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各家學說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3年3月3日) |
中醫各家學說是指中國歷史上發展出的基於中國醫學傳統的,以研究、討論中醫學思想理論及臨床經驗為主的各類中醫學學術流派及其學說。而事實上人們所說的各家學說,多指以《黃帝內經》為基礎發展而成的學派及學說。
先秦至秦漢的學說
《禮記·曲禮》中記載遠古時代主流的醫學派別有三大家,並稱之為「三世醫學」,並稱「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孔疏引用前人觀點註解:「三世者,一曰《黃帝針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決》(又曰《天子脈決》),此蓋中國醫學最古之派別也。」有學者認為「三世醫學」理論對中醫的發展影響深遠,傳承的途徑是「其書之傳於後者,若《靈樞經》則黃帝針灸一派也;若《本草經》則神農本草一派也;若《難經》則素女脈訣一派也。其傳承派別,可以推見者,華元化為黃帝針灸一派,張仲景為神農本草一派,秦越人為素女脈訣一派。」[1]但是學術界對於「三世醫學」是否是最早的中醫學派存在爭議。
在流傳於世的中醫典籍中,《黃帝內經》由於整理先人積累的豐富的醫療經驗,並將其發展成系統的醫學理論,對中醫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難經》亦以其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也為中醫所推崇。但是這兩部書也存在明顯分歧之處。如《難經》對命門的解釋是「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系也。[2]」而《黃帝內經》的觀點則是「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3]」這說明先秦時期的醫家已經對醫學理論產生了不同的見解。
這時期名醫輩出,同時一些名醫有師承授受的關係。如《史記》記載扁鵲因師承長桑而學得醫術[4],後又有子陽、子豹承其醫術[5];太倉公淳于意師從公乘陽慶於公孫光,有弟子宋邑、高期、王禹等。這促進了醫術的傳承,也在客觀上促進了醫學流派的產生。
不同的理論觀點,加上不同的師承關係,致使各種學說、思想紛紛出現。僅《漢書·藝文志》就記有醫經七家,經方十一家,前者偏重於對醫學理論的探討,後者偏重於對臨床實踐的研究。[6]
傷寒學派
傷寒學派,是以研究或闡發張仲景《傷寒論》的醫學流派,又被稱為經方派。主要關心《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思想。
東漢張仲景著作《傷寒雜病論》因三國時期戰亂頻繁而散佚不全,後來由於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搜集整理成書《傷寒論》而得以流傳。而此書以理法方藥皆備、理論實際相結合而為中醫學界所推崇,並引起了對該書的研究。人們把研究《傷寒論》的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並據此發表學說的醫家稱為「傷寒學派」。迄今有七百餘家,相關傷寒著作千餘種。代表人物有龐安時、朱肱、成無己、郭雍、方有執、柯琴等。
北宋龐安時在《傷寒總病論》中認為廣義上的傷寒由外感「寒毒」所致,由於感受邪氣的時間、地域、體質不同而產生傷寒、中風、風溫、溫病、濕病、暑病等不同證候。而其中的〈天行溫病論〉中認為溫病都由「異氣」所致,但由於兼受四時的六淫邪氣不同而病名有所不同,並認為溫病的治法不同於傷寒,把溫毒五大症與四時、五行、經絡臟腑理論相結合辨證論治,這一理論影響到了後世的溫病學派。朱肱著作《南陽活人書》將《傷寒論》中的三陰三陽與《黃帝內經》的足之六經相關聯,以經脈的循行及生理特徵解釋三陰三陽病證的發生與傳變過程;強調陰陽表里虛實是辨證傷寒的基礎,尤其以陰陽為先;主張脈證合參;還以方類證,提出遣方用藥需要隨證靈活加減。成無己著作《註解傷寒論》特色是對《傷寒論》的內容進行全面註解,運用《黃帝內經》與《難經》的條文論證《傷寒論》的思想,使得張仲景的理論與中醫傳統思想密切聯繫;而《傷寒明理論》進一步辨別與分析《傷寒論》的主要形證的狀態、疑似和機理。如在區別四逆於厥逆時着裝分析了外感邪氣傳變時由熱而溫,到四逆,再到厥逆之過程及區別。[7]郭雍《傷寒補亡論》利用唐宋諸家之說,對當時流傳的《傷寒論》中一些有論無方的條文進行了補充。
明代方有執在《傷寒論條辨》中提出「錯簡重訂」的主張,認為王叔和的編次違背了仲景的本意。方有執將張仲景的太陽病理論分成了「衛中風」「營傷寒」「營衛中風俱傷寒」三種理論,喻嘉言撰寫《尚論篇》,將這一思想發展成「三綱鼎立」說。這在整個中醫界引起了震動。部分醫家贊成方有執等的學說並以此為基礎發表學說,形成「錯簡重訂派」,但另一些學者反對方有執的觀點,認為王叔和保留了原貌,「不敢增減一字,移換一節」,人稱「維護舊倫派」。
清代柯琴的《傷寒來蘇集》反對錯簡重訂派的主張,認為「三綱鼎立」說「埋沒仲景心法」,也反對維護舊倫派的主張。認為辨證論治是《傷寒論》的核心思想,着重發揮辨證論治的思想,提出六經地面定位、三陰合病說。
金元四大家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兩代的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朱丹溪四位醫家及其流派。
