difficile de trouver quelqu'un ici. je suis un nouveau étudiant chinois,c'est tres interessant de parler avec le sinologue ici présente;

Hello

柏霖兄,我开始在做一些法国行政区的资料整理。我是空手写的,所以只是把条目给建出来,我看到你之前有说希望大家把法国给弄得完善些,我只能起个头,在此跟你打声招呼。维基百科的速度太慢,明天再继续努力。--Theodoranian|虎儿 =^-^= 15:35 2005年11月18日 (UTC)

藏文请教

File:DalaiLamaWriting 001.png

想问问:这幅图所写的,是不是就是藏文的“无头字”?又,可以告知他在写甚么吗?麻烦你... --石添小草 14:21 2005年12月11日 (UTC)

关于中古汉语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是不是转移至上古音系中古音系近代音系比较合适?这三个条目都是讨论音韵。另外“中古汉语”的时间范围,各学科处理方法不一致吧,音韵学包括隋唐,其它学科可不一定,直接命名为“中古汉语”容易让人忽视这一点。--rich4 | talk 10:43 2006年1月6日 (UTC)

请教发音的翻译问题

请问en:Implosive consonant是否翻译为内爆音? en:Approximant consonant应该称呼为接近音还是通音呢? 谢谢您。 --小为 18:28 2006年1月11日 (UTC)

中文维基年会地点选择通知

您好,中文维基正在筹办首届年会,诚挚地邀请您一同参与年会的筹备工作。

目前已投票决定年会日期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举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开始进行年会地点的选择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点的选择规则(采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优点、弱点、机会、威胁),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6:59 2006年2月19日 (UTC)

帮忙将自然科学史移至科学史

百家姓之四 05:51 2006年3月25日 (UTC)

Bonjour

Bonjour Monsieur

我是无意间看到你的页面的。真的很巧,我在法国留学,男朋友也是breton。我是找关于Bretagne的历史找到这里的。很希望和你认识:)


== 我很常一段时间没有来过这里了,不好意思没有回复大家的留言……向柏霖 10:15 2006年7月6日 (UTC)

好久不见

向伯霖你好,好久不见,很高兴看到你回来。--Wing 10:32 2006年7月6日 (UTC)

欢迎回来。--Mountain 10:44 2006年7月6日 (UTC)

好久不见,欢迎回来。ktsquare 05:15 2006年7月7日 (UTC)

好久不见,欢迎回来,感谢你在维基百科中文版的贡献。--用心阁(对话页) 07:55 2006年7月12日 (UTC)

成都市

您好!“羌语中,成都的名称是:ʐɯ tuʁu,这个名称显然不是来自于汉语,其来源不明。”一句加在成都条目中显得突兀了,过于琐碎,可能加在羌语条目中更适合一点。--本本一世 08:30 2006年7月25日 (UTC) 你觉得琐碎,我不同意,一个汉族地区的地名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名称居然和汉语无关,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例如在藏语中没有类似的现象,汉地的地名都是汉语的译音。成都的羌语名称为什么这么奇怪,我不得而知,也不敢说是因为过去羌族的分布地区包括成都一带的土地,但有觉得值得一提。在西方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中,当一个地名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特殊的名称,必须把尽可能所有的语言都列进去,以符合中立观点。因此,请你回退你的更改。 向柏霖 08:59 2006年7月25日 (UTC)

成都平原的早期文明如三星堆,的确是由羌人建立的,现在的成都人或多或少也有羌人的血统,我试试把这段加入历史一栏中。听我的一个羌族朋友说,羌语一直没有形成文字,而且现在会说羌语的人很少,他全家就他爷爷那辈的人会说,不知道羌语是不是已经濒临灭绝了?--本本一世 01:03 2006年7月26日 (UTC)

二次动员令正在筹备中﹐欢迎参与讨论

欢迎到二次动员令互助客栈/其他参与讨论,另外请对动员令发表意见。--小为 12:28 2006年8月16日 (UTC)

二次动员令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编辑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动员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参加编辑条目,也请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成败关键之一,“首次动员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为没有在传播。

现在中文维基有9万注册用户,只要有4000人参加动员令,10月1日就会增加2万条目,意味著中文维基将迅速超越俄文维基,进而突破10万条目大关,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万大关,因为增加的是有质量的条目,非滥竽充数者。请大家尽力帮忙完成这壮举。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尽量贡献新条目,若有问题就改正,参加这次动员令活动,或者可以让新人们更快的掌握如何编辑条目。--真实事求是 12:29 2006年8月16日 (UTC)

Wikipedia:投票/有关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否延续正在进行。欢迎您积极投票并提出宝贵意见。--左图右史 04:30 2006年10月23日 (UTC)

西夏文字体的问题

您好,我最近从网路上下在了两套西夏文的字体,都是将汉字转成西夏文字,但是两套字体对于同一个汉字好像会翻出不同的西夏字,想请问哪一套字体比较正确。两套字体分别是XXXtan.ttf这个网站的M202、M203,谢谢。--YTY 05:48 2006年12月16日 (UTC)

文件删除请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Ader Avion eole.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体原因及讨论请参阅该页面。图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如是者请尽快补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时借此机会提醒您,维基百科极为注重著作权,请参考相关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准则等指导页面。谢谢!--Jusjih 17:32 2007年4月1日 (UTC)

Image:DalaiLamaWriting 001.png

由于本图片不是杂志封面,如果这图片仍然有用,请使用其他模板,反之,可提出删除请求 Chanueting 2007年4月30日 (一) 11:28 (UTC)回复

管理员的离任

hi, 向柏霖。

发现您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维基百科了。最近很忙吗?还是对这个计划失去了兴趣?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我们现在有一个管理员离任的政策,由于您已经超过6个月以上没有编辑百科全书的条目,您被纳入了“处于不活动状态的管理员名册”。在收到此信的一个月内,如您想保留管理员资格,请开始编辑条目,如这个月内依然没有任何编辑纪录,您将被其他管理员取消管理员的权限。

希望你还能够为维基百科做贡献。我觉得你在维基百科上的发言经常能够推动维基百科又向前进一步,真的希望看到您重返自由的百科全书家园!—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Jnlin对话贡献)于 2007年5月10日 (四) 19:15(UTC)加入。

返回“向柏霖/2005-2006年”的用户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