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論

依附理論(英語:attachment theory)是關於人類個體之間關係心理學演化論行為學理論。最重要的原則是,幼兒需要與至少一名主要照顧者建立關係,以促進正常的社交情感(能力)發展。該理論由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提出。[1]

依附理論
理論
話題方面兒童依戀 編輯
研究對象affectional bond、​兒童依戀 編輯
主題歷史history of attachment theory 編輯

在依附理論中,與依附相關的嬰兒行為主要是在壓力情況下尋求接近依附對象。嬰兒會依附於那些在與他們的社交互動中敏感和反應靈敏的成年人,並且在大約六個月到兩歲的這段時間裡,他們會在幾個月內保持一致的照顧者身份。在這個時期的後期,孩子們開始使用依附人物(熟悉的人)作為探索和返回的安全基地。撫養者的反應導致依附模式的發展;這些反過來又會導致內部運作模式,這些模式將指導個人在以後的關係中的感受、想法和期望。[2] 失去依附對象後的分離焦慮或悲傷被認為是依附嬰兒的正常和適應性反應。這些行為可能已經進化,因為它們增加了孩子的生存機率[3]

發展心理學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的研究支持了基本概念,引入了「安全基礎」(英語:secure base)的概念,並發展了嬰兒多種依附模式的理論:安全依附、迴避依附和焦慮依附。[4] 第四種模式,混亂的依附,後來被發現。在 1980 年代,該理論擴展到成人的依附。[5] 其他交互可能被解釋為包括依附行為的組成部分;這些包括所有年齡段的同伴關係、浪漫和性吸引力以及對嬰兒或病人和老人的護理需求的反應。

為了制定關於早期依附性質的綜合理論,約翰·鮑比探索了一系列領域,包括演化生物學客體關係理論(精神分析領域之學派)、控制系統理論以及行為學和認知心理學領域。[6] 在 1958 年以後的初步論文之後,鮑比發表了完整的理論。在該理論的早期,學術心理學家批評鮑比,精神分析界因他背離精神分析學說而排斥他[7];然而,依附理論已成為理解早期社會發展的主要方法,並引起了大量關於兒童親密關係形成的觀察研究[8] 後來對依附理論的批評涉及氣質、社會關係的複雜性以及分類離散模式的局限性。作為實證研究的結果,依附理論已被顯著修改,但這些概念已被普遍接受。[7] 依附理論已形成新療法的基礎並為現有療法提供資料,其概念已被用於制定社會和兒童保育政策以支持兒童的早期依附關係。[9]

關於依附理論的一著名系列動物實驗哈利·哈洛恆河猴所做的實驗,此實驗顯示依附不僅僅是由生物本能如饑餓所激發。在這一系列實驗,新生恆河猴出生後很快從牠們母親身邊帶走,並為牠們提供了兩個代理母親,一個是由鐵線做成,另一個是木頭套上泡沫橡皮和毛衣做成,兩個人偶皆加溫並可在胸前裝上奶瓶提供食物。此實驗是觀察猴子會趴附提供柔軟衣物接觸的人偶或提供食物來源的人偶,結果是這些猴子會趴附柔軟衣物人偶,無論提供食物與否。這些猴子在柔軟衣物人偶在附近時也較為積極探索周遭,似乎此人偶為牠們提供了一種安全感。[10]

撫養方式對被撫養者會產生重大影響[11][12][13],而依附理論和撫養方式密切相關。儘管茱蒂·哈里斯的《教養的迷思》一書認為,撫養方式對被撫養者的(身心)發展沒有太大的影響,但一般學界的共識認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對心理發展有影響,且在後天因素中,撫養方式的影響是不容否認的。研究一般認為,不論其他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撫養方式本身對被撫養者將來的發展有20%至50%的影響。[14]

孩童對養育者的依附

依附理論不單引領了「依附」作為一種心理社會性過程的關注,亦帶出大家對兒童發展的新認知。根據佛洛伊德理論,人在原慾(libidinal)的驅使下,對於不同物件的注視,會使先前的依附打破;若依附未能有效的打破,就會對人造成創傷,可能會導致精神病。然而,依附理論卻認為:成長中的兒童並不需要打破原來的依附,而是:

