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豫西戰役

挺進豫西戰役是1947年8月下旬至10月初,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謝兵團南渡黃河、橫掃豫西隴海路守敵,開闢豫陝邊的進攻戰役。

戰前態勢與部署

1947年7月21日,在陝北靖邊縣小河村召開中共中央前委擴大會議陳賡出席會議。會上毛澤東分析:「劉鄧大軍率領主力躍進大別山,一定搞得敵人手忙腳亂,到處調兵去追堵;胡宗南又被牽在陝北,陷入絕境。豫西敵軍不多,是個空子,師出豫西是有戰略意義的。它東可威脅洛陽,支援劉鄧大軍南下,西可威脅西安,牽制陝北的敵人。」[1]7月27日軍委電令:"陳謝兵團組織前委,以各部首長為委員,陳(賡)謝(富治)韓(鈞)3人為常委,陳賡為書記,謝富治為副書記"[2],以4縱、9縱和第38軍組成新的作戰集團,並把渡河時限明確規定在8月15日前完成一切準備工作,15日至20 日間渡河南進。陳賡於1947年8月初返回晉南,於陽城主持集團旅以上幹部參加的第一次前委擴大會,傳達了黨中央關於挺進豫西的進軍命令。

為配合劉鄧大軍1947年8月7日開始的千里躍進大別山陳粟大軍即將於1947年9月2日開始的魯西南作戰與挺進豫皖蘇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政治委員謝富治率第四、第九縱隊和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等部8萬餘人(被稱為「陳謝兵團」)於8月12日由晉西南南下,準備黃河南下,開闢豫西與鄂西北、陝南新區。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前敵委員會,由陳賡、謝富治、秦基偉、黃鎮、孔從洲、汪鋒為前委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四縱司令員陳賡為前委書記,四縱政治委員謝富治為前委副書記。陳謝以前委名義下達軍政指令,指揮作戰並開展各項工作。

太行、太岳兩區政府組織了三萬多民兵、民工隨陳謝軍渡河南征作戰;渡河以後兩區繼續以大量物資支援前線部隊。

此時,豫陝鄂邊區為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部的防區。洛陽至潼關的黃河南岸200多公里的正面第一線,由5個保安團防守;沿隴海路部署了整編第15師2個旅、青年軍第206師2個旅、整編第76師之新1旅,依託鐵路作機動防禦。

為配合陳謝兵團南下,中央軍委指揮西北野戰軍於8月6日至8月12日發起一打榆林作戰,把胡宗南的機動兵力兩個整編軍吸引到陝北米脂以北毛烏素沙漠邊緣。8月20日發動沙家店戰役,殲胡宗南長途機動主力整編第36師師部及整編第165、123旅共6千餘人,此戰扭轉陝北戰局,基本粉碎胡宗南對陝北的重點進攻。原在豫西的國軍整編第10師追擊劉鄧大軍南下豫皖邊,又馳援魯西南參加了土山集戰役解救了整編第11師。洛陽至潼關間黃河南岸擔任河防的只有5個保安團,其後僅有正規軍3個旅依託隴海鐵路機動防禦,隴海鐵路以南的鄂豫陝廣大地區兵力極為空虛。

戰鬥經過

8月12日,陳謝集團各部隊分路向豫北開進。連日大雨,山洪暴發,但各部均於8月20日前到達指定位置。此時黃河河水猛漲兩三米,流速、浪高都比原來大為增加。8月22日夜,各路順利地將渡河器材秘密移到泛水線,各火器也進入陣地,突擊隊在船待令。

陳賡、謝富治兵團渡河部署:

