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鵝

一种鸟类

小天鵝學名Cygnus columbianus),又名白鵠,是一種體型比大天鵝小的天鵝

小天鵝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 鴨科 Anatidae
屬: 天鵝屬 Cygnus
種:
小天鵝 C. columbianus
二名法
Cygnus columbianus
(Ord, 1815)
亞種[2]

C. c. bewickii (Yarrell, 1830), Bewick's swan
C. c. columbianus (Ord, 1815), whistling swan

異名[2]
  • Anas columbianus Ord, 1815
  • Anas spec Ord, 1815
  • Cygnus colombianus (Ord, 1815)
  • Cygnus minor Yarrell
  • Olor columbianus (Ord, 1815)

生態環境

喜歡在泥濘水塘、湖泊或泥灘等生境中活動,常在水中緩慢前進,嘴往兩旁甩動以尋找食物。

分布地域

繁殖於北歐亞洲極北部,在歐洲中亞中國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及日本越冬;遷徙時可見於中國的東北新疆內蒙古北部。分布於北美洲北部的Whistling Swan(有學者譯做"嘯聲天鵝")也被作為小天鵝的一個亞種。

 
大天鵝和小天鵝喙部對比

特徵

體型碩大,長頸,和優雅高貴的氣質是天鵝屬生物共有的特徵。與分布地域接近並經常在相似生境混群出現的大天鵝相比,小天鵝體型稍小,並且嘴黑但基部黃色區域較大天鵝小,上嘴側的黃色不成前尖且嘴上中線黑色,但這一顯著特徵由於觀察條件的限制有時並不能夠明確辯識。小天鵝的叫聲似大天鵝但音量較大。群鳥合唱聲如鶴,為悠遠的klah聲。

食物

小天鵝主要取食淺水區域的各種水草的種子地下塊莖等部位,偶食少量水生昆蟲和田螺等,經剖檢發現,小天鵝的胃內多有野藕野菱角水草及大量的礫石。民間有「天鵝一脖子扎到底」的說法,指的就是天鵝的覓食方式,常常是身體浮在水面上,利用修長的脖子深入水中取食。

保護情況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年

瀕危因素

環境污染

局部地區如意外的石油泄漏及其它有害化工廢水的排放等。天鵝繁殖、棲息多在湖區、沼澤、濕地,由於農牧業發展,有機農藥積聚湖區。

棲息地破壞

持續乾旱使湖泊水平下降,濕地面積下降,失去覓食和繁殖場所。低濕使食物減少從而導致產卵日期推遲,數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成活數下降,使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農業的發展,造成過度種植、放牧、興建水庫、圍湖造田、施放農藥和化肥等,造成棲息及覓食場所減少,棲息環境受到破壞。

種內生物學特點

由於遷徙和集群越冬,寄生蟲感染率較高。當發生突發性傳染性疾病時,傳染快,無法控制,易大批死亡。天敵主要威脅卵和幼鳥,如鷗類、狐狸、渡鴉、金雕等。

作為食物被偷獵

參考文獻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ygnus columbia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數據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2.0 2.1 Cygnus columbianus. GBIF. Copenhagen, Denmark: GBIF Secretariat. [30 September 2021].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鵠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