  1. 學習在之前建立的依附關係中變得更為主動,
  2. 新的依附的增加,並不一定需要打破先前建立的依附關係。

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

安思沃(Ainsworth)的實驗理論指出十二至十八個月大的嬰兒,在母子相處的情境下當陌生人介入時,嬰兒對母親所表現的依附行為

  1.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當母親離開時,嬰兒會或者不會哭。但他們哭的原因是因為相比較陌生人,他們更希望母親在場。當他們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立即停止哭泣。有百分之六十的來自北美中產階級家庭的嬰兒有如此表現。
  2. 焦慮依附型(Insecure)
    1. 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母親離開不會哭,從表面上也看不出焦慮反應,雖然實際測量中發現他們的身體反應與其他依附類型有同樣程度的焦慮。他們與陌生人的互動甚至和他們的母親一樣多。當他們的母親重新回來時,他們會逃避或者遲緩的表現出歡迎的樣子。有百分之十五的來自北美中產階級家庭的嬰兒有如此表現。
    2. 衝突型(Resistant Attachment) 母親離開會焦慮,對陌生人會害怕,母親回來時會尖叫踢打,對環境少探索且難以安撫。有百分之10的北美中產階級家庭嬰兒有如此表現。
    3. 迷失型(Disorganised / Disoriented Attachment) 嬰兒會對母親的離開又重新回來感到困惑,臉上往往有發懵的表情。比如當母親重新回來抱起他們時,他們會迷惑不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有百分之15的北美中產階級家庭的嬰兒有如此表現。[15]

幼兒成長不同階段中的依附建立和發展

根據對60名新生兒在一周歲前的追蹤調查,Schaffer和Emerson在1964年提出了依附在一周歲前的階段性發展理論。根據該理論[16],在新生兒剛出生的第一個周年裡,依附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自我中心階段(asocial stage) 非選擇性依附(indiscriminate attachment) 選擇性依附(specific attachment)
0 到 6周 6周 到 7個月 7個月 到 11個月
小兒的笑與哭並不針對特定的人物 開始注意不同的人物。 對某一個人物強烈的依附。對一些其他人物的明顯依附也時常伴隨。

Schaffer和Emerson在1964年提出的這個理論,被認為基本正確,但是學術界對這個理論的以下方面提出了質疑和反對:

  1. 學者們對得出這一理論的實驗方法提出了質疑。由於對60名新生兒的追從調查中,部分新生兒的行為表現是有他們的父母自行記錄的,學者們認為這些父母可能在長期的記錄中會出現誤報或草率記錄的現象,導致調查數據不準確。
  2. 一些學者們認為所謂的「自我中心階段(asocial stage)」, 新生兒並非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具體任務的存在。一些學者們認為即使是非常年輕的新生兒也具有對特定人物的反應能力。Carpenter在1975年的論文中展示了兩周歲(?)的新生兒可以辨別他們母親臉型和聲音的能力。

依附類型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一個安全型依附的小孩在陌生情境中,當主要照顧者(普遍為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可以自由地探索環境,和陌生人互動,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可能會難過哭泣,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小孩會很快地靠近照顧者尋求安撫。安全依附有助社會及情緒的發展,嬰兒才能適應與親人分離致力於探索環境,而發展出自我概念,此理論其具影響性。

焦慮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即使當主要照顧者就在身旁時,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依然會感到焦慮。當照顧者離開時,小孩會非常的沮喪;當照顧者回到身旁時,小孩又變得很矛盾,明明想跟照顧者保持親近卻充滿憤怒,當照顧者開始注意他時又會想要反抗。

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此類型的嬰兒的母親/主要照顧者特性為:照顧能力差、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不一致的行為。

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小孩會迴避和忽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在照顧者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照顧者在時不去注意;照顧者離去亦顯不出緊張痛苦;照顧者去而復返非但不表示高興,反而迴避或很慢才向前迎接;陌生人出現時無特殊反應。小孩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照顧者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

逃避型小孩的母親/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可能會缺少人際關係。

成人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在成長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直接影響到長大後的戀愛態度,因為他們在戀愛時會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

應用

依附理論可以幫助社會工作者評估和干預依附問題。例如,契合度是指從業者對客戶情緒的共情和回應,通過調整自己的情緒反應來展示對客戶感受的理解和敏感。心智化是指人們理解他人有不同的期望、經驗、希望、想法和價值觀,並能夠想象他人的思維。這樣,人們就可以解釋他人行為背後的思維,與自己的思維進行比較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維與外部現實之間的聯繫。提供一個安全基地,為客戶提供探索社會環境的安全感。[17]