  • 左集團:第四縱隊為第一梯隊,第九縱隊隨後跟進。8月22日夜從垣曲濟源間強渡黃河。同時隨軍南下的還有博愛沁陽溫縣武陟等太南區所屬縣的地方幹部和支前民工1萬餘人。
    • 左路周希漢第10旅:避開原有渡口,另闢牛灣、李河口、下關陽三個渡河點實施強渡,在渡船將近對岸的時候,才發起了火炮轟擊。把偷渡和強渡結合起來。只用15分鐘登岸。一舉攻占對岸新安縣西沃鄉的石山頭,控制灘頭陣地,俘虜新安縣保安團團長鄧尚德,為後續部隊打開前進道路。李成芳第11旅跟進。
    • 右路陳康第13旅:第一梯隊第37團渡至河心時,遭到敵人火力攔阻,陳康旅長即令預備隊第39團第3連從另一渡口強渡。在守敵集中對付第37團時,他們只用了僅半小 時就突擊成功,並一舉占領了椿樹坪、香頭廟等灘頭陣地。全旅後續部隊隨之跟進,占領新安宜陽澠池三座縣城,殲敵4千餘人。劉金軒第12旅跟進在濟源小教口渡河,直奔鐵門鎮之隴海要點。8月28日下午,劉金軒率34團、35團和36團一營奔襲洛寧縣城,激戰一個小時,俘獲國民黨洛寧縣縣長及保安部隊1000餘人。
  • 右集團:第八縱隊第22旅為第一梯隊,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隨後跟進。8月22日22時從茅津渡以東馬家河底河段強渡黃河。在渡船很少的條件下,造了十幾個大油布包,權當渡船,一面射擊,一面划進,衝過火力封鎖。精通水性的民兵,組織了葫蘆隊,肩下繫着葫蘆,浮在水面,手中端着槍向敵人射擊,掩護渡船前進。神速動作搶占國民黨陝縣河防隊(隊長蘆湧泉)寬達10里之沿河陣地。23日拂曉即逼近陝縣東側的會興鎮,並擊潰陝縣出援的敵人,在當天19時攻占會興鎮,炸毀會興東面鐵路大橋,搶占了尚村、洪渠之線。向南發展攻占陝縣張村塬高地;爾後以一部向東奔襲陝縣張茅鎮和觀音堂車站,以策應左縱隊作戰。其主力則向西南方向發展,威逼陝縣(陝州城),並向西迂迴大營車站,切斷靈、陝之間敵人的聯絡,抗擊牽制由陝西東援之敵。

渡河後席捲隴海鐵路。至8月31日相繼攻占會興澠池新安宜陽,並以第10旅一部包圍橫水(守軍是從杞縣乘火車趕來的整15師64旅190團),從8月24日至28日爬城攻打橫水(未克)[4],威逼洛陽

西安綏靖公署應對部署:

  • 從尾追劉鄧大軍南下的部隊中抽調6個旅(其中整3、15、41、206師各一個旅),連同駐洛陽地區守軍共8個旅組成第五兵團。司令官李鐵軍。參謀長李英才,副參謀長鄒炎
    • 整編第3師:師長李楚瀛,副師長路可貞
      • 整編第3旅,旅長何竹本/雷自修(1947.11繼任),參謀長饒亞伯
      • 整編第20旅,旅長譚嘉范,參謀長沈炳宏
    • 整編第20師,師長楊幹才
      • 整編第133旅,旅長陳親民
      • 整編第134旅,旅長伍重嚴
    • 整編第15師 師長武庭麟
      • 整編第135旅 在陝北被殲滅後駐陝縣整補 旅長祝夏年
      • 整編第64旅 駐洛陽
    • 整編第41師 師長胡臨聰
    • 青年軍第206師 師長蕭勁
      • 第一旅 旅長趙雲飛
      • 第二旅 旅長蔣公敏
  • 陝州、潼關間的新1旅(駐靈寶)、第135旅與第206師第2旅一部(駐陝縣),由潼關以西趕來的第167旅和第165旅的494團等部共約4個半旅組織陝東兵團。兵力轄:新1旅、整135旅(羊馬河戰役被全殲後重建)、整27旅、整167旅(蟠龍戰役被全殲後重建)。司令官謝甫三
  • 胡宗南從陝北抽兵守衛西安。

