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關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3月5日) |
情節
孔子兩次問學於老子,老子認為孔子必不容他,遂騎青牛到函谷關。關尹喜留老子講學,結果誰也聽不懂,又請老子編講義,老子於是寫了五千字交賬,出函谷關去了。
歷史
作於1935年12月,最初發表在1936年1月20日的《海燕》月刊第一期,後收入《故事新編》。出版後,邱韻鐸發文認為作者以老子自況,情緒悲觀消沉,希望作家們「繼續地運用他們的心力和筆力,傾注到更有利於社會變革的方面」;徐北辰則認為《出關》「一句兩句的零碎諷刺很多,但卻看不准他究竟在諷刺誰,好像是傅東華,然而也只是好像而已」。為回應批評,魯迅發表了《〈出關〉的「關」》,稱老子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談家」,「我同意於關尹子的嘲笑:他是連老婆也娶不成的。於是加以漫畫化,送他出了關,毫無愛惜。」
評論
主流觀點根據魯迅的解說認為,《出關》借孔子、老子、關尹喜的形象,諷刺和批判了文藝界的空談、詐偽、市儈風氣。日本學者片山智行認為:「《出關》的老子完全是一個否定的形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王學謙則認為:「魯迅說,老子之所以被讀者誤解,是因為他對老子漫畫化的程度不夠。魯迅沒有意識到的是,這種漫畫程度不夠實際上包含着潛意識的對老子的認同。」而董炳月認為《出關》重構了孔子的正面形象,「將『原孔子』置於先秦諸子之中,通過褒孔貶老、援墨入儒建立了『人格孔子』。這種孔子觀與魯迅早年建立並一生堅持的『立人』思想一脈相承。」[1]
參考文獻
- ^ 田建民. 重读《出关》. 長城. 2017, (3): 1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