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亡率

风险单位,定义为百万分之一的死亡机会

微亡率 (英語:Micromort,來自死亡率的結合)是一個風險單位,定義為百萬分之一的死亡概率。 [1] [2] 微亡率可用于衡量各種日常活動的風險。微概率是某些事件發生的概率為百萬分之一;因此,微死亡是死亡的微概率。 微亡率概念是由羅納德·霍華德英語Ronald A. Howard引入的,他開創了現代決策分析英語Decision analysis實踐。 [3]

微亡率對未來活動的評估只能是粗略的評估,因為特定情況總是會產生影響。但是,過去的歷史事件率是可用於提供棒球場平均數字的。

例子

基線

死亡原因 背景 時間段 死亡數量 人口數量 每單位曝光的微亡率 參考
所有原因 英格蘭和威爾士 2012年 499,331 56,567,000 每天 24 個
每年 8,800
ONS 死亡人數[4]表 5。
所有原因 加拿大 2011年 242,074 33,476,688 每天 20 個
每年 7,200
加拿大統計局[5]
所有原因 美國 2010年 2,468,435 308,500,000 每天 22 個
每年 8,000
CDC 死亡人數[6]表 18。
非自然原因 英格蘭和威爾士 2012年 17,462 56,567,000 每天 0.8
每年300
ONS 死亡人數[4]表 5.19。
非自然原因 美國 2010年 180,000 308,500,000 每天 1.6 個
每年 580
CDC 死亡人數[6]表 18
非自然原因(不包括自殺) 英格蘭和威爾士 2012年 12,955 56,567,000 每天 0.6
每年 230
ONS 自殺[7]
非自然原因(不包括自殺) 美國 2010年 142,000 308,500,000 每天 1.3 個
每年 460
CDC 死亡人數[6]表 18。
所有原因——生命的第一天 英格蘭和威爾士 2007年 430 每生命的第一天 沃克,2014 [8]
所有原因——生命的第一年 美國 2013年 每天 16.7
每年 6100
CDC 生命表[9]
Blastland & Spiegelhalter, 2014 [10]
謀殺/兇殺 英格蘭和威爾士 2012/13 551 56,567,000 每年 10 個 ONS 犯罪[11]
兇殺 加拿大 2011年 527 33,476,688 每年 15 個 加拿大統計局[12]
謀殺和非過失殺人 美國 2012年 14,173 292,000,000 每年 48 次 聯邦調查局[13]表 16

休閒和運動

死亡原因 背景 時間段 死亡人數 曝光次數 每單位曝光的微摩爾數 參考
水肺潛水 英國:BSAC 成員 1998-2009 年 75 14,000,000 次潛水 每次潛水 5 BSAC [14]
水肺潛水 英國:非 BSAC 1998-2009 年 122 12,000,000 次潛水 每次潛水 10 BSAC [14]
水肺潛水 美國 – DAN 的受保成員 2000-2006 年 187 1,131,367 名會員 作為 DAN 的成員,每年 164
每次潛水 5
DAN[15] p75
滑翔傘 土耳其 2004-2011年 18 242,355 次跳躍 每次跳躍 74 坎貝克 2015 [16]
滑雪 美國 2008/9 39 57,000,000 天滑雪 每天 0.7 Ski-injury.com [17]
跳傘 美國 2000-2016 年 413 48,600,000 次跳躍 每次跳躍 8 USPA [18]
跳傘 英國 1994-2013 年 41 4,864,268 次跳躍 每次跳躍 8 BPA [19]
跑馬拉松 美國 1975-2004 年 26 3,300,000 次運行 每次跑步 7 Kipps C 2011(引用的文章不支持聲稱的微型死亡數量,並且不包含可以計算死亡風險的數據) [20]
定點跳傘 挪威謝拉格地塊 1995–2005 9 20,850 次跳躍 每次跳躍 430 索雷德 2007 [21]
登山 登上馬特宏峰 1981-2011 年 213 大約 75,000 次攀登

(每年約 2500)

每次攀登嘗試 2,840 巴赫曼 2012 [22]
登山 登上珠穆朗瑪峰 1922–2012 223 5,656 次成功登頂 每成功登頂 37,932 美國宇航局 2013 [23]

旅行

會將死亡風險增加大約一微亡率的活動及其相關死因:

