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中戰車

一式中戰車Chi-He(チヘ)為日本以九七式中戰車改良在太平洋戰爭後期量產的中型戰車

一式中戰車Chi-He
類型中型戰車
原產地 日本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43 - 1945
使用方 日本
生產歷史
研發者三菱重工
研發日期1940-1943/6
生產商三菱重工
相模兵工廠
生產日期1943-1944
製造數量170
基本規格
重量17.2公噸
長度5.7公尺
槍管長度2.3公尺
寬度2.3公尺
高度2.4公尺
操作人數4-5人

炮彈47公厘

裝甲8-50公厘
主武器一式49倍徑47公厘戰車炮1門
備彈121發
副武器九七式車載重機槍2挺
備彈4220發
發動機純制型100式日語統制型一〇〇式発動機
空冷式V型12汽缸四行程柴油引擎
排氣量21,700cc
240馬力(2000轉/分時)
功率/重量14馬力/噸
燃料容量330公升
作戰範圍210km
速度44km/h

簡介

九七式中戰車量產後,日本帝國陸軍由於戰爭不斷擴大因此著重於現有裝備生產,新裝備的開發陷入半停滯狀態,直到1941年,日本陸軍發覺手上的戰車與國外裝備相比不但落後,而且脆弱,因此才進行新戰車的開發。[1]

由於經費吃緊加上轉換生產線所需時間考量,新戰車採用當時已量產的九七式設計進行製造工藝的修改與火力的強化,原本預定1941年即可完成,不過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戰爭資源大幅挪用到現有兵器生產[2],加上為了配合新主炮的開發,因此1940年開始開發的新戰車三菱重工直到1941年6月才完成全尺寸木製模型審查,1942年8月完成原型車,所有測試完成開始準備量產已是1943年6月,正式量產更是直到1944年春季才開始,因此編號與實際量產有著有3年的延遲。

一式中戰車雖然採用九七式的設計,不過在外裝上有大幅度的改變,包括:

  1. 採用焊接製程,減少資源消耗
  2. 換裝統制型柴油引擎簡化後勤,提高出力,車身因此延長20公分
  3. 車頭大燈增為2具
  4. 裝甲增厚至50公釐
  5. 47公厘戰車炮彈藥增至121發

雖然在裝甲與動力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火力只採用與九七改相同的手搖式47公厘戰車炮炮塔,火力上頂多與盟軍輕戰車抗衡;在開發時原型車時雖曾安裝57公厘戰車炮進行測試,但最後為了統一後勤因此取消,由於火力直接沿用九七改,因此陸軍高層對於是否量產始終有疑問,直到前線對於九七改戰力不足的消息傳來後才決定量產,但由於戰爭資源優先分配給海軍與航空部隊的緣故,因此一式中戰車僅在1943年預量產生產了15輛,1944年製造了155輛,隨後生產線改製造三式中戰車,實際量產時間不滿一年,在這段時間合計生產了170輛。

雖然在1944年已生產出少量戰車可供配發,但是日本僅有8000噸以上的運輸船才有吊運13以上物資的起重機大發動艇的載運量最多只有16.5噸,九九式三舟重門載運量17噸,因此在二戰末期將一式中戰車運輸到海外戰線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由於無法運輸到海外,後期日本戰車幾乎都留在日本本土等待本土決戰,分配到一式中戰車的部隊主要將其編入中戰車中隊擔任裝甲部隊的中堅打擊火力,但因盟軍登陸日本的作戰取消,所有的一式中戰車均未遭遇實戰。 分配到一式中戰車的部隊:

第一戰車師:第一戰車聯隊
第四戰車師:第二八、二九、三十戰車聯隊
獨立戰車第四旅:第十九戰車聯隊

目前世上僅存有一個一式中戰車的炮塔,在美國羅普基裝甲博物館放在九七式戰車的車體上展出。[3]

參考資料

  1. ^ Foss, Great Book of Tanks
  2. ^ History of War.org website.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3. ^ 存档副本.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 『日本の戦車と裝甲車輌』(アルゴノート社『PANZER』2000年6月號臨時増刊 No.331)p119~p125
  • 高橋 昇「日本陸軍一式中戦車(チヘ)」
  • アルゴノート社『PANZER』2006年5月號 No.410 p75~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