批評

依附理論也存在一些爭議和批評,例如:

  • 人們的個性特徵是否會影響依附和照顧行為;
  • 基於兒童早期依附壓力和成人投射的研究是否真正定義了人生中許多其他因素可能干擾的特徵行為;
  • 對母親的指責:源於早期依附理論認為兒童只需要一個照顧者,通常是母親;
  • 嬰兒決定論:認為兒童早期經驗會影響整個生命;
  • 依附理論被過度使用,作為解釋太多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在兒童方面;
  • 對不安全或混亂的依附作為不利的依附風格的誤解,而它們實際上是對不確定性和變化的適應方式,對一些人來說是個人發展的特徵。[17]

參看

參考文獻

  1. ^ Cassidy J. The Nature of a Child's Ties. Cassidy J, Shaver PR (編).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3–20. 1999. ISBN 1572300876. 
  2. ^ Bretherton I, Munholland KA.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i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 Construct Revisited. Cassidy J, Shaver PR (編). 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89–114. 1999. ISBN 1572300876. 
  3. ^ Prior & Glaser 2006,第17頁.
  4. ^ Bretherton I.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2, 28 (5): 759–775. doi:10.1037/0012-1649.28.5.759. 
  5. ^ Hazan C, Shaver P.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March 1987, 52 (3): 511–24. PMID 3572722. S2CID 2280613. doi:10.1037/0022-3514.52.3.511. 
  6. ^ Simpson JA. Attachment Theory in Moder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Cassidy J, Shaver PR (編). 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15–40. 1999. ISBN 1572300876. 
  7. ^ 7.0 7.1 Rutter M.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concept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May 1995, 36 (4): 549–71. PMID 7650083. doi:10.1111/j.1469-7610.1995.tb02314.x. 
  8. ^ Schaffer R. Introducing Child Psychology. Oxford: Blackwell. 2007: 83–121. ISBN 978-0-631-21628-5. 
  9. ^ Berlin L, Zeanah CH, Lieberman AF.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Supporting Early Attachment Security. Cassidy J, Shaver PR (編).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 and London: Guilford Press: 745–61. 2008. ISBN 978-1-60623-028-2. 
  10. ^ The Nature of Love (195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arry Harlow, American Psychologist, 13, 573-685
  11. ^ Schechter, D.S., & Willheim, E. (2009). Disturbances of attachment and parental psychopathology in early childhood.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Mental Health Issue.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8(3), 665-87.
  12. ^ Grienenberger, J., Kelly, K. & Slade, A. (2005). Maternal Reflective Functioning, Mother-Infant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fant Attachment: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Mental States and Observed Caregiving.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7, 299-311.
  13. ^ Lieberman, A.F.; Padrón, E.; Van Horn, P.; Harris, W.W. Angels in the nursery: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benevolent parental influences. Infant Ment. Health J. 2005, 26 (6): 504–20. PMID 28682485. doi:10.1002/imhj.20071. 
  14. ^ Flaherty, Serena Cherry; Sadler, Lois S. A Review of Attachment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Adolescent Parenting.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1 March 2011, 25 (2): 114–121. PMC 3051370 . PMID 21320683. doi:10.1016/j.pedhc.2010.02.005. 
  15. ^ Child Development, Ninth Edition by Laura E. Berk, 2013, P.430
  16. ^ 本節關於新生兒在一周歲前的依附性階段發展理論全部根據此參考資料改編。Eysenck, M. W. (2005), Psychology for AS Level, third edition, Psychology Press
  17. ^ 17.0 17.1 Payne, Malcolm. CHAPTER 5 Psychodynamic attachment practice.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Fifth edition.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ISBN 978-1-352-01108-1. 

延伸閱讀

  • Greenspan, S. (1993)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SBN 0823626334.
  • Holmes, J. (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Routledge. ISBN 0415077303.
  • Holmes, J. (2001) The Search for the Secure Base: Attachment Theory and Psychotherapy. London: Brunner-Routledge. ISBN 1583911529.
  • Siegler R., DeLoache, J. & Eisenberg, N. (2003) How Children develop. New York: Worth. ISBN 157259249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