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貽弓

中国电影导演(1938-2019)

吳貽弓(1938年12月1日—2019年9月14日)是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導演、編劇。中國大陸第四代導演之一。[書 4]:461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曾主導創辦上海國際電影節。1983年憑藉《城南舊事》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2012年榮獲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書 5]:1375

吳貽弓
導演
國籍 中華民國(1938-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籍貫浙江杭州
出生(1938-12-01)1938年12月1日
逝世2019年9月14日(2019歲—09—14)(80歲)
職業電影導演、編劇
母校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配偶張文蓉
1967年結婚—2019年結束
[書 1]:251[書 2]:141
兒女兒子:吳天戈[書 3]:49
代表作品城南舊事
巴山夜雨
獎項
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導演獎
1983年《城南舊事

生平

早年

吳貽弓1938年12月1日生於重慶市,父輩以從事商業為生。伯父為其取名「貽弓」,其中「貽」為「收藏」之意。「弓」為兵器,所以「貽弓」意寓「刀槍不入,天下太平」。[刊 1]:53由於抗戰導致時局混亂,所以吳貽弓小學學習階段在昆明貴陽、重慶、南京以及上海五個城市的六所學校之間輾轉。在父親的影響之下,吳貽弓很早對電影藝術展現出了熱情,上初中時就開始流連於電影院,收集電影海報,並觀看美國的原聲電影。[書 6]:226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56屆全班同學與蘇聯專家伊萬諾夫(二排右二)的合影,二排左一為吳貽弓

1956年秋,吳貽弓從上海時代中學畢業,並違背長輩的意願自主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刊 1]:53大學三年級時,吳貽弓與其同學季文彥合作拍攝了一個時長十分鐘左右的短片《少年體育》,成為全班唯一有機會在影院公映的實習短片。吳貽弓畢業時與同學陳敏合作將作家王汶石的小說《大木匠》改編為三十分鐘左右的電影作品。[書 6]:226

職業生涯

初出茅廬

1960年秋,吳貽弓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開始擔任見習助導和助理導演。他先後向孫瑜沈浮徐韜魯韌等知名導演求教。參與了《李雙雙》、《北國江南》等電影的拍攝工作。[刊 2]:173這一段學習和實踐的經歷為吳貽弓的導演功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書 7]:171

1970年,吳貽弓以「戰高溫」名義被下放至上海化工系統的某生物製藥廠當工人,期間鑽研《楚辭》、《資治通鑑》、《己亥雜詩》等古典文史著作,以及《魯迅全集》、《毛澤東選集》等當代著作選集。[刊 1]:53周恩來逝世後為懷念周恩來撰寫劇本《這一周》,並寄給了長春電影製片廠,得到了自己在長影廠的同學們的熱情肯定。[刊 2]:176

回歸上影

粉碎四人幫之後,吳貽弓重返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擔任由魯韌執導的《於無聲處》的副導演之後便自編自導了故事短片《我們的小花貓》。[書 6]:227[書 7]:171-172並榮獲次年的文化部青年優秀創作獎。[刊 1]:53吳貽弓在該部短片中的出色表現也為他贏得了與吳永剛合作導演電影《巴山夜雨》的機會。[書 6]:227《巴山夜雨》是吳貽弓執導的首部長故事片,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吳永剛大膽放手,所有拍攝的具體細節全由吳貽弓定奪。此片也為他獲得了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提名。[書 8]:172-174以及第二屆文匯電影獎最佳導演獎。[刊 1]:53