第五兵團與陝東兵團東西對進,夾擊殲滅陳謝兵團。

毛澤東連續發來幾個電報,指示力求運動戰,機動迅速,廣占敵區,多殲敵人,並具體指出:洛陽地區敵所必爭,不應使用主力;主力應向西,乘胡宗南在西面尚未完成部署的機會,搶占陝縣靈寶閿鄉等城,殲滅分散守備之敵,然後以一路出陝東南,一路出伏牛山,在豫西、陝南、鄂北建立根據地。8月26日,中央軍委電令陳賡、謝富治等渡過黃河後,兵分兩路,「以一部攻占洛南、商縣、商南,切斷西荊公路迫使胡宗南軍一部向陝南布防」。9月2日,中央軍委又電令陳賡等部:「主力西進,相機攻取陝縣、靈寶、閿鄉、盧氏、洛南、商縣、商南七城或七城中之幾城,着重掃除七縣鄉村中之反動武裝。」9月4日,中央軍委再次電令陳賡:「陝南、豫西南各縣似甚空虛。……四縱全部劃分兩路,一路取捷徑出陝東南,相機攻取洛南、商縣、商南、荊紫關諸城鎮;……全軍都要有在豫西、陝南、鄂北建立根據地的決心。」此後,中央軍委又多次電令陳賡等「攻取洛南、商縣、商南、山陽諸城,肅清反動,發動群眾,援助陝南遊擊隊,建立豫陝鄂革命根據地。」

陳謝遂撤出對橫水鎮之圍攻,以第三十八軍一部監視陝縣的萬餘守敵,率第四縱隊於9月2日轉兵西進繞過陝縣,直撲靈寶閿鄉。9月9日,11旅旅長李成芳指揮31團、32團、33團分別攻占西王、大王、五帝等地。11日,32團攻占梨園,占領靈寶縣城(今靈寶市大王鎮老城村)的東南山頭——老虎頭高地,向縣城南關壓進;33團攻占佛家灣、李家寨後,越過弘農河從焦村直撲函谷關高地;31團進抵靈寶縣城附近,準備登城鬥爭。11日,第13旅38團團長劉增業指揮進攻南營村(靈寶縣城以東5公里,村中寨牆高築,建有護城河,守敵為新1旅第2團團部和兩個營),為1營和2營擔任主攻,分別從西北角、東面進攻,3營為預備隊,團迫擊炮連支援1營戰鬥;9月11日夜幕降臨後,戰鬥打響,冒着炮火採用搭人梯的方法越過兩道外壕,攻入寨內,12日拂曉,戰鬥勝利結束,共斃、俘敵軍600餘人,並繳獲一大批輜重物資。函谷關在靈寶縣城西南一公里處,守敵為青年軍206師4團的一個步兵加強營。利用日偽時期舊工事加以改造,構築了三道塹壕,相互貫通,設有暗堡和子母堡。主攻的11旅33團1營按一、二、三連組成三個梯隊,採取偷襲和強攻相結合的戰術,趁夜間發起作戰;戰鬥中,一營營長熊廣模犧牲,9月12日6時,函谷關高地全部為解放軍占領,此戰共計斃傷300餘人,俘100餘人。9月12日21時攻擊靈寶,不到3個小時攻占縣城,守軍突圍,解放軍乘亂開展堵截,至24時戰鬥勝利結束,全殲守軍2900餘人,生俘整編第76師整編第75旅(新1旅)旅長黃永瓚、副旅長胡秉銳、206師第2旅第4團少將團長黃滌生以下2500餘人,繳獲各種炮27門、輕重機槍90餘挺、步槍1500餘支、汽車33輛。炮兵51團1個營帶4門105毫米榴彈炮和8輛美制10輪卡車軍投誠,被編入4縱炮兵營。閿鄉縣城在靈寶縣城以西,因無正規軍把守,9月13日,第4縱隊10旅、第38軍17師、第22旅順利攻占閿鄉縣城。靈寶、閿鄉縣城首次解放後,迅速建立了靈寶、閿鄉縣委和縣民主政府,積極開展解放區的建設工作。9月10日晚20時,第12旅突襲盧氏縣城,僅用兩個小時全殲整編第36師第165旅第494團第三營及地方保安團、自衛隊等1500餘人。至9月12日,陳謝指揮第四縱隊連克虢略鎮盧氏靈寶,以一部兵力進逼潼關。部分官兵以及山西老區隨軍進入豫西的5個幹部大隊,深入各鄉鎮開闢根據地。[5]主力回師東進,配合第三十八軍一部於9月15日至17日攻陝縣,9月17日18時發起總攻,激戰4小時,全殲陝縣守軍整135旅全部及第206師一部,陝州專員兼保安司令李群峨陣亡,生俘敵206師第2旅旅長蔣公敏以下4700多人,解放軍第38團團長劉增業犧牲。至此「陝東兵團」大部殲滅。胡宗南撤了指揮不力的謝甫三職務,由裴昌會繼任陝東兵團司令官。邱行湘接任青年軍206師師長,趙雲飛晉升副師長。

