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加雅涅教堂

聖加雅涅教堂亞美尼亞語Սուրբ Գայանե եկեղեցի羅馬化:Sowrb Gayane ekeġec』i[註 1])為一建於公元630年[註 2]的教堂,位於亞美尼亞宗教中心瓦加爾沙帕特(埃奇米阿津),從建於301年之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處向西南步行不遠即至。[1]教堂之建造由卡托利科斯以斯拉一世(亞美尼亞語:Եզր Ա Փառաժնակերտցի羅馬化:Ezr I P』aṙažnakertc』i[註 3])主持,建築設計除1652年之對其穹頂及部分天花進行局部翻修外未曾變更。

聖加雅涅教堂
聖加雅涅教堂
基本資訊
位置 亞美尼亞亞馬維爾州瓦加爾沙帕特(埃奇米阿津)
座標40°09′27″N 44°17′31″E / 40.157419°N 44.291986°E / 40.157419; 44.291986
宗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
功能狀態保存良好,仍在使用[1]
建築詳情
建築風格亞美尼亞式建築
奠基630年
官方名稱:Cathedral and Churches of Echmiatsin and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Zvartnots(英語)
類型
標準(ii) (iii)
指定時間2000年 (第24屆大會
參考編號1011-002
地區歐洲和北美地區
地圖
聖加雅涅教堂在亞美尼亞的位置
聖加雅涅教堂
聖加雅涅教堂在亞美尼亞的位置
地圖

加雅涅為一女隱修院院長之名,其人與同其一道之一群修女於301年在亞美尼亞國王梯里達底三世手中殉道,後來成為亞美尼亞使徒教會聖人[2][3]

2000年,聖加雅涅教堂同瓦加爾沙帕特的歷史教堂群一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4]

歷史

聖加雅涅教堂坐落於其紀念的聖徒於301年殉道之處,是年正當亞美尼亞轉向基督教信仰之時。5世紀時亞美尼亞史學家阿加坦格洛斯(亞美尼亞語:Ագաթանգեղոս羅馬化:Agat』angeġos)記載其時羅馬城中有一年輕貌美的基督徒修女里普西梅(亞美尼亞語:Հռիփսիմէ羅馬化:Hṙip’simē)將被迫嫁與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其人與女隱修院院長加雅涅及其他修女共37人一道逃離暴君之手往亞美尼亞而去。[5]時之亞美尼亞王梯里達底是異教徒,收到戴克里先述有里普西梅之美貌的書信一封。梯里達底尋得修女藏身之所,愛上了里普西梅,[6]據傳爾後又愛上加雅涅。[7]修女堅守信仰,拒斥求愛,梯里達底王即脅迫加雅涅勸說里普西梅就範,然加雅涅則告知里普西梅在信仰上要「有勇氣,站立得穩」。[8]其後眾修女遭到殘忍的酷刑,里普西梅於今日聖里普西梅教堂之所在遭拷打並殉道,同時加雅涅與另兩名修女亦於其後聖加雅涅教堂興建之處遭拷打並殉道,其餘有三十餘名修女則殉道於今日紹拉卡特教堂(亞美尼亞語:Շողակաթ եկեղեցի羅馬化:Šoġakat』 ekeġec』i[註 4])之所在,是為亞美尼亞歷史上的第一批殉道者,據說僅有一人得脫。[5][8][10]後來梯里達底王轉變信仰成為基督徒,並使基督教成為亞美尼亞的國教。[6]

教會傳統相信將基督信仰帶進亞美尼亞的啟蒙者聖格列高利於當時見異象,看到上述殉道者受苦殉道的三處地點,並領受上帝旨意在彼等地點建立禮拜堂;格列高利於異象中另見一處地方,則為今日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矗立之地。[1][6]4世紀末5世紀初,卡托利科斯亞美尼亞的薩哈克(亞美尼亞語:Սահակ Ա Պարթև羅馬化:Sahak I Part』ew[註 5])修整了禮拜堂。然今日所見之教堂實於7世紀在卡托利科斯以斯拉一世主持下建造,並非最初由格列高利所建立者,原有之禮拜堂於其時則被拆除。[1]

