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前蘇聯境內曾經存在的一個自治共和國,成立於1924年1月6日。

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俄語
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Немцев Поволжья
德語
Autonome Sozialistische Sowjet-Republik der Wolga-Deutschen
1918年—1941年
伏爾加德意志國旗
國旗
伏爾加德意志國徽
國徽
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版圖
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版圖
首都恩格斯
常用語言俄語德語
歷史 
• 建立
1918年
• 終結
1941年
面積
1934年28,212平方公里
人口
• 1934年
558900
貨幣蘇聯盧布
今屬於 薩拉托夫州

歷史沿革

自治共和國於十月革命後建立[1] 是蘇聯政府、伏爾加河德意志工人公社的法令,給與此處的德意志人特殊地位[2] 1924年2月20日升格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2] 新成立的自治共和國的範圍占據了伏爾加河德裔少數民族的密集居住區的部分,到了1897年,該片地區的少數民族的人數幾乎達到180萬。最終,該自治共和國於1924年1月6日宣布成立。

根據蘇聯在20世紀20年代實施的 "蘇聯本土化政策 "政策,官方文件中提倡使用德語,並鼓勵德國人擔任管理職務。根據1939年的人口普查,自治州內有366,685名德國人。

1931年,波克羅夫斯克市被改建爲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恩格斯市的伏爾加河港口,其名「波克羅夫斯克」也從此不復存在。

1941年德國蘇聯的入侵標誌着自治共和國的被廢除以及終結。1941年8月28日,該自治共和國被正式廢除,因為擔心此地的德意志人會與納粹德國合作,所有伏爾加河流域的德意志人都被流放到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阿爾泰西伯利亞[3][2]其領土被併入到薩拉托夫州斯大林格勒州[4][2]

1953年斯大林去世後,伏爾加河的德意志人的情況得到了改善。1964年,蘇維埃頒布了第二項法令,公開承認二戰期間蘇聯政府對伏爾加德意志人的非法指控的錯誤罪行,並敦促蘇聯公民應當給與伏爾加河德意志人的經濟以及文化上的援助。然而,伏爾加德意志人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戰後從未被提出重新建立。

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許多伏爾加德意志人利用德國的回歸法返回德國,回歸法給予所有能夠證明是德意志人的難民或被驅逐者以及是其後代的人並給與他們德國的公民身份。[5]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of Communist Part. [2021-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8). 
  2. ^ 2.0 2.1 2.2 2.3 J. Otto Pohl.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 編. Ethnic Cleansing in the USSR, 1937-1949 illustrated. 1999: 29–37 [2021-12-12]. ISBN 0-313-309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30). 
  3. ^ Президиум Верховного Совета СССР. Указ от 28 августа 1941 г «О переселении немцев, проживающих в районах Поволжья». (Presidium of the Supreme Soviet of the USSR. Decree of 28 August 1941 On Resettlement of Germans living in the Volga Region. ).
  4. ^ Президиум Верховного Совета СССР. Указ от 7 сентября 1941 г «Об 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территории бывше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Немцев Поволжья». (Presidium of the Supreme Soviet of the USSR. Decree of 7 September 1941 On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former Republic of Volga Germans. ).
  5. ^ Barbara Dietz, "German and Jewish migration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to Germany: Background,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26, No. 4 (October 2000): 635-65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