原留置於洛陽以西地區的第九縱隊主力,偵知防守橫水寨的第190團在第191團、整70師140旅538團接應下意圖西逃新安縣城。九縱26旅在橫(水)新(安)公路正村鄉中嶽村一帶設伏,9月7日發起突襲,戰至9月8日凌晨,整15師64旅190團、191團被殲2400餘人,64旅副旅長王文彬、191團團長楊拂蘆和副團長1000餘人被俘。九縱發出嘉獎令:「這一勝利,開創了我縱隊一個旅一次殲滅敵正規軍一個團的模範戰例。」[6]九縱主力隨後南下,解放洛陽以南的嵩縣伊陽等縣城,牽制第五兵團,與平漢路東的豫皖蘇區戰略配合。

1947年9月15日,中央軍委就《目前各戰區的作戰情況》致電劉鄧陳粟陳謝等,指出,在整個南線戰場,

「(四)我陳謝兵團已占豫西九縣(宜陽近被敵占),除殲滅大量保安部隊外,並殲滅胡宗南七十六師之新一旅,三十六師一個獨立團,又殲滅洛陽李鐵軍部整十五師六十四旅一個團,擊潰其兩個團。現該區除陝縣尚未攻克外,淅川、南召以北,洛陽、臨汝、魯山以西均為我占。現渭水、黃河以南,漢水以北,平漢以西甚為空虛,利於我軍防守發展。」

陳謝兵團控制了從新安到潼關的廣大地區,切斷了胡宗南與中原戰場國軍的交通聯繫。蔣介石於9月20日飛抵西安,公開宣布「三個月內徹底肅清陝北共匪,半個月徹底打通隴海路」,親自部署防禦,從清剿大別山的部隊中抽出整編第65師(160、187旅)由漢口空運西安,並從陝北戰場調回了一部分部隊,從晉南(運城第83旅和第84旅一部)、榆林(第28旅)等地空運部隊,在西安、潼關間集中了十個半旅的兵力布防,防止陳謝兵團西進。這樣就更多地調動了進攻陝北的國軍回頭,迫使國軍在陝中布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野戰軍轉入進攻。

根據8月26日,中央軍委電令陳賡、謝富治等渡過黃河後,兵分兩路,「以一部攻占洛南、商縣、商南,切斷西荊公路迫使胡宗南軍一部向陝南布防」。1947年9月16日,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政委汪鋒、軍長孔從周在河南靈寶五原鎮召開會議,宣布前委決定,劉庚、孫光、楊克組成中共陝南工委,劉庚任書記,其主要任務是:開闢陝南,建立豫陝鄂根據地,首先在商洛地區開展工作。集中三十八軍教導團中陝南籍幹部、戰士組成陝南獨立團,配合主力挺進陝南,在商洛地區堅持鬥爭,牽制進攻陝北的國民黨軍胡宗南部南進。9月23日,中央軍委電示陳謝:以主力4個旅圍攻敵整15師第64旅並協同九縱打擊李鐵軍主力,「以三十八軍一部開文底,逼近潼關佯動,迷惑敵人;以劉旅(第12旅旅長劉金軒、政委李耀)附三十八軍一部,立即西進,相機攻占洛南商縣商南山陽諸縣,發動群眾創建根據地。」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指示陳謝要大破隴海路,以便切斷敵西北戰場和中原戰場的聯繫。陳謝決心留第38軍之一部逼近潼關佯動,迷惑敵軍;第12旅及第38軍另一部,西出陝南之洛南、商南、商縣、山陽地區,創建根據地,威脅西安側後,使西安、潼關地區之胡軍不敢輕動;四縱的4個旅隱蔽東返,尋機消滅李鐵軍兵團一部,22旅則留潼、洛之間大破隴海鐵路,以鞏固戰略突破成果,在破壞當時著名險橋第八號橋的時候,謝富治政委親到現場督促檢查;抽劉金軒第12旅、陳先瑞率第三十八軍第十七師及教導團9月24日南下開闢陝南。兩支部隊分工:[7]

  • 第12旅負責丹江以南地區,向山陽鎮安和鄂西北行動,創建陝南根據地;
  • 第十七師則於丹江以北地區牽制敵人,掩護和策應第十二旅向南線展開,以保證該旅側翼之安全,同時指揮陝南獨立團(第三十八軍教導團改成)就地開展鬥爭。