  • 騎摩托車行駛 6 英里(9.7 公里)(事故) [24]
  • 步行 17 英里(27 公里)(事故) [25]
  • 騎自行車行駛 10 英里(16 公里) [26]或 20 英里(32 km) [25](事故)
  • 乘汽車行駛 230 英里(370 公里)(事故) [24] (或 250 英里) [25]
  • 乘飛機飛行 1,000 英里(1,600 公里)(事故) [26]
  • 乘火車行駛 6,000 英里(9,656 公里)(事故) [24]
  • 在美國乘坐噴氣式飛機飛行 12,000 英里(19,000 公里)(恐怖主義) [27]

其他

按每項活動計算,其他活動的死亡風險增加:

微亡率的價值

支付意願

微亡率的一個應用是衡量人類對風險的重視。例如,一個人可以考慮他們願意為避免百萬分之一的死亡概率支付的金額(或者相反,他們願意支付多少錢來接受英語Willingness to accept百萬分之一的死亡概率)。這種情況下,人們聲稱數字很高。然而,考慮到他們的日常行為(例如,他們願意為汽車的安全功能支付多少錢),一輛微型汽車的典型價值約為 50 美元(2009 年)。 [31] [32]這並不是說 50 美元的估價應該理解為一個人的生命(100 萬微摩爾)的價值為 50,000,000 美元。相反,人們在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太願意花錢來增加他們的安全。這意味着在面對小風險,而不是肯定是大風險時,使用微亡率來分析風險會更有用。 [32]

統計生命價值

政府機構使用名義上的統計生命價值英語Value of life (VSL) - 或防止死亡的價值英語Value of life(VPF) - 來評估保障措施支出的成本效益。例如,在英國,用於道路改善的 VSL 為 160 萬英鎊。 [33]由於道路改善可以少量降低大量人群的風險,因此英國交通部基本上將減少 1 微亡率的價格定價為 1.60 英鎊。美國交通部使用 620 萬美元的 VSL,將1微亡率定價為 6.20 美元。 [34]

慢性風險

微亡率最適合用來衡量急性風險的大小,也就是會立即死亡的。來自於生活方式、接觸空氣污染等方面的風險屬於慢性風險,因為它們不會導致立即死亡,但會減少預期壽命。羅納德·霍華德英語Ronald A. Howard在他 1979 年的原始工作中包括了這樣的風險, [26]例如,額外的一個微亡率可以來自於:

  • 喝 0.5 升酒(肝硬化) [26]
  • 在 2020 年 5 月,COVID-19大流行期間住在紐約市- 每天 50微亡率[35]
  • 抽 1.4 支香煙(癌症、心臟病) [26]
  • 在煤礦中度過 1 小時(黑肺病) [26]
  • 在煤礦中度過 3 小時(事故) [26]
  • 1979 年在紐約或波士頓住 2 天(空氣污染) [26]
  • 與吸煙者一起生活 2 個月(癌症、心臟病) [26]
  • 喝邁阿密的水 1 年(氯仿致癌) [26]
  • 吃 100 塊炭烤牛排(苯並芘致癌) [26]
  • 乘飛機飛行 6000 英里(10,000 公里)(由於背景輻射增加而導致癌症) [36]

