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系統規劃
企業系統規劃(BSP)是一種分析,定義和設計組織信息架構的方法。儘管BSP的企劃始於1970年代初期,但IBM於1981年才引入內部使用 [1]。 BSP方法在後來被很多組織採用。 [2] 是一種處理互連數據、流程、策略、目標和組織部門的複雜方法。
BSP一種是建立信息架構的新方法;[3] 其目標是:
- 了解當前應用存在的問題和機遇
- 開發支持企業發展的新技術
- 為管理人員提供 IT 支出的方向和決策框架
- 提供 信息系統 (IS)的發展藍圖
前期準備工作
獲得研究授權
在BSP中,第一步是很重要的,需從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興趣的部門中得到對研究的授權。 一些角色必須對研究的目的和範圍進行批准:
- 主管
- 可以是擔保人或 團隊的領導者
- 驗證,批准研究結果
- 支持者
- 提供財政支持
- 團隊的領導者
- 選擇小組成員(四到七人)
- 組織協調活動
- 撰寫文檔和實現(implements)研究(通常多於八個星期)
- 將結果呈現給管理人員
- 團隊成員
- 通常是部門的主管
- 分析並確定組織的信息需求
- 推薦未來信息系統的內容
- 將結果呈現給管理人員
- 秘書
- 撰寫研究文檔
- 協助團隊的領導者
準備工作
第二步是團隊領導準備研究。 目標是:
- 設定時間
- 獲取文檔
- 對管理人員進行訪問
- 獲取會議、採訪空間
- 通知團隊成員以下內容:
- 組織功能
- 組織數據處理水平
這一步會產生包含上述信息的 lead study book ,研究計劃,信息技術文檔和圖表。
開始階段
在研究階段的第一次會議上,支持者介紹這次研究的目的和期望達到的效果;小組領導人提出研究計劃,IT 主管描述管理現狀和信息系統在組織中當前的狀態和作用。
分析階段
分析階段是BSP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團隊需要尋找合適的組織結構,因為它界定了商業戰略、 流程、數據類[4] 和對當前信息支持進行分析。
策略
這一步界定了戰略目標和他們將在組織中如何實現:
- 調整以適應顧客的需求
- 統一規劃預定、倉儲、支付
- 對登記,物流、演示、廣告、合作夥伴關係和庫存管理的提示
- 新客戶
- 減少噪聲
- 無紙化過程
- 擴大產品組合
- 減少損失,降低成本
- 簡化客戶訂單周期
- 協調運輸
- 升級生產線
- 更新信息
團隊為解決這些戰略目標而工作。 以組織的各個部門為單位進行規劃。 每個部門都對某個戰略目標負責。
定義企業過程
一個組織大約有40至60個業務過程(根據大小不同存在差異)。非常重要的是,選擇獲利最大的部門,並且使其負責特定的過程。 例如:
定義數據類
數據類通常有大約30-60個(根據組織大小不同而存在差異)。 未來的信息系統將使用基於這些類的數據庫,例如:
信息支持
這一步目的是檢查一個組織所使用的應用程序,評估每個應用程序的重要性以消除冗餘。
確認管理部門對系統的要求
在最後的分析步驟中,團隊將與管理層討論是次研究的結果,從而證實(或排除)先前的假設,提供缺失信息,揭示組織存在的缺陷,並且確認今後工作的重點。
發布結果
在分析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文檔都將被收集,作為產生未來信息架構的基礎。 組織對所有已經確定的問題進行分類與剖析;每個問題的起因和作用將被整理成列表,在未來的信息系統中得到整合。
(marque)
提出判斷和結論
定義信息總體結構
為定義一個組織的信息架構,[4] 使用過程/組織矩陣來連接信息子系統和通過數據類找到合適的子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之後,組織根據產品(或服務)的生命周期重新安排處理邏輯。
確定優先順序
一些標準(例如費用及開發時間)可以提供系統實施的最佳順序。 高優先級的子系統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這類信息將提供給支持者來確定信息子系統是否應得到發展。
評價信息資源管理工作
需要對信息系統的規劃和管理進行研究。 當本組織完成工作流程和數據類分析工作後,它應該探索系統的功能和目標,並列出部門需要進行什麼改變,以及對成本的分析。
制定建議書以及開發計劃
這一步驟將制定對本組織的建議計劃。其中包括信息體系結構,信息系統管理和信息子系統的開發。且還包括成本、利潤和未來的活動。
呈現結果
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團隊、管理和支持)在這一步達成共識,以指導未來行動。
最後的步驟
組織應在項目執行期間劃分具體的職責。 通常會有一個控制委員會來確保信息系統的一致性。
BSP,除了在信息系統規劃中的作用,還為公司提供了一種基於運作流程的視角。 1990年代的企業流程再造便是基於這一概念的。 它還證明了分離數據與應用的重要性,為在軟件開發過程中使用數據庫提供支持。
批評
BSP和其他類似規劃方法的有效性已被提出質疑:
- 歷史分析顯示,BSP及隨後的 企業結構 (EA)的方法有着"根本性的缺陷".[5][6]
- 該研究結論認為,"[BSP]的方法過於昂貴,且無法確定其收益,以及在組織中難以得到落實"。[7]
- 該研究結論還包括,"鑑於其昂貴的費用和時間消耗,[...]這一發現嚴重挑戰[BSP和類似的]規劃方法的實用性".[8]
- 該研究結論總結說,"總之,信息系統戰略規劃人員對於[BSP方法]並不是十分滿意。畢竟,這將耗費大量的資源。 [...]當[BSP]研究完成後,在計劃可以執行前可能需要進一步分析。 該計劃的執行可能並非十分全面的".[9]
- 對於BSP和類似的規劃方法研究表明,"[...]證明對信息系統戰略規劃的方法需要從根本重新思考"。[10]
參考文獻
- ^ Gordon Bitter Davis, Gordon B. Davis (1999)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Management and Encyclopedic Dictionaries,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p. 173
- ^ Antonia Albani, Joseph Barjis, Jan L.G. Dietz eds. (2009) Advances i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III: : 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Ciao! 2009, and 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Eomas 2009, Held at CAiSE 2009,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June 8–9, 2009, Proceedings. p. 57
- ^ John Zachman 1982. "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 and Business Information Control Study: A comparis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IBM Systems Journal, vol 21, no 3, 1982. p. 31-53. In this 1982 article John Zachman explains:
- ^ 4.0 4.1 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 (IBM Corporation), paper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obinson College of Busines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GSU2」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s: The Fad of the Centu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vyatoslav Kotusev,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BCS), July 2016
- ^ Kotusev, Svyatoslav (2018) The Practice of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A Modern Approach to Business and IT Alignment. Melbourne, Australia: SK Publishing.
- ^ Goodhue, D.L., Quillard, J.A., and Rockart, J.F. (1988). Managing the Data Resource: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In: MIS Quarterly, vol. 12, no. 3, pp. 373-392.
- ^ Lederer, A.L., and Sethi, V. (1988).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Methodologies. In: MIS Quarterly, vol. 12, no. 3, pp. 445-461.
- ^ Lederer, A.L., and Sethi, V. (1992). Meeting the Challeng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In: Long Range Planning, vol. 25, no. 2, pp. 69-80.
- ^ Goodhue, D.L., Kirsch, L.J., Quillard, J.A., and Wybo, M.D. (1992). Strategic Data Planning: Lessons from the Field. In: MIS Quarterly, vol. 16, no. 1, pp.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