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惠濟廟
北惠濟廟,原址位於今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製氧廠內,是永定河最大的河神廟。[1][2]
北惠濟廟雍正御製碑 | |
---|---|
北京市石景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首鋼總公司制氧廠 |
分類 | 石窟寺及石刻 |
時代 | 清 |
編號 | 1-? |
認定時間 | 1983年8月27日 |
簡介
《永定河志》記載,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至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共下8道治理永定河的詔書;雍正帝在位14年曾下11道治理永定河的詔書。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稱「直隸地方向來旱澇無備,皆因水患未除,水利未興所致。朕宵旰軫念,莫釋於懷」。翌年,雍正帝得知怡親王允祥等人大修水利工程初見成效,「夏秋以來,地方悉無水患,而新種稻田又皆收穫」,「心深為慰悅」,雍正帝還說「其在工人員,或於此時議敘以示鼓勵,或俟工程告成之日議敘」。雍正帝在《石景山惠濟廟碑文》中,述說了自己治理永定河的功績,「比年以來,永定河安流順軌,無沖蕩之虞,民居樂業,歲獲有秋」。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仍在提出治理永定河的意見。[2]
北惠濟廟建成於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在《永定河神廟告成祭文》裡稱,「朕注心河務,禮敬神明,遠籌捍禦之宜,備舉尊崇之典。」「朕思石景實處上游,宜建廟以安神,命河臣而度地。岡巒擁衛,控金堤而制洪流;棟宇輝煌,駐雲旗而回巨浪。肅將祀事,祗告落成。惟神鑒歆,永垂庇佑。安瀾奏績,俾廬井之恬熙;潤下成能,享春秋之祈報。」[2]
北惠濟廟建成以前,康熙帝在盧溝橋以北興建了南惠濟廟。雍正帝在《石景山惠濟廟碑文》裡稱,「永定河,古所稱桑乾河,出太原,經馬邑,合雁雲諸水,奔注畿南。發源既高,匯流甚眾,厥性激湍,數徙善潰。康熙三十七年,我皇考聖祖仁皇帝親臨指授疏導之方。新河既瀦,遂慶安瀾,爰錫嘉名,永昭底定。立廟盧溝橋北,題額建碑,奎文炳耀,河神之封,實自此始。」雍正帝修繕了南惠濟廟,「復以盧溝神廟,皇考聖跡所在,載加崇飾,丹鑊唯新,並增建傑閣,翼如煥如,稱朕敬神惠民之意。」[2]
北惠濟廟由怡親王允祥主持興建。允祥認為,「石景山堤口當永定河之上游,作京師之保障,所關最為緊要」。他「躬往營度,得地龐村之西」,選址「長河西繞而南縈,峰嶺北紆而左騖」,「控制形勝,負山臨流」。[2]
建築
北惠濟廟坐北朝南,前後三進院落。今尚存一座碑亭和一株古柏,均在首鋼製氧廠內。[2]
碑亭內為雍正御製碑,位於首鋼總公司制氧廠內西南端,始建於清朝。1983年8月27日被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石景山區文物保護單位。[1][3]碑亭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坐北朝南,面闊5.2米。碑亭平面為正方形,卷棚頂,磚石結構,四面有拱門,南門額題「謨肇恬波」(為乾隆帝御筆)。亭內為雍正御製碑,漢白玉質,螭首龜趺。碑陽刻雍正帝御製碑文,內容為:
永定河,古所稱桑乾河,出太原,經馬邑,合雁、雲諸水,奔注畿南。發源既高,匯流甚眾,厥性激湍,數徏善潰。康熙三十七年,我皇考聖祖仁皇帝親臨指授疏導之方。新河既瀦,遂慶安瀾,爰錫嘉名,永昭底定。立廟盧溝橋北,題額建碑,奎文炳耀,河神之封,實自此始。
朕纘紹鴻基,加意河務,設官發帑,深籌疏築之宜。比年以來,永定河安流順軌,無沖蕩之虞。民居樂業,歲獲有秋。豈惟人事之克修,實賴神功之贊佑。念石景山據河上游,捍禦宜亟,爰命相擇善地,作新廟以妥神。朕弟和碩怡賢親王躬往營度,得地龐村之西,鼎建斯廟。長河西繞而南縈,峰嶺北紆而左騖。控制形勢,負山臨流。殿宇崇嚴,規制宏敞。護以佛閣,界以繚垣。經始於雍正七年冬,役竣,復以盧溝神廟,皇考聖跡所在,載加崇飾,丹雘維新,並增建傑閣,翼如煥如,稱朕敬神惠民之意。爰賜廟名曰惠濟,勒文貞珉,以紀其事。 《詩》稱「懷柔百神,及河喬嶽。」河之有神,備載祀典。況永定為畿輔之名川,靈應夙著,田疇廬舍,繡錯郊圻。其得安耕鑿而樂盈寧者,胥仰荷皇考方略之昭垂,而明神顯靈,默相孚佑,烝黎邀福孔多,宜加崇敬。今茲數十里內廟貌相望,虔修秩祀,尚其妥侑歆饗,俾斯民康阜乂安,以弘我國家無疆之慶。豈惟朕承茲惠貺,我皇考平成之駿烈,實嘉賴焉。 雍正壬子年四月日立。
碑陰刻乾隆帝書行楷御製詩《石景山初禮惠濟祠》、《惠濟祠疊癸酉舊作韻》:
崇祠依石堰,像設謁金堂。雲壁瞻初度,曦輪屆小陽。河防慎有自,神佑賴無彊。疏鑿非經禹,惟廑永定方。乾隆癸酉孟冬,初禮惠濟祠,因成五言一律,以志虔敬。
寺碑建雍正,皇考辟神堂。清晏資垂佑,實枚恤向陽。不衍秩宗祀,恆奠冀州彊。蒿目一勞計,難言永逸方。甲申仲春月禮惠濟祠疊癸酉舊作韻。御筆
廟前一對石獅子現存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鎮水牛
過去,北惠濟廟前堤岸旁,有一座高約2米的磚台,台上臥有一頭鐵質鎮水牛。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日下舊聞考》未見記載。嘉慶二十年(1820年)《永定河志·工程》記載,「北極(濟)廟前鐵牛一具」,可見鐵牛可能是在1788年至1820年間鑄造。這是北京歷史上僅有的兩頭鎮水牛之一(另一頭為頤和園昆明湖畔的銅牛)。1958年大躍進期間,在大煉鋼鐵時,此鐵牛被化為鐵水用於大煉鋼鐵。[4]
參考文獻
- ^ 1.0 1.1 「文保笔录」石景山文物寻访实录,今日头条,2016-04-13.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5).
- ^ 2.0 2.1 2.2 2.3 2.4 2.5 京西北惠济庙,网易,2009-11-22.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4).
- ^ 石景山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石景山區文化委員會,2016-07-04[永久失效連結]
- ^ 除了颐和园铜牛 北京真的还有一头镇水牛吗,樊城区教育网,2016-08-19. [201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