開闢陝南部隊解放商南縣城、豫陝鄂咽喉荊紫關和西荊公路上的重鎮龍駒寨(今丹鳳縣城)、商洛鎮;繼而渡過丹江,解放山陽鎮安及湖北的鄖西縣城;再越漢水,解放旬陽白河縣城。前後一個月,連續攻占十幾座縣城,殲敵1萬多人。由於陝南地區北出秦嶺直抵西安,南下可入川。中共武裝從1928年渭華暴動起到1946年中原突圍止,歷史上已經八進八出陝南[a],這是第九次開闢陝南,鬥爭極為殘酷[8]

9月26日,陳謝率第四縱隊主力隱蔽東返,打擊洛陽外圍較孤立的第五兵團。主力隱蔽東移到澠池以東時,第五兵團茫不知,還以整15師乘虛向新安鐵門,整三師向宜陽前進。9月30至10月2日,就勢發動新安、鐵門攻堅戰,殲滅整編第15師師部及第64旅大部,俘敵2000餘人,僅師長武庭麟和少數人逃脫。10月8日攻洛陽,整3師由洛寧回援洛陽,又在韓城鎮一帶給了整3師以重大殺傷,因來援之敵兩個旅同整3師的3個旅收縮靠攏,加之連日大雨,河水猛漲,戰之不利,陳謝決定停止進攻。在韓城鎮一帶轉入休整。

9月29日,第十二旅、第十七師、陝南獨立團(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教導團改稱)和陝南遊擊隊勝利會師於丹鳳龍駒寨。會師當日,由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副軍長陳先瑞主持在商洛鎮召開有十二旅、十七師、陝南工委負責人參加的聯席會議,決定由十二旅具體負責丹江以南地區,向山陽、鎮安、鄂西北進擊,在鄂陝邊開闢革命根據地。根據中央軍委關於「攻占洛南、商縣、商南,切斷西荊公路,迫使敵軍向陝南布防」的作戰部署,十二旅東進途中,於1947年10月1日攻克要隘武關後迅速向東進擊直取商南縣城。10月1日上午11點許,十二旅前衛部隊第三十五團進抵商南縣城附近,下午5時十二旅旅部和三十四團、山炮大隊到達商南縣城西黨馬店集結,三十六團於清油河一線布防,阻擊東犯之敵。三十五團進抵縣城附近後,迅速派偵察排和六營占領東崗一帶高地。1日晚7時,三十四、三十五團對縣城實施包圍。駐守商南縣城的是陝西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區保安第一大隊白青雲部,當晚和商南縣縣長戴季心率部從南門出逃。晚10時許,三十五團一個連在夜幕中悄悄向縣城南邊虎坡上敵陣地運動。晚12時攻占虎坡戰鬥結束,斃傷敵軍20多人,俘敵30多人。10月2日上午8時攻取商南縣城戰鬥打響,三十四團二營擔任主攻,三十五團一營從東面佯攻,山炮大隊以炮火配合,到10時戰鬥結束,共斃傷敵100多人,俘敵200多人,繳槍300多支。此為第一次解放商南縣城。從9月27日打下商縣夜村到10月2日攻取商南縣城,前後6天時間,西到商縣夜村、東至商南富水100多公里的西荊公路路段為第十二旅控制。蔣介石從武漢空運整編第65師到西安,連同從關中抽調的整編第38旅一起開赴陝南、陝東地區。

第九縱隊在嵩縣欒川伊陽等地建立了豫陝鄂軍區第三軍分區;在新安澠池等地建立了太岳軍區第五軍分區,調入太岳第50、51、52團歸分區指揮;第38軍第55師在盧氏靈寶地區建立了豫陝鄂軍區第一軍分區。

戰後結果與影響

陳謝集團1個半月作戰,共殲滅國民黨軍31000人,其中俘敵2萬人,斃傷11000人,解放縣城12座,並建立了3個軍分區,為後續南下開闢豫陝鄂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毛澤東於10月4日在發給劉鄧、陳粟的電報中,介紹了陳謝兵團的成功經驗:「陳謝10個旅分散5個旅(折合)於豫西、陝南10餘縣,打民團、土匪、保甲及一團一營之正規軍,集中5個旅打中等規模之仗,甚有效力。」10月24日,陳賡報告軍委,各部傷亡和逃亡1.2萬人,後4縱歸隊1500人,補充俘虜和新兵7200人,又恢復出征時的人數。

