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哈伯格
埃德加·伊普塞爾·哈伯格(Edgar Yipsel Harburg;1896年4月8日—1981年3月5日),常稱葉·哈伯格(Yip Harburg),是一位美國流行歌曲作詞家,曾與許多著名作曲家合作,作品包括《兄弟,能給我一毛錢嗎?》和《綠野仙蹤》配樂(如《彩虹之上》)等[1],倡導種族、性別平等。[2][3]
Yip Harburg | |
---|---|
幕後 | |
暱稱 | E. Y. Harburg, Yipsel Harburg |
出生 | Isidore Hochberg 1896年4月8日 |
逝世 | 1981年3月5日 美國加州洛杉磯 | (84歲)
職業 | 作詞家 |
生平
他於1896年4月8日出生於紐約市下東區,原名伊西多爾·霍赫伯格 (Isidore Hochberg)[1][4],父親劉易斯和母親瑪麗·里辛(Mary Ricing)[5]是從俄羅斯移民而來的說意第緒語[4]的正統派猶太人[6][7]。
他就讀於湯森哈里斯高中,在那裡認識同樣喜愛吉爾伯特與薩利文的艾拉·格什溫,成為好友[8],後就讀紐約市立學院[9],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後,開始在當地報紙上寫詩。他是聯合電器公司(Consolidated Electrical Appliance Company)的聯合創始人,但該公司在1929年華爾街股災後破產,給哈堡留下了50,000至70,000美元的債務[10]。
艾拉·格什溫將哈伯格介紹給傑伊·戈爾尼,開始為百老匯創作歌曲。他的《兄弟,能給我一毛錢嗎?》在大蕭條時期風靡全國。後來,他獲得派拉蒙的合同,前往好萊塢工作,憑藉《彩虹之上》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原創歌曲獎。但他同時也依舊創作音樂劇,反映工人階級生活以及種族主義,如《菲尼安的彩虹》(1944)。
列入黑名單
儘管從未加入過美國共產黨[11](他曾是社會黨黨員,並開玩笑說「Yip」是青年社會主義聯盟的縮寫[12]),但他還是被列入黑名單。[13]
他的名字出現《紅色頻道》中,因為參與好萊塢民主委員會,並拒絕指認共產主黨,導致他從1950年[14]到1962年整整十二年被禁止在好萊塢電影、電視和廣播中出現[15]。期間,他無法出國旅行,因為他的護照已被吊銷[16]。音樂劇《Flahooley》(1951)由哈伯格作詞,諷刺了美國的反共情緒,曾在百老匯上演[17]。
1981年3月5日,哈伯格在洛杉磯日落大道上開車時去世,享年84歲。雖然最初報道他死於交通事故[1],後來確認為是在紅燈停車時心臟病發作[18]。
榮譽
1940年,哈伯格憑藉《綠野仙蹤》與哈羅德·阿倫共同榮獲奧斯卡最佳音樂原創歌曲獎。此外,他還與阿倫一起憑藉《月宮寶盒》(1943年)、與傑羅姆·科恩一起憑藉《歌聲不斷》(194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原創歌曲獎提名。
1972年,哈伯格入選歌曲作者名人堂。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Wilson, John S. E. Y. Harburg, Lyricist, Killed In Car Crash. The New York Times. March 7, 1981 [May 4,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 ^ Who Is Yip. Yip Harburg Foundation.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9).
- ^ E.Y. (Yip) Harburg. Freedom From Religion Foundation. [2023-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8).
- ^ 4.0 4.1 Yip Harburg: Biography from Answer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January 2, 2010.
- ^ E. Y. Harbu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from Notable Names Database on January 12, 2010.
- ^ Songwriters Hall of Fame - E.Y. Harburg Biography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December 18, 2010,.. Retrieved January 2, 2010.
- ^ Yip Harburg biography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August 29, 2009,.. Retrieved January 2, 2010.
- ^ Robert Mackey "BBC Won’t Ban 『Ding Dong! The Witch Is Dead,』 Adopted as Anti-Thatcher Anthe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Lede" (blog), New York Times, April 12, 2013
- ^ Kathleen Phillis Lorenz. Spotlight on E. Y. Harburg. 42ndstmoon.com. March 5, 1981 [July 3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7, 2012).
- ^ Democracy Now article 25, November, 2004. Democracynow.org. [July 3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ember 14, 2007).
- ^ Gene Lees The Musical Worlds of Lerner and Loew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4, pg. 153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Robson Books (London) in 1991)
- ^ Harmetz, Aljean. The Making of The Wizard of Oz;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1989; p. 73
- ^ Greg MacKellan "Playbill Notes"[永久失效連結], 42nd Street Moon, August 27, 1996
- ^ Leigh Donaldson "Yip Harburg: Father of the Socially Conscious Lyri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merican Songwriter, April 17, 2011.
- ^ Scott Jacobs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eek Behind, September 23, 2009
- ^ "E. Y. Harburg"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May 15, 2013,., Songwriters Hall of Fame
- ^ Thomas Hischak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Musical: Theatre, Film and Televis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 246
- ^ Lahr, John. The Lemon Drop Kid. The New Yorker. September 22, 1996 [May 21,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9).
- ^ See this for a picture of the Yip Harburg commemorative and a description of the campaign to have it issued. Thefastertimes.com. November 1, 2009 [July 31,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31, 2012).
外部連結
- Yip Harburg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互聯網百老匯資料庫(IBDB)上葉·哈伯格的資料(英文)
- The Yip Harburg Foundation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