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克雷·弗里克
亨利·克雷·弗里克(英語:Henry Clay Frick,1849年12月19日—1919年12月2日),活躍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實業家、金融家、資本家以及藝術品投資人。美國焦炭工廠「H.C. 弗里克焦炭公司」(H. C. Frick Coke Company)創始人,美國卡內基鋼鐵公司(Carnegie Steel Company)總裁,弗里克收藏館(The Frick Collection)締造者,約翰斯敦大洪水(Johnstown Flood)的主要責任人。亨利·弗里克對工會組織的存在持有反對意見,他的激進態度最終引發了1892年的霍姆斯特德大罷工(Homestead Strike)。在1918年《福布斯財富排行榜》公布的「美國最富有的人」排行榜上,亨利·弗里克名列第二位,緊隨石油大亨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之後,其餘上榜的富豪還有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喬治·費舍·貝克、威廉·洛克菲勒和愛德華·哈克尼斯。
亨利·克雷·弗里克 | |
---|---|
出生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西歐弗頓 | 1849年12月19日
逝世 | 1919年12月2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 (69歲)
死因 | 心臟病 |
墓地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 霍姆伍德墓園(Homewood Cemetery) |
國籍 | 美國 |
職業 | 實業家、金融家、收藏家 |
知名於 | 鎮壓工運 弗里克收藏館 約翰斯敦大洪水 |
配偶 | 阿德萊德·柴爾茲·弗里克 (Adelaide Childs Frick) |
兒女 | 柴爾茲·弗里克(Childs Frick) 馬爾莎·弗里克(Martha Frick) 海倫·克雷·弗里克 (Helen Clay Frick) 小亨利·克雷·弗里克 (Henry Clay Frick Jr.) |
簽名 | |
早年
亨利·弗里克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他的外祖父亞伯拉罕·歐沃霍特(Abraham Overholt)名下有一處生意興隆的威士忌酒廠,但是亨利的父親約翰·弗里克(John W. Frick)卻在生意場上屢屢受挫。[1] 亨利曾在奧特拜因學院(Otterbein College)就讀,但是入學一年後就退學了。[2] 1871年,21歲的亨利和另外三位親朋好友一起湊錢開了一個小作坊,取名為「弗里克焦炭公司」(Frick Coke Company),生產鋼鐵廠煉鐵過程中所需的焦炭。小作坊成立後,亨利曾許願自己要在30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3]
1880年,亨利向家人和摯友安德魯·W·梅隆借了一筆錢,並用這筆錢買下了焦炭公司的全部股權,焦炭公司也因此改名為「H.C. 弗里克焦炭公司」(H. C. Frick Coke Company)。此時,這家焦炭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座擁有1000多名工人的大公司,而且占據了整個賓夕法尼亞州煤炭和焦炭交易市場80%的份額。 [3]
與安德魯·卡內基合作
1881年,亨利·弗里克與阿德萊德·霍華德·柴爾茲結婚(Adelaide Howard Childs),婚後兩人決定前往紐約度蜜月。[4]在蜜月期間,亨利結識了安德魯·卡內基。亨利·弗里克生產的大量焦炭需要鋼鐵廠的採購,而安德魯·卡內基名下的卡內基鋼鐵公司又需要購入大量的焦炭,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很快就成為商業合作夥伴。幾年之後,兩人便合夥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總資產超過十億美元的公司,美國鋼鐵公司,[5] 且由亨利·弗里克出任公司的總裁。可惜好景不長,儘管亨利·弗里克對公司的發展貢獻巨大,但是安德魯·卡內基卻一直想方設法逼迫亨利·弗里克退出公司的管理層。[6]
約翰斯敦大洪水
在其朋友本傑明·盧夫(Benjamin Ruff)的倡議下,亨利在約翰斯敦(Johnstown)的上游投資建設了「南福爾克漁獵俱樂部」(South Fork Fishing and Hunting Club)。該俱樂部採用精英會員制,初始會員有:本傑明·盧夫(Benjamin Ruff)、T·H·斯威特(T. H. Sweat)、查爾斯·J·克拉克(Charles J. Clarke)、托馬斯·克拉克(Thomas Clark)、華特·F·馮登堡(Walter F. Fundenberg)、霍華德·哈特利(Howard Hartley)、亨利·C·伊戈爾(Henry C. Yeager)、J·B·懷特(J. B. White)、亨利·克雷·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E·A·梅耶爾斯(E. A. Meyers)、C·C·赫斯伊(C. C. Hussey)D·R·艾沃爾(D. R. Ewer)、C·A·卡爾本特(C. A. Carpenter)、W·L·鄧恩(W. L. Dunn)、W·L·麥科林托克(W. L. McClintock)以及A·V·福爾摩斯(A. V. Holmes)等共計60餘人。