執導《城南舊事》

1981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了對台統戰的九條方針(即葉九條),標誌着海峽兩岸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的電影界也順應時政發展的新趨勢,時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伊明率先將台灣作家林海音所著的小說《城南舊事》改編為文學劇本,得到了時任文化部副部長陳荒煤的讚賞,稱這一劇本完全可以拍出一部樸素、自然且充滿生活氣息的電影。並將該劇本推薦給上影廠。上影廠廠長徐桑楚和副廠長石方禹看完劇本後也認同陳荒煤的意見,認為吳貽弓的個人風格與影片氣質比較相符,便找其商談影片的執導事宜。但吳貽弓看完這一文學劇本後認為此劇本包含過於明顯的統戰意識,遊子鄉愁情感的流露也過於濃烈,而這種情感的抒發應當更加含蓄和克制。於是吳貽弓在得到領導同意之後根據自己的想法寫了一個導演工作檯本,得到了領導和其老師的認可和讚賞。所以吳貽弓放心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進行攝製。影片上影后得到了原著作者林海音的高度肯定。[書 2]:42-44[書 6]:232-233城南舊事》榮獲第2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以及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獎,還被評為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吳貽弓因此片贏得了第3屆金雞獎最佳導演獎。[刊 1]:53

《城南舊事》之後的探索和突圍

1983年,在拍攝完《城南舊事》之後,吳貽弓拍攝了電影《姐姐》,但影片內容貧乏,創作條件不成熟,並且獲得的批評多於讚揚。所以該影片並不成功。[書 9]:204-205翌年1月,吳貽弓擔任上海市電影局副局長。1985年3月26日上海市電影局與上海電影製片廠合併為上海電影總公司,吳貽弓任新成立的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刊 1]:53同年拍攝電影《流亡大學》,講述了抗戰爆發後校園知識分子的戰地流亡經歷。但並未引發熱烈反響。[書 9]:206下半年經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刊 1]:53

1987年,吳貽弓擔任中外合拍片《少爺的磨難英語The Tribulations of a Chinese Gentleman (film)》的總導演,該影片由喜劇演員陳佩斯和德國演員羅爾夫·霍帕英語Rolf_Hoppe共同主演,張建亞任執行導演。[書 6]:237-238該影片以批判金錢至上和財富崇拜為主題。但該影片製造的一系列誇張嬉鬧的喜劇噱頭令習慣了輕喜劇的中國觀眾頗感意外。[書 9]:206在影評界引發了爭議之聲,不少評論認為這不是吳貽弓的導演風格,他不應去做「娛樂性」的片子。[書 2]:68同年7月撤銷上海電影總公司,恢復上海市電影局和上海電影製片廠,吳貽弓出任上海市電影局局長。10月出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刊 1]:53

楊遠嬰認為,吳貽弓導演的《姐姐》、《流亡大學》和《少爺的磨難》三部影片,包含了三種不同的樣式和價值取向,表明其在執導《城南舊事》之後一直嘗試以類型片實現突破。雖然這三部電影所產生的藝術效應未能達到像《巴山夜雨》和《城南舊事》那樣的程度,但都開拓了特定階段的電影形式。[書 9]:206

人大代表、《闕里人家》和中央候補委員

1988年3月,吳貽弓當選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以及七屆全國人大主席團成員。[刊 1]:53同年擔任上影電視劇部與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部聯合製作的電視劇《十八歲的男子漢》,此電視劇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拍攝完成,投資不到10萬元。在觀眾中引發了熱烈反響。該劇獲得了當年大眾電視金鷹獎和第二屆上海國際電視節「白玉蘭城市獎」。年底,吳貽弓受邀擔任巴西第五屆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電視錄像節國際評委。[書 2]:73

1989年,吳貽弓卸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同年獲得「新時期全國影視十佳電影導演」稱號。翌年擔任故事影片《月隨人歸》編導。[刊 1]:531990年11月,吳貽弓在出席山東濟寧一個電影劇本研討會之後返回上海途中參觀了「曲阜孔廟、孔林和孔府」,參觀途中的感受和產生的靈感成為了其此後執導的電影《闕里人家》的題材來源。吳貽弓將自己的感受給矯健、周梅森兩位編劇分享,點燃了兩人的創作熱情,隨後與於艾平、楊江一起開始創作該電影的劇本。這部電影於1991年12月18日正式開拍,[書 2]:76-78主題是在山東曲阜孔子後代在祖孫三代之間的道德與理想的衝突。[書 9]:207此影片在審查和試映階段獲得了廣電部電影局和時任上海市委副書記陳至立等的高度評價。[書 2]:81並於1992年榮獲首屆長春電影節「銀鹿杯」獎,於1993年榮獲廣電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等共3個獎項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電影提名。吳貽弓還在1992年10月當選中共十四大列席代表和中共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同年12月當選中共上海市第六屆市委委員[書 10]:72。後又當選中共十五大十六大正式代表,並於1997年9月當選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刊 3]:26[刊 1]:53

