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姆·拉斯蘭
卡里姆·拉斯蘭(Karim Raslan),畢業於自劍橋大學,馬來西亞作家、導演、報紙專欄作家及政治觀察人士。對於馬來西亞文學圈來說,拉斯蘭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知名作家。
生平
1963年出生在馬來西亞阿松大(Assunta),在英國求學及生活16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英語及法律系。在劍橋求學期間,他主編了校園報章《Stoppress and Varsity》,並在當年贏得《衛報》及NUS主辦的「最佳學生報章獎」。在倫敦Inner Temple實習時,他經常在空餘時間為《倫敦時代周刊》撰寫有關亞洲的評論文章。
1987年,他返回吉隆坡,並在一家頗有規模的律師行從事法律工作。之後他離開律師行列,開始嘗試寫長篇小說(至今尚未完成)。在這段時間裡,他也是自由業作家兼刊物主編,曾為國內多家雜誌報章寫稿,包括《新加坡經濟時報》、《新海峽時報》、《遠東經濟評論雜誌》、《太陽報》、《Men Review》。幾年之後,他重返律師行列。如今,他經常奔走於世界各地,並且需要在寫作與工作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由於業務上的關係,他必須經常來往於南非。在那裡,他為各地研討會及座談會擔任主講人和顧問,並從大馬新經濟政策的成長中談論實行平衡法的典型例子。
拉斯蘭在接受TNG(The Nut Gragh)的採訪中,講述到很多他個人的人生經歷。例如,旅行對拉斯蘭中來說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曾說「現在我還經常旅行。我覺得在我身上有一種『漫遊者』的氣息。我會隨身帶着我的筆記本們。只要我帶着筆記本,我就好像回到了家 - 因為我可以坐在任何地方的咖啡館里,帶着筆記本,寫作」。
拉斯蘭的爸爸是Raslan Abdullah,後者在19世紀60年代建立了Bank Bumiputra Malaysia Bhd。拉斯蘭稱他的父親為「新經濟政策下的典型產物。他的父親在拉斯蘭7歲的時候,在一次車禍中喪生。拉斯蘭的媽媽是一位英國人。父母兩人於50年代在倫敦求學生涯的一場舞會中相遇。關於父親的故事大部分由媽媽口述,拉斯蘭的母親是英國威爾士人,因為在英國期間拉斯蘭隨母親住在英國東南部,所以與母親一家並沒有很深刻的交往。在母親眼裡,拉斯蘭屬於馬來西亞,那裡是他的根,他來英國接受教育,總有一天要回去,回到屬於自己的地方。
作為專欄作家的拉斯蘭曾表示自己對「作家」這個身份還存在掙扎,他希望能夠寫作一些更加厚重的內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引入歷史,能夠探索更深刻的內容。也希望也這樣的方式來寫作自己的小說。
作品
1996年由Times Book International出版了一部英文小說作品集《Heros and Other Stories》。小說集包含8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現代人的生存經驗。其中從〈Neighbours〉這個故事,讀者可以了解到馬來西亞的同志文學。
2004年2月出版《KARIM有話說—蛻變中的馬來西亞》和《東南亞行旅漫記》。李歐梵對這兩本書進行了評論:「這兩本書為馬來西亞和各國的社會和文化作了系列的《浮世繪》:生動自然,甚而色香味俱全。作者對於他的出生地——馬來西亞的感情尤深。他寫的是英文,但流露出來的卻是十足的鄉土味。」
2010年5月出版《凱唾成珠3:馬來西亞—延滯的夢想》。這是拉斯蘭的第三本文集,收錄了2003年起至2008年10月初馬來西亞政治眾聲喧譁的景象。
《Ceritalah Malaysia》是一部13集的新聞紀錄雜誌,主要講述了拉斯蘭在馬來西亞各地的旅行和見聞。
外部連結
- 「學做馬來人」拉斯蘭採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eroes and Other Stories讀者書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星洲日報關於《KARIM有話說—蛻變中的馬來西亞》書籍的介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