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称号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共同評定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紀念意義,能較完整地反映一些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一起公布。
評選條件與標準
評選條件和評定標準依據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發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評選辦法》[1],主要內容:
- 歷史價值與風貌特色:建築遺產、文物古蹟和傳統文化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現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國革命歷史中有重大影響的成片歷史傳統建築群、紀念物、遺址等,基本風貌保持完好。
- 原狀保存程度:鎮內歷史傳統建築群、建築物及其建築細部乃至周邊環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遠,原建築群、建築物及其周邊環境雖曾倒塌破壞,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復;或原建築群及其周邊環境雖部分倒塌破壞,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築細部亦保存完好,依據保存實物的結構、構造和樣式可以整體修復原貌。
- 現狀具有一定規模:鎮的總現存歷史傳統建築的建築面積須在5000平方米以上。
- 已編制了科學合理的村鎮總體規劃;設置了有效的管理機構,配備了專業人員,有專門的保護資金。
列表
省名面括號里的數字表示數量。鎮名後的數字表示入選批次。
北京市(1)
天津市(1)
河北省(8)
山西省(15)
- 靈石縣靜升鎮(1)
- 臨縣磧口鎮(2)
- 襄汾縣汾城鎮(3)
- 平定縣娘子關鎮(3)
- 澤州縣大陽鎮(4)
- 天鎮縣新平堡鎮(5)
- 陽城縣潤城鎮(5)
- 澤州縣周村鎮(6)
- 長治市蔭城鎮(7)
- 陽城縣橫河鎮(7)
- 澤州縣高都鎮(7)
- 壽陽縣宗艾鎮(7)
- 曲沃縣曲村鎮(7)
- 翼城縣西閆鎮(7)
- 汾陽市杏花村鎮(7)
內蒙古自治區(5)
遼寧省(4)
吉林省(2)
黑龍江省(2)
上海市(11)
- 金山區楓涇鎮(2)
- 青浦區朱家角鎮(3)
- 浦東新區新場鎮(4)
- 嘉定區嘉定鎮(4)
- 嘉定區南翔鎮(5)
- 浦東新區高橋鎮(5)
- 青浦區練塘鎮(5)
- 金山區張堰鎮(5)
- 青浦區金澤鎮(6)
- 浦東新區川沙新鎮(6)
- 寶山區羅店鎮(7)
江蘇省(31)
- 崑山市周莊鎮(1)
- 蘇州市吳江區同里鎮(1)
-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1)
- 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2)
- 太倉市沙溪鎮(2)
- 姜堰市溱潼鎮(2)
- 泰興市黃橋鎮(2)
- 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3)
- 崑山市千燈鎮(3)
- 東台市安豐鎮(3)
- 崑山市錦溪鎮(4)
- 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4)
- 海門市余東鎮(4)
- 常熟市沙家浜鎮(4)
-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5)
- 無錫市錫山區蕩口鎮(5)
- 興化市沙溝鎮(5)
- 江陰市長涇鎮(5)
- 張家港市鳳凰鎮(5)
- 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6)
-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6)
- 東台市富安鎮(6)
- 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6)
- 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6)
- 宜興市周鐵鎮(6)
- 如東縣栟茶鎮(6)
- 常熟市古里鎮(6)
- 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7)
- 崑山市巴城鎮(7)
- 高郵市界首鎮(7)
- 高郵市臨澤鎮(7)
浙江省(27)
- 嘉善縣西塘鎮(1)
- 桐鄉市烏鎮(1)
- 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2)
- 紹興市柯橋區安昌鎮(2)
- 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2)
- 象山縣石浦鎮(2)
- 紹興市越城區東浦鎮(3)
- 寧海縣前童鎮(3)
- 義烏市佛堂鎮(3)