重回上影、創辦上海國際電影節

吳貽弓參與創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1993年10月首次舉行,[書 6]:249其在這場電影節里擔任組委會常務副主席。[刊 1]:53該電影節是中國創辦的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吳貽弓此舉擴大了中國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的聲譽和影響力。[書 6]:249

1994年1月,吳貽弓再度出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刊 1]:53翌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原市電影局和市廣播電視局,新組建成立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吳貽弓出任該局的藝術總監。[書 2]:951996年12月,吳貽弓在中國文聯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書 11]:415-416後又在2001年中國文聯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連任中國文聯副主席,[書 12]:102006年11月在中國文聯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再度連任。[書 13]:6

《走出凱旋門》、《海之魂》和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主席

1996年,吳貽弓擔任根據法籍華裔作家勒內·韓法語René_Han的著作《一個中國人在布爾高涅》改編的電視劇《走出凱旋門》的藝術總監。1997年,海軍作家李雲良找到吳貽弓,希望吳貽弓將以自己三十年的海軍生活經歷創作的小說《海之魂》搬上銀幕,吳貽弓接受了這一請求。[書 2]:95-101同年9月在第2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會上當選協會會長,並於2000年第3屆年會上連任。[刊 1]:53

《寶蓮燈》、上海市文聯主席和《上海電影志》

1998年4月,常光希金復載等幾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同事約吳貽弓在一家餐館小聚,這些人期間提議吳貽弓擔任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總監。吳貽弓第二天接受了這個央求。[書 2]:1011998年12月14日,吳貽弓在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上海市文聯主席。翌年10月23日,其主編的大型地方志《上海電影志》問世,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刊 1]:53-54[書 2]:90

晚年

2002年5月,吳貽弓擔任導演與詞作者的大型原創音樂劇《日出》於上海國際音樂節舉辦期間首演,該音樂劇由廖昌永、陳佩斯、梁谷音等知名藝術家出演。吳貽弓創作這部音樂劇是因為其意識到中國原創歌劇的匱乏,希望中國今後能夠在歌劇方面有所建樹。[書 2]:1052003年3月當選為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網 1]同年12月當選為第七屆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書 14]:12

2012年4月8日,吳貽弓在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1年度表彰大會上獲得終身成就獎。[網 2]同年6月16日榮獲第15屆上海電影節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網 3]同年12月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10屆榮譽委員。2018年,吳貽弓擔任抗日電影《那些女人》的總導演,這部電影是其生前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網 4]

2019年9月14日,吳貽弓於上海瑞金醫院逝世,享年80歲。[網 4]2022年1月5日入選「100名為中國電影作出突出貢獻的電影工作者」名單。[網 5]

個人作品

電影作品

年份 標題 職務 備註 來源
1957 《大木匠》 編劇、導演 [網 6]
1962 李雙雙 副導演
1963 《兄妹探寶》 副導演
1979 《於無聲處》 副導演
1980 巴山夜雨 導演 吳永剛聯袂執導
1983 城南舊事 導演
1984 《姐姐》 導演
1985 《流亡大學》 導演
1987 少爺的磨難英語The Tribulations of a Chinese Gentleman (film) 導演 張建亞聯袂執導
1989 《百變神偷》 監製
1990 《月隨人歸》 編劇、導演
1992 《闕里人家》 導演
1994 醉拳3 製片人、出品人
1995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製片人、出品人
1995 《大捷》 編劇
1997 《海之魂》 導演、編劇
1999 寶蓮燈 美術設計(藝術總監) 動畫電影
2001 《第十三個名字》 編劇
2001 《我的愛情日記》 編劇
2011 《陶行知》 編劇
2018 那些女人 總導演 與江平、李作楠聯袂執導

