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鳥龍屬

絲鳥龍屬名Serikornis)是中國遼寧省晚侏羅世髫髻山組一屬小型、有羽毛的近鳥龍科恐龍,模式種為孫氏絲鳥龍Serikornis sungei)。

絲鳥龍屬
化石時期:中侏羅世165–162 Ma
以上頜牙齒為特徵的正模標本的鼻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鳥盜龍類 Averaptora
演化支 鳥翼類 Avialae
科: 近鳥龍科 Anchiornithidae
屬: 絲鳥龍屬 Serikornis
Lefèvre et al., 2017
模式種
孫氏絲鳥龍
Serikornis sungei

Lefèvre et al., 2017

發現

絲鳥龍在2017年8月首次敘述,值得注意的是其正模標本中所代表的羽毛類型的多樣性。該標本是一副完整的、有關節的骨架,保存在一塊石板之上並具有廣泛的表皮結構(integumentary structures)。[1]標本的羽毛印痕包括沿頸部排列的纖細的小束羽毛、手臂上短而對稱的葉片狀羽毛及後肢上的絨毛和細長的正羽。雖然其解剖結構與鳥類以及衍生馳龍科(如小盜龍)具有相同特徵,但系統發育分析將其歸入鳥類起源附近的有羽毛恐龍類群中,因此它不太可能是飛行生物。[2][3]

其學名含義為「絲綢鳥類」,指化石中明顯的絨毛狀身體覆蓋物。[1]標本的暱稱「Silky」是指後肢上精緻的細絲與現代家雞品種竹絲雞(Silkie)驚人的相似性。[4]

敘述

 
埃米莉·威洛比英語Emily Willoughby繪製的生命復原圖英語Life restoration

絲鳥龍的骨骼形態暗示了一個沒有飛行適應力(flying adaptations)的陸地生態學(terrestrial ecology)。尾巴下部被細絲覆蓋,上部被尾羽覆蓋。對稱的、無羽節的飛羽附着在前肢上,後肢細長的羽毛延伸到腳趾,表明後肢的飛羽近化自之前居住在地面上,之後才選擇樹棲生活方式(也可能是滑翔)的手盜龍類。[1]

絲鳥龍的喙骨缺乏在近鳥龍身上所出現的診斷性裝飾,但其區別在於結節喙突(tuberculous coracoid)被拉長形成一個嵴(crest)。髂骨的髖臼後刃(postacetabular blade)比近鳥龍更堅固且更方,但比曙光鳥更不堅固且更不呈四邊形。坐骨沒有表現出符合近鳥龍的特殊背向直立形態(dorsocaudally straight morphology),並有一個狹窄的鈎狀突起。該屬的另一個特徵是其上頜前牙非常大,約為其它牙齒的兩倍長。由於骨骼被壓縮在一個平面上,Lefèvre和其同事使用了一種新的稱為光成像的微掃描技術來識別椎骨中的氣腔:頸椎有一個小型氣腔,這是許多其他虛骨龍類所共有的衍生特徵。[1]

分類

Lefèvre等人(2017年)的系統發育分析將絲鳥龍和其它來自中國的晚侏羅世近鳥類列為基礎近鳥類,位於真手盜龍類之外。[1]

廓羽盜龍類 Pennaraptora

竊蛋龍類 Oviraptorosauria

近鳥類 Paraves

擅攀鳥龍科 Scansoriopterygidae

曉廷龍 Xiaotingia

義縣龍 Yixianosaurus

足羽龍 Pedopenna

曙光鳥 Aurornis

絲鳥龍 Serikornis

始中國羽龍 Eosinopteryx

近鳥龍 Anchiornis

真手盜龍類 Eumaniraptora
恐爪龍類  Deinonychosauria

傷齒龍科 Troodontidae

馳龍科 Dromaeosauridae

鳥翼類 Avialae

始祖鳥 Archaeopteryx

脅空鳥龍 Rahonavis

巴拉烏爾龍 Balaur

熱河鳥科 Jeholornithidae

真鳥翼類 Euavialae

在Cau等人(2017年)對哈茲卡盜龍的敘述中,他們在研究中納入了大規模系統發育矩陣,將該屬放在了新描述的近鳥龍科中,[5]仍與始中國羽龍並列。[2]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Lefèvre, U.; et al. A new Jurassic theropod from China documents a transitional step in the macrostructure of feathers. The Science of Nature. 2017, 104 (74): 74. PMID 28831510. doi:10.1007/s00114-017-1496-y. 
  2. ^ 2.0 2.1 Cau, A.; Beyrand, V.; Voeten, D.; Fernandez, V.; Tafforeau, P.; Stein, K.; Barsbold, R.; Tsogtbaatar, K.; Currie, P.; Godefroit, P. Synchrotron scanning reveals amphibious ecomorphology in a new clade of bird-like dinosaurs. Nature. 2017, 552 (7685): 395–399. PMID 29211712. doi:10.1038/nature24679. 
  3. ^ Switek, Brian, Paleo Profile: The Silk Bird, Laelaps: A Scientific American blog, 2017-09-01 [2021-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2) 
  4. ^ Cau, Andrea, Serikornis, per gli amici: Silky!, Theropoda, 2017-08-22 [2021-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4) 
  5. ^ Foth, C.; Rauhut, O.W.M. Re-evaluation of the Haarlem Archaeopteryx and the radiation of maniraptoran theropod dinosaur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7, 17 (1): 236. PMC 5712154 . PMID 29197327. doi:10.1186/s12862-017-107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