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金文[2][3]東周時期畿內諸侯國之一,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緱氏鎮一帶。始封於周定王時期,前幾代國君相繼為周王室所重用,頗具地位、聲望。後因捲入晉國六卿內戰而失勢。亡於貞定王時期,存續約一百五十年。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劉邑(今河南偃師緱氏鎮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周定王
• 爵位
子爵[1]
• 
姬姓
• 
劉氏
• 始祖
劉康公
分封
• 創始
定王時,不早於八年
(前599年—前586年)
• 滅亡
貞定王
(前468年—前441年)
史書記載左傳》、《國語

歷史

大約不早於周定王八年(前599年),定王封王弟王季子緱氏山一帶的劉邑(劉累故地),是為劉國。1984年,在偃師縣緱氏鎮瀏河、澗河匯合處發現劉國故城遺址[4][5]南宋鄭樵通志》誤認為「王季子」是「王季之子」,誤以為劉國始封於西周初年。[6][4]

劉國前幾代國君相繼為周王室所重用,常參與接待使者、出使各國、組織會盟、征討外敵。在周景王繼承人問題引發的王室內戰中,劉國國君也扮演重要角色。[7]

劉氏與晉國六卿中的范氏世代聯姻。周大夫萇弘曾侍奉劉文公,推動周王室在晉國六卿內戰中支持范氏。周敬王二十八年(前492年),晉國正卿趙簡子責問周王室,敬王殺萇弘以安撫。受此牽連,劉國逐漸淪為一般小國。至周貞定王時(前468—前441年),劉國滅亡。[4][8]

國君

劉國前五世國君的信息見於《左傳》,後續國君的信息不詳。[9][10]

國君 私名及其他稱謂 世系關係 首見於《左傳》之年份 卒年
劉康公 [3]、王季子 魯宣公十年(前599年)
劉定公 康公之子 魯襄公十四年(前559年)
劉獻公 定公之子 魯昭公十二年(前530年) 魯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
劉文公 狄、卷、蚠、伯蚠 獻公之庶子 魯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 魯定公四年(前506年)
劉桓公 文公之子 魯定公七年(前509年)

參見

來源

  1. ^ 陳槃 2009,第767頁.
  2. ^ 阮元 1804.
  3. ^ 3.0 3.1 梁曉景 1985,第71頁.
  4. ^ 4.0 4.1 4.2 陳槃 2009,第767至768頁.
  5. ^ 梁曉景 1985,第65至68頁.
  6. ^ 徐旭生 1985,第119頁.
  7. ^ 梁曉景 1985,第65至67頁.
  8. ^ 郭洪濤 1998,第33至34頁.
  9. ^ 陳厚耀 1717.
  10. ^ 顧棟高 174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