劉完素提倡火熱論,並重視針灸治法,臨床施治重視井穴、原穴。並喜用五腧穴,以火熱論指導針灸臨床,形成了以清熱瀉火爲基點的針灸學術思想,創製不少治療傷寒熱病方劑,人稱「寒涼派」。張從正繼承劉完素學說,主張「治病重在驅邪,邪去則正安」,以「汗、吐、下」三法祛邪外出,被稱作「攻下派」。李東垣師從張元素,又親歷中原戰亂,主張「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親創「補中益氣湯」、「龍膽瀉肝湯」等名方,有「補土派」之稱。朱丹溪親歷元末江南戰亂之苦,江南地土卑弱,氣候炎熱,濕熱相火為病甚多,而醫界盛行用辛燥之品治病,反而加重病情。朱氏用清滋之品,頗能見效,因就提倡養陰之法,即「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點,創立養陰派。
溫病學派
溫病學派是以研究或闡發「溫病」的醫學流派,主要關注溫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思想,同時注重辨析溫病與傷寒的區別。代表人物有吳有性、余霖、葉天士、薛雪、吳塘等。
明朝崇禎年間,山東、浙江、河北、河南等地爆發疫病,當時很多醫師以傷寒理論醫治無效。吳有性認為此為溫疫,提出疫病起源於戾氣,從口鼻而入,病位半表半里,有九種傳變路徑。[8][9]反對以傷寒之法治療,主張「表里分治」。
清朝是溫病學思想的發展形成階段。余霖著書《疫疹一得》,提出疫疹起於淫熱,侵襲於肺胃,因「胃為十二經之海」而傳布十二經,注重從斑疹的形狀、色澤來辨析病情,重用石膏,提出以清瘟敗毒之法治療。葉天士的學說見於《溫熱論》,他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創立衛氣營血辨證方法,[10][11]發展辨舌、驗齒、辨斑疹等診斷方法。薛雪研究濕熱病邪,認為濕熱病邪多從口鼻而入,易損害脾胃,伏於膜原,將濕熱病分為九種證型施治,說理透徹,立言允當,極盡變化,使濕熱病不論有何變化皆有案可循。吳塘《溫病條辨》結合衛氣營血辨證創立溫病三焦辨證方法,主張溫病治則為清熱養陰,提倡以辛涼、甘寒、甘咸之品救陰精。[12]
參考文獻
- ^ 謝觀. 《中国医学源流论》.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33522544.
- ^ 《難經·第三十六難》
- ^ 《黃帝內經·素問·陰陽離合論六》
-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閒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
-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乃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以取外三陽五會。有閒,太子蘇。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齊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
- ^ 《漢書·藝文志》: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
- ^ 《傷寒明理論·四逆》:積涼成寒,積溫成熱,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傷寒者始邪在皮膚,當太陽陽明受邪之時,則一身手足盡熱;當少陰太陰受邪之時,則手足自溫,是表邪漸緩而欲傳里也。經曰:傷寒四五日,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是太陽之邪傳之少陽也。傷寒脈浮,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是少陽之邪傳於太陰也。是知邪氣在半表半里,則手足不熱而自溫也。至於邪傳少陰,為里證已深,雖未至厥,而手足又加之不溫,是四逆也。若至厥陰,則手足厥冷矣。
- ^ 《溫疫論·原病》: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運有多少,在方隅有輕重,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膂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里之分界,是為半表半里,即《內經·瘧論》所謂「橫連膜原」者也。
- ^ 溫病的傳變方式有:但表不里、表而再表、但里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傳(或再分傳)、表勝於里、里勝於表、先表后里、先里後表,合稱「九傳」
- ^ 《溫熱論》:溫邪上受,首頁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
- ^ 《溫熱論》:大凡看法,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如犀角、玄參、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否則前後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反致慌張矣。
- ^ 《溫病條辨·卷二·中焦》:傷寒傷人身之陽,故喜辛溫、甘溫、苦熱,以救其陽。溫病傷人身之陰,故喜辛涼、甘寒、甘咸,以救其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