這60多名初始會員均為賓夕法尼亞州西部地區的商界精英和實業大亨,其中還包括了亨利的私人至交好友安德魯·W·梅隆(Andrew William Mellon,日後成為美國財政部長)、他的私人律師菲蘭德·C·諾克斯(Philander Chase Knox,日後成為美國司法部長和美國國務卿)和詹姆士·瑞德(James Hay Reed),以及他的商業合作夥伴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7]
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更好的漁獵環境,俱樂部的成員們通過出資「修繕」當地一座水庫的方式挖了一個人工湖,並將其命名為「康乃卯斯湖」(Lake Conemaugh)。距離那座被「修繕」的水庫下游20英里處(約合32公里),便是約翰斯敦。當時一位名為丹尼爾·J·莫雷爾(Daniel J. Morrell)的商人在約翰斯敦經營着自己的工廠「堪比亞鋼鐵公司」(Cambria Iron Company)。丹尼爾聽聞了漁獵俱樂部對水庫做出的修繕行為後,對水庫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產生了極大的擔憂。為此,丹尼爾還特意派自己的工程師約翰·弗沃頓(John Fulton)去檢驗水庫的工程質量。可惜的是,丹尼爾於1885年去世,對水庫工程質量的檢驗作業也漸漸被大家淡忘了。
在對水庫施工期間,俱樂部將水庫的高度降低了3英尺,約為1米,這為日後的大洪水埋下了禍根。[8]一場不同尋常的強降雪之後融化的雪水加外多場水量較大的春雨使得約翰斯敦以及周圍區域(包括水庫)的水位在短時間內暴漲。平日裡俱樂部成員們為了防止魚兒逃跑而設置的障礙物此時也將水庫內多餘的雨水牢牢鎖住。施工粗糙且缺乏日常維護的水庫在激增的水量面前顯得弱不禁風。1889年5月31日,災難終於發生了。[9] 從水庫中共計流出1,400萬立方的洪水傾瀉在約翰斯敦。[8]洪峰的瞬時流量甚至一度達到了密西西比河的日常流量。[10]據統計約有2,200人在災難中喪生。[11]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700萬美元,其購買力相當於2020年的5億美元。
當潰堤的噩耗傳至匹茨堡時,亨利立即和其他幾位俱樂部成員組成了「匹茲堡救災委員會」(Pittsburgh Relief Committee),並對災區的民眾提供經濟和物質援助。俱樂部成員們也一致對「漁獵俱樂部」和「洪水」相關的所有話題保持緘默。事實證明,這一策略是成功的。亨利的私人律師菲蘭德·C·諾克斯(Philander Chase Knox)和詹姆士·瑞德(James Hay Reed),也同為俱樂部成員,他們二人則幫助亨利化解了所有與洪水和潰堤事故相關的訴訟。
洪水發生後,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則馬上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可是事故報告一拖再拖。最終,關於這場發生在1889年大洪水的事故原因分析報告於2018年發布,此時距事故發生已經過了129年。[12]
霍姆斯特德大罷工
卡內基鋼鐵公司在賓夕法尼亞州霍姆斯特德設有一處工廠。一部分持有武裝的工人為了阻止行政管理人員進入工廠,不僅將工廠所有門窗鎖死,而且還在工廠外圍設立了柵欄等防禦設施,並將工廠稱之為「弗里克堡壘」(Fort Frick),企圖與工廠主和資本家們進行長期對抗。為了能夠早日復工,弗里克決定採用武力並且聯絡了私人準軍事組織平克頓偵探事務所(Pinkerton National Detective Agency)。
1892年7月5日晚上10點30分,300名裝備了溫徹斯特步槍的平克頓警探在匹茨堡南方5英里(約8公里)的地方集結。[3] 平克頓警探們抵達現場後立刻與工人們爆發了大規模衝突,10人當場死亡,其中9人是工人,另有70人受傷。[3][13]最終,美國陸軍中將喬治·斯諾登(George Snowden)率領8000名全副武裝的州衛隊到場平息了騷亂,平克頓警探們被撤回。衝突期間,弗里克公開表示自己不會與工會代表對話,且威脅要將所有參與罷工的工人掃地出門。[13]
弗里克對罷工工人的殘酷鎮壓,迅速在美國工勤階層掀起了軒然大波。弗里克也立刻成為了更多工會和工人運動組織的抨擊對象。[14]
遭遇暗殺
在1892年的霍姆斯特德大罷工期間,亨利·弗里克曾受到無政府主義者的暗殺。1892年7月23日,亞歷山大·貝克曼攜帶一枝左輪手槍和一把削尖的銼刀進入了弗里克位於匹茨堡市中心的辦公室。
刺殺發生時,弗里克與時任卡內基鋼鐵公司副總裁的約翰·雷斯曼(John Leishman)正在辦公室內交談。當柏克曼出現在弗里克辦公室時,弗里克立刻意識到柏克曼可能圖謀不軌。就在弗里克要起身尋找的掩護之時,柏克曼扣動了扳機,子彈在近距離以幾乎水平的角度射向弗里克。子彈擊中了弗里克的左耳垂,經由從他的頸部射入他的背部,弗里克應聲倒地。柏克曼隨即向弗里克再次開槍,子彈再一次擊中了弗里克的背部。此時,約翰·雷斯曼撲向槍手柏克曼並抓住了他手臂,從而制止了柏克曼向弗里克開第三槍。
