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士琪伯玉,生卒年不詳,蒙古族雲南省阿迷州(今雲南省紅河州開遠市)人。清朝官員。

家族

伍士琪出身於開遠伍氏,系元朝黃金家族,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孫宣德王不答失里的後裔。元順帝時,其始祖為阿迷州達魯花赤(蒙古語意為「鎮守者」),監理軍務、掌握地方實權。1368年,明朝政權建立後,其在雲南阿迷州的統治地位自然結束,家族遂落籍開遠。伍士琪是不答失里第十三世孫。

生平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八月,伍士琪赴省城參加鄉試,喜中舉人。此後累年應考會試,終不第,遂踏上仕宦生涯。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調任湖南平江縣知縣。時邑吏治腐敗,政務紊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百姓乘機拖欠稅賦,已成風氣。士琪率員深入家戶,並不急於追征,曉之以法,動之以情,約期繳納。期限已到,但仍有很多百姓以各種理由拒交,他再約之與期,民眾感激愧疚,按期納稅者日眾。士琪許允布粟雜物充值賦稅,官為變價,核算贏至分厘以上,悉數還之,不沾民利。從此百姓按期清繳,民賦大集。民間每有訴狀到案,士琪非常重視,會即時升堂審理,剖析是非曲直,委曲比喻,陳說利害,化解矛盾。直到兩造心服,握手和解後方才退堂。

士琪關心民生,上任伊始,即下鄉調研,跑遍平江的山山水水,哪裡要建學校、那裡要修橋、哪裡建漕館最適宜,都心中有數。不久,浯口、駟馬等主要交通要道的橋都新建好了,各鄉的學校也修整一新。以前,平邑的漕運基地因陋就簡,依水而設,場地逼促,極不方便,故遷徙無常。士琪經實地考察後,選址在縣西百里的富華鄉瀕江處,設立漕館,創建官庾,並親自督建。從此,輸賦者沒有了四十八灘之險的勞碌奔波,節省了大量人力,闔邑稱便。時人為紀念他的功勞,將漕館所在地改名「伍公市」,至今沿襲。並立生祠,肖像祀之。

平江地處湘東北地區,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明末清初長期戰亂,人丁減少,田地荒蕪,境內大片丘陵山地更是無力開發。士琪高瞻遠矚,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招廣東福建客家移民於東南山區墾荒,立名廣福輿,編為第二十里。於雍正七年(1729)入籍。像平江這樣有計劃招募、成建制屯墾、整體解決戶籍,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獨一無二的,它有力地促進了平邑的經濟發展。

康熙四十三年(1704),士琪離開任職六年的平江,官瀘溪知縣。康熙四十五年(1706)擢升桂陽州知州。上任後將興學重教放在政務首位,時州文廟清冷衰敗,學界科舉寥落,為振奮文風士氣,遂於次年(1707),籌資鳩工,遷文廟至城東原址,修大成門,建正殿五楹,東西廡各七楹,鄉賢祠名宦祠各三楹。殿台及櫺星門累以石,第二年落成,蠲迎先聖及從祀諸主。此後,州內學風日濃。

士琪愛民如子,體恤民情。臨武唐朝元朝,歷來食鹽。元末才開始食鹽,星子圩為銷鹽總埠。清同治臨武縣誌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里民鄺義豪等,以臨武距星子埠六十里,山路嶇崎,跋履維艱。自縣城至牛頭汾,路止三十里,且有溪水可通,呈請復設牛頭汾古埠。」士琪接報後,親自實地勘定,改粵鹽水運,設牛頭汾、水東鹽埠,以牛頭汾為總埠。解決了四州縣鹽商挑夫的長途艱難之旅,民百餘年賴其利。

士琪任桂陽知州八年,嘔心瀝血,廉政自勵,使州城煥然一新。當他從戶部浙江員外郎任上告老還鄉,特意繞道經過桂陽時,「州人聞士琪來,父老百里迎謁,羊、酒相屬於道,童子皆喜得見伍公。」

康熙五十三年(1714)士琪官山西朔州;康熙五十六年(1717)調任保德州雍正元年(1723)擢戶部浙江司員外郎。宦跡到處,皆有惠政。晚年引疾歸故里,置學田、修復開遠壩區,造福家鄉人民。民德之,立廟以祀。事跡入《湖廣通志》、《一統志》。

參考資料

  • 雲南政協報:2007-7-11
  • 清同治《平江縣誌》卷三十五
  • 桂​陽​的​歷​史​與​文​化
  • 乾隆《保德州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