電視劇作品

年份 標題 職務 備註 來源
1988 《十八歲的男子漢》 導演 [網 6]
1990 圍城 演員 飾周經理
1997 《走出凱旋門》 藝術總監 [書 2]:95
2000 《陳香梅》 導演 [網 6]
2002 《風帆》 導演

家庭

吳貽弓的妻子是張文蓉,出生於1940年,為河北霸州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書 15]:898兩人最初於1961年在電影《李雙雙》劇組中相識,1967年2月5日結婚。[書 2]:141並育有一子吳天戈,其在1990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之後成為上海電影製片廠導演,曾與父親吳貽弓共同製作過多部影視劇。[書 2]:147-149

參考資料

書籍
  1. ^ 汪天雲編. 《蓝色的新娘: 中国当代影星报告文学集》. 合肥: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87: 251. 
  2. ^ 移至: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石川. 《流年未肯付东流 吴贻弓》.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53511696. 
  3. ^ 夏萍編. 《上海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報告係列 ——上海藝術發展報告2020》.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208172029. 
  4. ^ 丁亞平. 《中国电影史 中 1945-2007》. 北京: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068-8889-9. 
  5. ^ 劉躍進主編. 《中国文学年鉴》. 中國文學年鑑社. 2020: 1375. doi:10.43091/y.cnki.yzgwx.2021.000303. 
  6. ^ 移至: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李燕.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309157253. 
  7. ^ 移至: 7.0 7.1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史研究部編. 《中国影坛新人录》.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4. 
  8. ^ 楊慶華著. 《风雨艳阳天》. 北京出版社. 2020. ISBN 9787200157499. 
  9. ^ 移至: 9.0 9.1 9.2 9.3 9.4 楊遠嬰著. 《导演的谱系》.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1. ISBN 9787106032883. 
  10. ^ 沈學明等主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注釋組編.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名录》.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3. ISBN 9787800236150. 
  11. ^ 中共中央組織部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中央檔案館 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 附卷四 中華人民共和國群眾團體組織(1949.10-1997.9).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0. ISBN 9787801363183. 
  12. ^ 白燁主編. 《2002中国年度文坛纪事》. 灕江出版社. 2003. ISBN 9787540729288. 
  13. ^ 中國電影年鑒社編輯. 中國電影年鑒2007. 2006. 
  14. ^ 俞小一主編.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副主席名单. 中国电影年鉴. 中國電影年鑑社. 2004-01-01 (中文(簡體)). 
  15. ^ 《上海電影志》編纂委員會編. 上海电影志.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9. ISBN 7-80618-636-0. 
期刊
  1. ^ 移至: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石川. 吴贻弓生平与创作年表. 當代電影. 2006, 3: 53-54. 
  2. ^ 移至: 2.0 2.1 錢國民. 《走向成功之路——记导演系56届校友吴贻弓》.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1985, (2): 171-179. 
  3. ^ 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共產黨員. 1997, Z1: 25-26. 
網頁
  1. ^ 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全國政協網. 2019-11-20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1) (中文(簡體)). 
  2. ^ 电影导演协会2011年度表彰大会举行.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藝術報. 2012-04-11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5) (中文(簡體)). 
  3. ^ 第15届上海电影节开幕 吴贻弓获终身成就奖. 新浪娛樂. 2012-06-16 [2024-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5) (中文(簡體)). 
  4. ^ 移至: 4.0 4.1 時光網. 《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逝世 享年80岁. 搜狐網. 2019-09-14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5) (中文(簡體)). 
  5. ^ “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获得金扬花奖. 新浪娛樂. 2022-01-05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5) (中文(簡體)). 
  6. ^ 移至: 6.0 6.1 6.2 吴贻弓 Yigong Wu的全部作品 (38). 豆瓣.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6)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