儘管弗里克此時已經身負重傷,但是在雷斯曼的幫助下依舊堅持站了起來,並與刺客柏克曼搏鬥,[15] 仨人扭打成一團。打鬥過程中,柏克曼還用削尖的銼刀刺中弗里克腿部四次。最終刺客柏克曼被聞聲趕來營救的工廠員工合力制服。
遭到刺殺一周後弗里克就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刺客柏克曼則被法院以「企圖謀殺」的罪名起訴且罪名成立。由於柏克曼行兇意圖明顯、手段殘忍,他被判處22年監禁。[3] 刺殺事件本身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和社會評價使得輿論倒向廠方和資本家,工人發起的罷工隨之瓦解。[15] 罷工平息之後,約有2500名工人被解僱,得以保留工作的工人也大都受到了工資減半的懲罰。[15]
私人生活
1881年12月15日,亨利·弗里克與匹茲堡出身的阿德萊德·霍華德·柴爾茲(Adelaide Howard Childs)結婚。兩人一生共生育了四個子女:柴爾茲·弗里克(Childs Frick),生於1883年3月12日、馬爾莎·霍華德·弗里克(Martha Howard Frick),生於1885年8月9日、海倫·克雷·弗里克(Helen Clay Frick),生於1888年9月3日以及小亨利·克雷·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 Jr.),生於1892年7月8日。1882年,與安德魯·卡內基正式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之後,弗里克夫婦買下了位於匹茲堡東端區(East End)的一處房產。這處房產隨後被命名為「克雷頓」(Clayton)。夫妻二人於1883年年初搬入了「克雷頓」,並在這裡生育了所有的子女。遺憾的是其中的兩個孩子亨利和馬爾莎在嬰幼兒階段就早早夭折了。[16]
1904年,亨利·弗里克出資為自己在馬薩諸塞州貝弗利(Beverly, Massachusetts)建造了一處避暑別墅,取名為「鷹岩」(Eagle Rock)。別墅內共有104間房間,由「立德布朗」(Little & Browne)公司設計。該別墅於1969年被夷為平地。[17]
弗里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對於藝術品的熱愛使他擁有了豐厚的藝術資產。1905年前後,弗里克已經將自己的生意和財產逐漸從匹茲堡轉移到了紐約,同時他也將自己豐富的藝術收藏全部帶到了紐約。
弗里克收藏館是目前美國境內收藏歐洲繪畫作品最多的幾處博物館之一。藏品涵蓋了從文藝復興時期之前一直到後印象派時期之間的繪畫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畫家約瑟夫·瑪羅德·威廉·特納和約翰·康斯特勃的多幅巨幅作品。除了繪畫作品之外,該博物館內還收藏了雕塑、瓷器、紡織品和各個歷史時期的家具。
1910年,亨利·弗里克花費將近40,000美元(購買力相當於2015年的100萬美元)買下了屬於自己的私人火車專列。這架專列上設有一個廚房、食物儲藏室、餐廳、傭人休息專區、兩個豪華客房以及一個盥洗室。弗里克在世時經常乘坐這架專列往返紐約、匹茲堡和貝弗利之間。他也曾經乘坐自己的專列前往佛羅里達州棕櫚灘和南卡羅來納州艾肯。1965年,海倫·弗里克宣布這列火車因為年代久遠而報廢,火車隨後被拆毀,而在此之前這列火車一直由弗里克家族維護和使用。雖然這列火車的本體已經不復存在,但是曾經懸掛在車廂里的家族照片、這列火車的設計圖紙以及車廂里紡織品的樣品都被弗里克家族珍藏了起來。[18][19]
1912年,亨利曾計劃與妻子還有金融家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一同參加泰坦尼克號的首航,並通過這次航行返回紐約。夫妻二人甚至連船票都已買好,最終由於妻子阿德萊德在意大利扭傷了腳無法及時趕上泰坦尼克號的首航而僥倖躲過了這次災難性的航行。[20]
逝世
1919年12月2日,亨利·弗里克突發心臟病逝世。此時距離他的70歲生日僅剩兩周時間。[21] 亨利的墓地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霍姆伍德墓園(Homewood Cemetery)內,而墓園的旁邊便是匹茲堡市為了紀念弗里克而修建的弗里克公園。
影響
亨利·弗里克逝世前留下遺囑,要將自己名下 150英畝(0.61平方公里)未經規劃過的土地以及200萬美元(作為建設基金)捐贈給匹茲堡市。希望匹茲堡市可以用這筆錢和土地為匹茲堡民眾打造一處公園。1927年,公園竣工並向民眾開放。為了紀念亨利·弗里克,匹茲堡市將其命名為「弗里克公園」(Frick Park)。1919年至1942年期間,匹茲堡市多次利用弗里克設立的建設基金將弗里克公園進行了擴建,該公園最終占地面積約600英畝(2.4平方公里)。
人物相關傳記
- Falk, Candace; Pateman, Barry; and Moran, Jessica M. Emma Goldman: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Year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 "Founded His Fortune in the Panic of 187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3, 1919.