- 江山市廿八都鎮(3)
- 仙居縣皤灘鎮(4)
- 永嘉縣岩頭鎮(4)
- 杭州市富陽區龍門鎮(4)
- 德清縣新市鎮(4)
- 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鎮(5)
- 海寧市鹽官鎮(5)
- 嵊州市崇仁鎮(6)
- 永康市芝英鎮(6)
- 松陽縣西屏鎮(6)
- 岱山縣東沙鎮(6)
- 慈谿市觀海衛鎮(7)
- 平陽縣順溪鎮(7)
- 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7)
- 湖州市南潯區菱湖鎮(7)
- 諸暨市楓橋鎮(7)
- 臨海市桃渚鎮(7)
- 龍泉市住龍鎮(7)
安徽省(11)
- 肥西縣三河鎮(3)
- 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3)
- 歙縣許村鎮(4)
- 休寧縣萬安鎮(4)
-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4)
- 涇縣桃花潭鎮(6)
-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6)
- 銅陵市郊區大通鎮(6)
- 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7)
- 東至縣東流鎮(7)
- 青陽縣陵陽鎮(7)
福建省(19)
- 上杭縣古田鎮(1)
- 邵武市和平鎮(2)
- 永泰縣嵩口鎮(4)
- 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5)
- 平和縣九峰鎮(5)
- 武夷山市五夫鎮(5)
- 順昌縣元坑鎮(5)
- 永定縣湖坑鎮(6)
- 武平縣中山鎮(6)
- 安溪縣湖頭鎮(6)
- 古田縣杉洋鎮(6)
- 屏南縣雙溪鎮(6)
- 寧化縣石壁鎮(6)
- 永安市貢川鎮(7)
- 晉江市安海鎮(7)
- 永春縣岵山鎮(7)
- 南靖縣梅林鎮(7)
- 寧德市蕉城區洋中鎮(7)
- 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7)
江西省(13)
- 浮梁縣瑤里鎮(2)
- 鷹潭市龍虎山風景區上清鎮(3)
- 橫峯縣葛源鎮(4)
- 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5)
- 萍鄉市安源區安源鎮(6)
- 鉛山縣河口鎮(6)
- 廣昌縣驛前鎮(6)
- 金谿縣滸灣鎮(6)
- 吉安縣永和鎮(6)
- 鉛山縣石塘鎮(6)
- 修水縣山口鎮(7)
- 貴溪市塘灣鎮(7)
- 樟樹市臨江鎮(7)
山東省(4)
河南省(10)
- 禹州市神垕鎮(2)
- 淅川縣荊紫關鎮(2)
- 社旗縣賒店鎮(3)
- 開封縣朱仙鎮(4)
- 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4)
- 確山縣竹溝鎮(4)
- 郟縣冢頭鎮(5)
- 遂平縣嵖岈山鎮(6)
- 滑縣道口鎮(6)
- 光山縣白雀園鎮(6)
湖北省(13)
- 監利市周老嘴鎮(2)
- 紅安縣七里坪鎮(2)
- 洪湖市瞿家灣鎮(3)
- 監利市程集鎮(3)
- 鄖西縣上津鎮(3)
- 咸寧市汀泗橋鎮(4)
- 陽新縣龍港鎮(4)
- 宜都市枝城鎮(4)
- 潛江市熊口鎮(5)
- 鍾祥市石牌鎮(6)
- 隨縣安居鎮(6)
- 麻城市歧亭鎮(6)
- 當陽市淯溪鎮(7)
湖南省(10)
- 龍山縣里耶鎮(2)
- 望城縣靖港鎮(4)
- 永順縣芙蓉鎮(4)
- 綏寧縣寨市鎮(5)
- 瀘溪縣浦市鎮(5)
- 洞口縣高沙鎮(6)
- 花垣縣邊城鎮(6)
- 瀏陽市文家市鎮(7)
- 臨湘市聶市鎮(7)
- 東安縣蘆洪市鎮(7)
廣東省(15)
-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2)
- 吳川市吳陽鎮(2)
- 開平市赤坎鎮(3)
- 珠海市唐家灣鎮(3)
- 陸豐市碣石鎮(3)
- 東莞市石龍鎮(4)
- 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4)
- 普寧市洪陽鎮(4)
- 中山市黃圃鎮(5)
- 大埔縣百侯鎮(5)
- 珠海市斗門區斗門鎮(6)
-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6)
- 梅縣松口鎮(6)
- 大埔縣茶陽鎮(6)
- 大埔縣三河鎮(6)
廣西壯族自治區(9)
- 靈川縣大圩鎮(2)
- 昭平縣黃姚鎮(3)
- 陽朔縣興坪鎮(3)
- 興安縣界首鎮(6)
- 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鎮(6)
- 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6)
- 鹿寨縣中渡鎮(6)
- 陽朔縣福利鎮(7)
- 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7)
海南省(4)
重慶市(23)
- 合川縣淶灘鎮(1)
- 石柱縣西沱鎮(1)
- 潼南縣雙江鎮(1)
- 渝北區龍興鎮(2)
- 江津市中山鎮(2)
-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潭鎮(2)