此時,洛陽集中了第五兵團的10個旅;在潼關集中了8個旅。胡宗南企圖再次東西對進,圍殲陳謝兵團,恢復隴海路的交通。毛澤東指示陳謝留一部在隴海路牽制敵人外,主力應從隴海路南下,殲滅豫西各縣的反動武裝,開闢根據地;如敵人跟蹤南下,則尋機分別殲滅之,但要打有把握之仗;並指出不要怕敵人占領隴海路,只要在東面南面打開局面,大量殲滅敵人,胡宗南雖占隴海路,但兵力分散,我即能再殲敵軍,重占隴海路。陳謝部隊轉師向南,乘虛殲滅豫西各縣分散守備之敵,既能創立廣大的根據地,使作戰有所依託,又能東向平漢路,直接配合挺進中原的劉鄧、陳謝主力作戰。具體部署是:

  • 以4縱為左縱隊
    • 第11、第13旅隨集團直插伏牛山麓,爭取短暫休整,待機打李兵團;
    • 第10旅攻占雄踞伏牛山口的郟縣、臨汝,保障集團主力南進,將李兵團牽出洛陽
    • 第22旅攻占登封,迷惑牽制李軍之行動。
  • 9縱為右縱隊,先期出發,奪取位於伏牛山沿線的寶豐、 魯山、南召等城,使集團部及第11、第13旅有立足休整之地;
  • 第12 旅和第38軍除留部分牽制裴兵團外,主力全部執行開闢陝南任務。

陳謝主力1947年10月底開始南下。第25旅於11月1日至5日攻克魯山方城;第26旅於2日至4日襲占寶豐、葉縣;第27旅以3夜急行軍,奪取了南召;第22 旅於3日攻占登封;第10旅於10月31日輕取臨汝。周希漢第10旅進攻郟縣前,整編第15師師長武庭麟率一個半旅已先一日到達郟縣,李鐵軍帶兩個整編師也從洛陽出援。周希漢決心率部乘武庭麟部立足未穩,李鐵軍對我集團主力動向作出錯誤判斷而不敢急進之機,採取速戰速決,經激戰兩晝夜全殲整15師師部和64旅殘部共2.5千餘人,俘虜師長武廷麟,解放軍傷亡300人。這一段作戰6天結束,共殲敵5700餘人,攻占縣城8座,將李鐵軍兵團主力牽出洛陽。

第五兵團以整3師、整20師等5個旅的兵力尾追南下。11月8日陳謝兵團在南召店召開前委會議,決定在新區僅能集中5個旅的兵力,不應與第五兵團決戰,也不能把部隊拉向西面在伏牛山的牛背上建立根據地,而要在平漢路以西的廣大地區展開,以便於更有力地配合挺進中原的主力作戰。決定以第13旅和第25旅,由九縱政治委員黃鎮和副司令員黃新友統一指揮,偽裝集團主力,西向鎮平、內鄉、西峽口,斬斷西荊公路,與南下開闢陝南的部隊呼應,把李鐵軍兵團誘至豫、陝、鄂交界山區,將其拖疲、拖垮,而後相機殲滅;九縱司令員秦基偉率第26、第27旅在敵後之魯山、寶豐地區展開,橫掃地方武裝,發動群眾;四縱之第10、第11旅位於葉縣、方城、唐河、沁陽地區,隱蔽待機;會議還決定成立豫陝鄂後方委員會、行政公署、後方指揮部。會後,整20師進駐南陽,整3師則尾追第13旅等部西進豫陝省界。陳謝主力在豫西廣大空白區展開,連克郟縣、魯山、方城、寶豐、葉縣、南召、登封、鎮平、泌陽、唐河、桐柏、臨當、上店、下店、魯山等11座縣城,到11月底止建立了豫陝鄂邊區行政公署和7個專區、31個縣人民政權,7個軍分區的地方武裝;9縱25旅,4縱12旅及11旅33團、13旅39團、22旅客64團及38軍全部地方化,至1948年初地方武裝已壯大至7.2萬人。12月6日陳賡報告軍委,部隊不斷進行俘虜補充,故減員不大。