這類風險使用微生命英語Microlife的相關概念來表達更好。

參見

參考

  1. ^ Fry AM, et al. Micromorts—what is the ris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6-02. Accessed 2016-07-30.
  2. ^ Walker KF, et al. The dangers of the day of bir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4-05. Accessed 2016-07-30.
  3. ^ Howard, R. A. C. Schwing , 編.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4. ^ 4.0 4.1 Deaths Registered in England and Wales (Series DR), 2012 (PDF).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3-10-22 [2014-06-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6-06). 
  5. ^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by sex (Both sexes). Statistics Canada. [14 August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6. ^ 6.0 6.1 6.2 KD Kochanek. Deaths: Final Data for 2010 (PDF).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3-05-08 [2014-06-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5-11). 
  7. ^ Suicid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12 Registration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2014-02-18 [2014-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3). 
  8. ^ KF Walker; AL Cohen; SH Walker; KM Allen; DL Baines; JG Thornton. The dangers of the day of birth. 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2014-02-13, 121 (6): 714–8. PMID 24521517. doi:10.1111/1471-0528.12544. 
  9. ^ Life Tables. cdc.gov.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3 [24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26). 
  10. ^ Blastland, Michael; Spiegelhalter, David. The Norm Chronicles: Stories and Numbers About Danger and Death 1. Basic Books. 2014: 14. ISBN 9780465085705. 
  11. ^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Crime Statistics, Focus on Violent Crime and Sexual Offences, 2012/13 – ONS. 2014-02-13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12. ^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total population, by age group and sex, Canada. Statistics Canada. 26 November 2020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3). 
  13. ^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2: Table 16. FBI.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14. ^ 14.0 14.1 British Sub-Aqua Club. UK Diving Fatalities Review.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July 2014). 
  15. ^ Divers Alert Network (DAN). Fatalities_Proceedings.pdf (PDF). [2014-06-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1-16). 
  16. ^ Canbek, Umut; Ahmet İmerci; Ulaş Akgün; Murat Yeşil; Ali Aydin; Yasemin Balci. Characteristics of injuries caused by paragliding acci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5-09-01, 6 (3): 221–224. PMC 4566014 . PMID 26401185. doi:10.5847/wjem.j.1920-8642.2015.03.011. 
  17. ^ Ski-injury.com. Ski Injury.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8 May 2014). 
  18. ^ United States Parachute Association. Skydiving Safety. [2018-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2). 
  19. ^ British Parachute Association. How Safe. 2012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July 2014). 
  20. ^ Kipps, Courtney; Sanjay Sharma; Dan Tunstall Pedoe. The incidence of exercise-associated hyponatraemia in the London marathon.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11-01-01, 45 (1): 14–19 [2014-06-12]. PMID 19622524. doi:10.1136/bjsm.2009.05953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21. ^ Soreide, Kjetil; Christian Lycke Ellingsen; Vibeke Knutson. How Dangerous is BASE Jumping? An 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s in 20,850 Jumps From the Kjerag Massif, Norway. The Journal of Trauma: Injury, Infection, and Critical Care. May 2007, 62 (5): 1113–1117. ISSN 0022-5282. PMID 17495709. doi:10.1097/01.ta.0000239815.73858.88. 
  22. ^ Tod am Matterhorn (PDF).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7-24) (德語). 
  23. ^ The World's Tallest Mountain. Earth Observatory. NASA. 2 January 2014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4). 
  24. ^ 24.0 24.1 24.2 24.3 Spiegelhalter, David. 230 miles in a car equates to one micromort: The agony and Ecstasy of risk-taking. The Times (London). 10 February 2009 [19 April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25. ^ 25.0 25.1 25.2 Understanding Uncertainty. Plus Magazine. 12 July 2010 [202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26.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Howard, Ron Risky Decisions (Slide show), Stanford University
  27. ^ The Odds of Airborne Terror. 2009-12-27 [2013-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2). 
  28. ^ Advisory Council on the Misuse of Drugs. MDMA ('ecstasy'): a review of its harms and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Misuse of Drugs Act 1971. London: UK Home Office, 2009: p 18. http://www.homeoffice.gov.uk/publications/agencies-public-bodies/acmd1/mdma-repo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9. ^ Blastland, Michael; Spiegelhalter, David. The Norm Chronicles: Stories and Numbers About Danger and Death 1. Basic Books. 2014: 8. ISBN 9780465085705. 
  30. ^ 30.0 30.1 Spiegelhalter, David; Blastland, Michael. The Norm Chronicles: Stories and numbers about danger Main. London: Profile Books. 2013-05-30. ISBN 9781846686207 (英語). 
  31. ^ Howard, R. A. Microrisks for Medical Decision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 1989, 5 (3): 357–370. PMID 10295520. doi:10.1017/S026646230000742X. 
  32. ^ 32.0 32.1 Russell, Stuart; Norvig, Pet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rd. Prentice Hall. 2009: 616. ISBN 978-0-13-604259-4. 
  33. ^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GMH, United Kingdom, "TAG Unit 3.4: The Safety Objective", Transport Analysis Guidance—WebTAG http://www.dft.gov.uk/webtag/documents/expert/unit3.4.1.ph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4. ^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Treatment of the Economic Value of a Statistical Life in Departmental Analyses—2011 Interim Adjustment", 2011, http://www.dot.gov/policy/transportation-policy/treatment-economic-value-statistical-lif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5. ^ Roberts, David C. Putting the Risk of Covid-19 in Perspective. The New York Times. 2020-05-22 [2020-07-06]. ISSN 0362-4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美國英語). 
  36. ^ Radiation dose issues and risk (PDF). European Society of Radiology. [2013-11-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9 February 2014).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