- 北碚區金刀峽鎮(3)
- 江津市塘河鎮(3)
- 綦江區東溪鎮(3)
- 九龍坡區走馬鎮(4)
- 巴南區豐盛鎮(4)
- 銅梁縣安居鎮(4)
- 永川區松溉鎮(4)
- 榮昌縣路孔鎮(5)
- 江津區白沙鎮(5)
- 巫溪縣寧廠鎮(5)
- 開縣溫泉鎮(6)
- 黔江區濯水鎮(6)
- 萬州區羅田鎮(7)
- 涪陵區青羊鎮(7)
- 江津區吳灘鎮(7)
- 江津區石蟆鎮(7)
-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龔灘鎮(7)
四川省(31)
- 邛崍市平樂鎮(2)
- 大邑縣安仁鎮(2)
- 閬中市老觀鎮(2)
- 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2)
- 雙流縣黃龍溪鎮(3)
- 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3)
- 合江縣堯壩鎮(3)
- 古藺縣太平鎮(3)
- 巴中市巴州區恩陽鎮(4)
- 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4)
- 大邑縣新場鎮(4)
- 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4)
- 合江縣福寶鎮(4)
- 資中縣羅泉鎮(4)
- 屏山縣龍華鎮(5)
- 富順縣趙化鎮(5)
- 犍為縣清溪鎮(5)
- 自貢市貢井區艾葉鎮(6)
- 自貢市大安區牛佛鎮(6)
- 平昌縣白衣鎮(6)
- 古藺縣二郎鎮(6)
- 金堂縣五鳳鎮(6)
- 宜賓縣橫江鎮(6)
- 隆昌縣雲頂鎮(6)
- 崇州市元通鎮(7)
- 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7)
- 三台縣郪江鎮(7)
- 洪雅縣柳江鎮(7)
- 達州市達川區石橋鎮(7)
- 雅安市雨城區上里鎮(7)
- 通江縣毛浴鎮(7)
貴州省(8)
雲南省(11)
- 祿豐縣黑井鎮(2)
- 劍川縣沙溪鎮(3)
- 騰衝縣和順鎮(3)
- 孟連縣娜允鎮(4)
- 賓川縣州城鎮(5)
- 洱源縣鳳羽鎮(5)
- 蒙自縣新安所鎮(5)
- 通海縣河西鎮(7)
- 鳳慶縣魯史鎮(7)
- 姚安縣光祿鎮(7)
- 文山市平壩鎮(7)
西藏自治區(5)
陝西省(7)
甘肅省(8)
青海省(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
注釋
參考文獻
- ^ 1.0 1.1 关于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第一批)的通知(建村〔2003〕19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03-10-08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 ^ 关于公布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05〕159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05-09-16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 ^ 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07〕13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07-05-31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 ^ 关于公布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08〕19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08-10-14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 ^ 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10〕150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0-07-22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 ^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建规〔2014〕27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4-02-19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建科〔2019〕12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9-01-21 [2022-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3).
參見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