12月下旬,國軍集中14個整編師、33個整編旅,由白崇禧指揮,對大別山發起全面圍攻,以摧毀根據地而使劉鄧野戰軍無以立足。中央指示陳謝集團協同華野西線兵團破擊平漢、隴海路之兩大「動脈」,調圍攻大別山之敵回援,減輕敵對劉鄧野戰軍的壓力。陳賡決心以4縱之主力東出平漢。12月13日開始,四縱相繼攻占平漢重鎮漯河、駐馬店及沿線城鎮20多處,徹底破壞鐵路;華野部隊同時打破開封至鄭州、 鄭州至許昌之間鐵路400多公里。蔣介石急令裴昌會兵團東出鄭州接防,原駐鄭州之孫元良兵團南下,李鐵軍兵團馳返平漢,以救平漢之危。但裴昌會兵團被西北野戰軍所制難以脫身,致使孫元良兵團不能南下,只有李鐵軍兵團星夜趕來,疲憊不堪。陳賡司決心將整編第20師扣留於確山地區,將整3師孤軍引入西平、遂平地區—舉圍殲。李鐵軍發覺不妙,即率部倉促在西遂間之祝王砦、金剛寺一帶轉入防禦。經中央批准,粟裕統一指揮四縱協同華野三縱,於12月25日發起總攻。12月26日第五兵團主力在西平遂平間的祝王砦、金剛寺地區被陳粟大軍和陳謝兵團主力圍殲,斃俘敵6000餘人,除李鐵軍率少數逃生,其餘全部被殲。整3旅旅長雷自修、20旅長譚嘉范陣亡,兵團參謀長李英才、副參謀長鄒炎,整3師師長路可貞、整3旅參謀長饒亞伯、整20旅參謀長沈炳宏被俘。隨後南下圍攻確山整編第20師,因情況有變,協同不密而僅殲一部。確山之戰後,陳、謝率部在葉縣、襄城地區轉入休整,開展新式整軍運動。


備註

  1. ^ 中共軍隊在陝南的九進八出:
    1. 1927年劉志丹領導的渭華暴動部分人員南下進入鄂陝邊區
    2. 1932年11月中旬,紅四方面軍由鄂豫皖蘇區西徵到達鄂西北,經過激戰紅四方面軍得以向北突圍,經野狐嶺,搶占竹林關要隘,而後進人商縣以西之楊家斜。
    3. 1932年11月,夏曦、賀龍、關向應等率領紅三軍實施戰略轉移,11月底進入鄖西,從漫川經鄖西上津、槐樹、廟川、東川入陝。12月1日,紅三軍由鄖西東川進入陝西鎮安縣。
    4. 1933年5月,劉志丹率紅二十六軍南下商洛、鄂陝邊區
    5.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率紅二十五軍由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西征北上,長驅1800餘里於12月初到達鄂陝邊區,創建了鄂豫陝根據地。1935年7月紅二十五軍主力離開鄖西北上,留下紅七十四師堅持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7年,紅七十四師奉命北上撤離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紅二十五軍及紅七十四師在鄂豫陝革命根據地鬥爭達兩年零八個月。
    6. 西安事變後,1937年1月10日紅十五軍團由陝西咸陽出發,向陝東南鄂陝邊區挺進,制止親日派的軍事進攻,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1月22日,堅持鄂豫陝邊區游擊戰爭的紅七十四師與紅十五軍團會合,會合後的部隊統一歸紅十五軍團指揮。1937年3月初從鄂陝邊區北返關中。
    7. 1945年10月,中共關中地委派鞏德芳返回商洛創建「隱蔽根據地」,策應陝北根據地。1946年6月,在商縣成立了以鞏德芳為指揮的陝南遊擊隊指揮部,進行游擊戰爭。
    8. 1946年7月,中原突圍部隊到達鄂陝邊區,8月初北路突圍部隊先後在鄖西、三官洞、八道河、瓜子嶺、蒿坪河、馬家坪及鄖西西部大小新川、泗峽口、一二三天門等地建立了革命政權,打退了敵一三五旅、六十四旅等部隊及地方保安團隊的多次圍攻。中原部隊在鄂陝邊一度建立了五個軍分區和行政專署以及20多個縣級政權。1947年3月,中原突圍部隊奉命北上渡黃河進抵山西晉城休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