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吾(1939年—2015年8月8日),男,祖籍河北樂亭,生於黑龍江哈爾濱,中國詩人,曾任中國詩歌學會秘書長。[1][2][3][4]

生平

196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後在北京通州師範學校和通州四中任教,1979年起在北京師大中文系主講中國現代文學,1983年調至中國作協創研部任研究員。後擔任中國詩歌學會、國際華文詩人筆會秘書長。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中國詩歌學會

20世紀90年代初期,手無分文的張同吾克服種種困難創辦中國詩歌學會,並捐出部分稿費用於相關費用,而後擔任中國詩歌學會秘書17年。

2015年8月8日,病逝於北京東方醫院

主要作品

張同吾從6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說集《愛,不是選擇》,詩集《中秋月》,專著《小說藝術鑑賞》、《詩的審美與技巧》、《詩潮思考錄》等。

評價

詩歌理論家阿紅評價張同吾「不執不隨,不媚不俗。」「評論一段時間的詩,他能作出精當的歷史的有說服力的概括,指陳得失與路向;評論一位詩人的詩,他從多角度觀察,從橫向縱向比較,他能作出恰切的中肯的評價。」

2015年7月24日,詩人七月帶着艾青夫人高瑛買的的蛋白粉和蟲草看望張同吾。「張先生自己站了起來,還告訴晚輩,自己身體狀況很好。」七月回憶道,並稱讚他「臨終前仍然很堅強」。

張同吾去世後,詩人大衛在微博上悼念:「上帝又收穫了一枚人間的碩果,塵世又失去了一塊詩歌的青銅。」

文學主張

張同吾執教於北京師大中文系時提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黃金時代。認為「講假話,講套話,口是心非,可笑而可悲,中國文化有許多長處,但虛假性和程式化正表現出民族性格中的弱點。」

張同吾認為真正意義上的詩「不僅是精湛的語言和優美的情思,不僅是豐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而且要求它能夠在神奇的語言符號和獨特的意象組合中,包容着豐富的文化積澱和新鮮的審美發現,從而找到在歷史蹤跡和文化脈絡中,一個民族文化性格的生成和發展,可以看到伴隨着文化江河的流動,詩人的文化認同與文化批判,詩人的心路歷程和超越意識。」

張同吾表示自己厭惡因獵奇而「圍觀」,並認為好詩無人欣賞,而一些「不是詩的詩」卻受追捧是一種文化的悲哀。他還認為詩歌代表了人類最高的智慧。

參考資料

  1. ^ 王慶生主編; 劉炳澤, 張皓, 陳其光副主編. 中国当代文学辞典. 武漢: 武漢出版社. 1996. 
  2. ^ 閻純德主編; 李潤新, 孫瑞珍, 常敬宇副主編. 中国文学家辞典 • 现代第六分册.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3. ^ 谷向陽, 王慶新主編. 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 北京: 學苑出版社. 1994. 
  4. ^ 馬良春, 李福田總主編. 中国文学大辞典 • 第五卷.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