- "Henry C. Frick D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3, 1919.
- Krause, Paul. The Battle for Homestead, 1890–1892: Politics, Culture, and Steel.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2.
- Petrucelli, Alan W. "A Fresh Look: Viewing Vanka Murals a Religious Experience." Pittsburgh Post-Gazette. July 14, 2008.
- Skrabec, Quentin R. Henry Clay Frick: The Life of the Perfect Capitalist.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 2010.
- Tuchman, Barbara. The Proud Tower: A Portrait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War: 1890–1914.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96. ISBN 0333306465.
參考資料
- ^ Helen Clay Frick Foundation Archives Finding Aid. Guides to Archives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Library System.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2 October 2013].
- ^ "Founded His Fortune in the Panic of 1873" (PDF). [2020-07-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3-07).
- ^ 3.0 3.1 3.2 3.3 3.4 Candace Falk; Barry Pateman; Jessica M. Moran. Sample short biographies. Emma Goldman: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Years, 1890–190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June 27,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1).
- ^ Archived copy. [2014-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6).
- ^ US Steel. case.edu. [17 April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2).
- ^ Henry Clay Frick - People of Pennsylvania. NSTATE, LLC. Aug 23, 2017 [Mar 31,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 ^ Court of Common Pleas. Charter of the South Fork Fishing and Hunting Club. Digital Public Library of America: p.7. Nov 17, 1879 [September 29,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 8.0 8.1 Coleman, Neil; Kaktins, U.; Wojno, S. Dam-Breach hydrology of the Johnstown flood of 1889–challenging the findings of the 1891 investigation report. Heliyon. 2016, 2 [2020-08-06]. PMC 4946313 .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4).
- ^ The Johnstown Flood, May 31, 1889. glessnerhouse.org. Chicago, IL: Glessner House Museum. May 26, 2014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7).
- ^ Sid Perkins, "Johnstown Flood matched volume of Mississippi Riv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cience News, Vol.176 #11, 21 November 2009, accessed 14 October 2012
- ^ Gibson, Christine. Our 10 Greatest Natural Disasters. American Heritage. [2020-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5).
- ^ Coleman, Neil M. Johnstown's Flood of 1889 - Power Over Truth and the Science Behind the Disaster. Springer International AG. 2018. ISBN 978-3-319-95215-4.
- ^ 13.0 13.1 Tuchman, Barbara. The Proud Tower: A Portrait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War: 1890–1914.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96.
- ^ Petrucelli, Alan W. "A Fresh Look: Viewing Vanka Murals a Religious Experience." Pittsburgh Post-Gazette. July 14, 2008.
- ^ 15.0 15.1 15.2 Krause, Paul. The Battle for Homestead, 1890–1892: Politics, Culture, and Steel. Pittsburgh,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92.
- ^ Skrabec, Quentin R. Henry Clay Frick: The Life of the Perfect Capitalist.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 2010.
- ^ Lowry, Patricia. Book assesses Frick family houses, both inside and out. Pittsburgh Post Gazette (PG Publishing Co., Inc.). 18 December 2001 [15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 selections from the Helen Clay Frick Foundation Archives (PDF). Helen Clay Frick Foundation. [2020-08-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8-08).
- ^ Hughes, Edith, The 'Westmoreland' was a Mansion on Wheels, Westmoreland History, 2010, 15 (1): 4–6
- ^ Daugherty, Greg. Seven Famous People who Missed the Titanic. Smithsonian Magazine. March 2012 [November 15,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1).
- ^ "Henry C. Frick D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3,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