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恩
此條目或其章節極大或完全地依賴於某個單一的來源。 (2023年11月4日) |
生平
劉承恩是清朝附生。早年他曾典當衣物聚賭,被視作潑皮無賴。後來他投清軍,考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他投袁世凱任幕僚、隨從,還曾任清朝綠營統領。1895年11月,他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擔任陸軍右翼步兵第三營幫統,後升任工程營管帶。1898年4月,他幫助袁世凱創辦步隊隨營武備學堂,擔任該學堂監督。1900年,他調任湖北武建左旗第一營管帶。後他率湖北新軍開赴廣西鎮壓起義,此後留駐廣西十多年,和陸榮廷交好。[1]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後,他被袁世凱召到河南彰德,委以赴武昌招撫民軍的任務。1911年11月,他先後兩次到武昌與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及其他革命黨領導人接洽議和,他向民軍方面提出,如承認君主立憲,雙方可停戰講和,否則仍然用武力解決。1913年8月29日,袁世凱授予劉承恩陸軍上將銜。後來,劉承恩曾任北洋政府陸軍師長,廣東兵工廠督辦。1914年5月5日,劉承恩因病辭職。1914年12月12日,他幫辦陝西軍務。1916年10月,他擔任廣西省省長,不到一年便因護法戰爭而棄官到北京。1917年,他任廣東省省長。1918年,他任陝西宣慰使。[1]
1920年,湖北發生驅逐湖北督軍王占元的運動,王占元遂薦劉承恩任省長,獲得北洋政府批准。1921年3月8日,劉承恩被正式任命為湖北省省長,不久兼任湖北全省自治籌備處處長。 1921年9月9日,他和吳佩孚、蕭耀南、陳光遠等通電張紹曾贊成廬山國是會議,在漢口成立廬山國是會議籌備處,但未能取得成果。1921年9月,《湖北通志》(宣統志)完成,劉承恩為該志作序。因其擔任湖北省長期間遭到各界反對,1921年12月,各縣自治聯合會和旅京同鄉會發起了逐劉運動,驅逐劉承恩。1922年1月,劉承恩、蕭耀南等人通電反對內閣總理梁士詒斷送膠濟鐵路路權,並迫使內閣總理梁士詒下野。1922年7月6日,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下令免去劉承恩的湖北省省長職務。1922年8月10日,北洋政府派出專員莊蘊寬查辦劉承恩貪贓枉法一案,井交由法庭處理。1924年5月,北洋將軍府授予他「承威將軍」。此後他生平不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