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艦巨砲主義

大艦巨炮主義是一種海軍戰略作戰思想。其核心是利用裝備大口徑火炮的大型軍艦,主要是戰列艦以取得制海權

英國羅德尼號戰艦主砲(1940)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無畏艦英國誕生,這種戰艦在海上砲戰無往不利,繼而觸發德英以至全歐的大艦巨炮軍備競賽。一戰結束後,軍備競賽在英美日三國之間仍在持續,各國戰艦越做越大。到1920年代末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美國又出現孤立主義,所以在1920-30年代曾稍稍停頓。1930年代末期,隨着海軍條約時代結束,列強軍備競賽又再次興起,英美日德四國均試圖建立世界最強的戰列艦,大艦巨砲主義也達至頂峰,但此時二戰爆發,塔蘭托戰役以及偷襲珍珠港已經證明了飛機掌握主動性的強大之處,列強的萬噸戰列艦此時剛開始服役,在與飛機對決期間生存能力即遭到質疑,英美兩國開始改變戰略,大量建造航空母艦,日本海軍則保留航母與戰艦平行的戰略。在馬來亞海戰中日本憑藉航空母艦更重創英軍,確立航空母艦的地位。

日本於二戰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服役的最大的戰列艦,但由於在中途島海戰損失大量航空母艦,日本海軍只好將建造中的大和級戰列艦三號艦信濃號改為航空母艦,它也是美國海軍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登場之前史上最大排水量的航空母艦,所以大艦巨砲主義在二戰結束前其實就已經開始沒落。到了現代,海軍最大噸位的船隻以航空母艦為主力,戰艦與巡洋艦過大的配置變得過時,並在驅逐艦的基礎上引進的垂直發射系統,戰鬥利用更是便捷,使用大型艦裝備大砲的機會也已不復存在。

起源

 
當時艦砲已經達16吋口徑
 
無畏號

19世紀末的海軍經歷了工業化,新式的技術,如全鋼裝甲、旋轉炮塔光學儀器、蒸汽輪機等陸續被發展安裝到船上,展現了不同於風帆時代的強大威力。英國的約翰·費舍爾爵士得出二級主炮(口徑小於主炮、大於副炮,用以輔助主砲戰鬥)戰力低下,且造成測距、補給繁複困難,應在戰列艦上統一大口徑主炮的結論,這導致第一艘無畏艦——無畏號的出現,其理論是放大現有船艦的艦體,以容納更厚的裝甲及新型機組,從而提高防禦力及速度;撤除所有二級主炮,進而裝備統一的大口徑主炮,以加強遠程攻擊力。這種新的裝甲戰船,集合了當時的最新技術,無畏艦的出現,一下子令當時所有的現役戰列艦變得過時了。

發展

一戰中,英德的大艦隊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港口內,較少出來活動。但在1916年5月底英國的本土艦隊和德國公海艦隊的主力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進行了一次大海戰,即日德蘭海戰。雙方均出動各自海軍的精華,包括44艘戰列艦和16艘戰列巡洋艦。在這次海戰中大艦巨炮主義發展到了頂端,戰列艦的進退主宰了所有行動。這次海戰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為戰列艦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經驗。

到1920年代,大艦巨炮已經是各國海軍一致走的路,主炮開始追求大口徑的16寸火炮,而裝甲要抵得住同型火炮的威力,速度一般要在23節(每小時23海里)以上。當時日本的加賀級、美國的南達科他級列星頓級等都是即將出籠的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但倫敦海軍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的來臨,令這些艦隻中途夭折,一部分成為了航空母艦,一部分則解體了事。

二戰

 
大和型一號艦,大和號

30年代末期,條約時代結束,各國再度開始建造大型戰艦,英法美日德意都企圖建立強大的戰列艦隊。當時戰列艦都裝備15英寸或更大的主炮,而各國亦試圖建造更大口徑的超級主炮,但最後僅日本繼續研製並將460毫米火炮裝上大和級上。不過到了二戰,大艦巨炮主義已經沒落。各國在珍珠港一役後意識到航空母艦和潛艇已取代了戰列艦成為新的海上霸主,所以都將大部分資源用作建造航母或潛艇,而戰列艦也由主力降為了航母編隊的警戒艦和炮轟陸地目標的軍艦。在戰爭後期僅有美國和英國還在繼續建造戰列艦。

沒落

大艦巨炮主義的沒落,其一是因為潛艇技術已漸漸成熟,龐大且不具反潛能力的戰艦更容易遭到攻擊,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航空母艦的發展,在艦載機面前,航速再快的戰艦也只是一隻速度極慢的獵物。在軍事思想家威廉·米切爾於1921年7月21日舉辦的戰艦打擊實驗中,證明航空機轟炸比艦炮射擊更有效。在大量航空炸彈魚雷的攻擊下,其配備的防空武器不論數量再多仍效果有限(尤其是在電腦系統與面對空飛彈開發出來前),戰列艦接近航空母艦進入主炮射程前便可能被擊沉,更別說要先穿過由其他軍艦組成的防線,在珍珠港事件此跡象已開始嶄露,但由於該戰役為偷襲戰而未重視這現象,不久後的馬來亞海戰便明白表現此事實,萊特灣海戰更為清楚。所以在二戰後,不再有國家造新戰艦,進而連巡洋艦也漸漸式微,航空母艦接著取代旗艦地位,對艦攻擊主力改以較小型機動性與功能性較高的驅逐艦,大艦巨炮主義也徹底走向沒落。

儘管傳統戰艦和巡洋艦已多淡出了舞台,但仍參加了二十世紀的少數戰爭。美國愛荷華級戰艦曾投入1950年代的韓戰、1960年代的越戰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並以重炮轟炸敵方的岸上防空設施,為航艦戰鬥群轟炸機編隊清除障礙;在波灣戰爭時期,愛荷華級艦上全新追加的戰斧飛彈魚叉飛彈的強大威力,使巡弋飛彈反艦飛彈取代了艦砲,並成為戰艦的主要對地/對海攻擊手段。1982年爆發的福克蘭戰爭,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遭到英軍潛艇擊沉,證明了魚雷、反艦飛彈在海上戰鬥中優於艦砲的威力。在大艦巨砲主義走入尾聲後,隨之而來的是航空母艦配置的艦載機和潛艇配備的各型飛彈主導海上戰場的時代。

後續影響

大艦巨砲主義雖然在現實中沒落,但至今仍不少人對此抱有浪漫或憧憬的情懷,因此在流行文化裡仍有不少動漫電影遊戲延續此思想,在日本許多作品中可以看到如配置大型主砲、機密的巨型戰艦等武器設定,有些科幻作品也出現配置巨砲的高科技戰艦或宇宙戰艦

現實中,雖然各國海軍多改以航空母艦做為戰略力量投射主力,但以大艦攜帶重火力的思想仍就未徹底斷絕。美國遲遲不肯拆解所有愛荷華級願意花錢保存甚至肯將密蘇里號短暫復役也證實了海軍仍認為大艦或許仍有派上用場的一天,甚至開始建造了噸位大過不少巡洋艦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而冷戰時期蘇聯也造出龐大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做為戰略壓制。過去的大艦巨砲主義演變成今日的武庫艦概念,這種想法或許會持續以不同型態續存著。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