17世紀早期,教堂漸見頹敗,屋頂傾塌。於其世紀之中葉,卡托利科斯菲利波斯一世(亞美尼亞語:Փիլիպոս Ա Աղբակեցի羅馬化:P』ilipos I Aġbakec』i)翻新教堂,重建屋頂及中央穹頂。為存放所紀念的聖人之聖髑,教堂東端後殿之下建造禮拜堂,高座(英語:Bema[註 6])亦得以重修。[1]其後此教堂又經歷其他一些修整建造,至今為亞美尼亞最受歡迎的教堂之一,常有人於其處舉行婚禮。[7]每年聖加雅涅及其同伴的瞻禮日,皆有教會組織的隊伍從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一路護送其右手的聖髑至聖加雅涅教堂。[5][11]

建築

聖加雅涅教堂為一座三中殿帶穹頂之巴西利卡式建築,但亦有集中式建築的特點。[1][7]有一八角形鼓座加於堂內四柱之上,而將教堂之內分為三個中殿。兩旁之中殿的中段相較角落部分有些微拔高,並以橫貫教堂的穹頂作頂,是以在橫向上又形成一個中殿。如此教堂於平面上雖為方形,然亦可見十字形的形象。[1]於教堂內部之東牆有一半圓形後殿,其兩旁各有一矩形室。引向教堂內部者有三處入口,主入口經帶拱券的門廊而入,兩側之入口則分別開在南北牆上。

 
位於龕楣上描繪聖人的壁畫

聖加雅涅教堂之外部不同於其內部,以其有十字形平面的山牆屋頂,而鼓座及穹頂則位於主體結構之中央。

於1683年一通風而有三個拱券的門廊加於教堂之西立面,作為傑出的亞美尼亞神職人員之葬地。[12]其門廊由五個界限分明然而相連續的隔區組成,各自開敞而連向其相鄰之隔區。其中央之三個隔區有圓拱形之天花,並有大型拱狀開口通向外部庭院。其兩旁之兩個隔區分別獻予使徒彼得使徒保羅[4]於高度上則略低,同樣覆以拱形天花,各自於三面環牆,而其外牆上開有四瓣形小窗。描繪神職人員的壁畫裝飾於沿門廊內牆而設的壁龕中,大門上方的龕楣之壁畫中則繪有聖人。門廊兩端隔區之上端坐優美的圓頂塔,各以六柱支撐,或可從外側得見。

於日後時光中,聖加雅涅教堂,連同聖里普西梅教堂、茲瓦爾特諾茨主教座堂聖埃奇米阿津母堂將成為基督教亞美尼亞其精神力量之精華、之支柱。

埋葬於此處者

圖集

注釋

  1. ^ 本文中亞美尼亞語的轉寫採用ISO 9985之規範。
  2. ^ 實際上於其地先有一更早之禮拜堂,詳見「歷史」節。
  3. ^ 亞美尼亞語用字母表順序而非羅馬數字表示排序,此處「Ezr I」直接以亞美尼亞字母轉寫則為「Ezr A」,後同。
  4. ^ Շողակաթ大意為「降下的光束」,意指從天國降至隨里普西梅殉道者之處的光[9]
  5. ^ 「薩哈克」實為「以撒」(亞美尼亞語:Իսահակ羅馬化:Isahak)在亞美尼亞語中的一變體。
  6. ^ 指安置祭壇(英語:Altar)的高台區域,為教堂中聖所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文內引注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Gayane. Colleg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Fresno State.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5). 
  2. ^ Armenian Church.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30). 
  3. ^ День памяти святой Гаянэ в Армении.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俄語). 
  4. ^ 4.0 4.1 Cathedral and Churches of Echmiatsin and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Zvartnots. UNESCO.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5. ^ 5.0 5.1 5.2 Commemoration of St. Gayane and her Companions. Diocese of Armenian Apostolic Orthodox Holy Church in Georgia. 2020-03-29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6. ^ 6.0 6.1 6.2 Agathangelos. History of St. Gregory and the Conversion of Armenia. 由佚名翻譯. ВѢхи.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30). 
  7. ^ 7.0 7.1 7.2 St. Gayane Church. Travel to Armenia.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8. ^ 8.0 8.1 Sts. Hripsime, Gayane, and the Christian Maidens. The Armenian Church - Eastern Diocese of America. 2017-01-26 [2021-01-18]. 
  9. ^ Mirzoyan, Vera. Shoghakat Church. Armenia Discovery. 2019-08-28 [2021-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10. ^ Saint Hripsime. Catholic Online. [2021-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11. ^ Feast of Saint Gayane and Her Companions celebrated in the Armenian Church. OCP Pan-Orthodox Media Network. 2009-06-14 [2021-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7). 
  12. ^ Saint Gayane Church. Arara. [2021-01-18]. 

參考書目

參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