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大綸(1534年—1604年),心易華平浙江嘉善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與袁黃並稱「支袁」。

生平

祖父支高。父親支祿嘉靖十三年(1534年)生。早年接觸陽明心學,萬曆二年(1574年)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進士,以觀政進士在刑部就職,曾打算彈劾張居正未果,歷官江西南昌府儒學教授,萬曆四年(1576年)升遷福建泉州府推官[1]萬曆五年閏八月,回鄉丁憂,萬曆七年(1579年)十二月因在泉州處理永春暴亂不當被彈劾免職。萬曆十一年(1583年)春,經推薦出任江西布政司理問,曾整頓「胥吏猾桀」,但被知縣朱雲錚回護。不久升任奉新縣知縣,其間處置當地大盜和整頓傳驛,萬曆十四年(1586年)冬,因「與上官不協,掉首而還,隱居著書」。[2]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卒,[3]年七十一。[4]門人私謚曰文介先生。有二子,支如玉、支如增。

著作

著有《世穆兩朝編年史》、《支子余集》、《華萃詞》等。後世整理為《支華平先生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

評價

時人對支大綸有著兩極化的評價。支大綸好自我標榜之嫌,多次強調自己被彈劾的原因與洪朝選案有關,以博取時人的同情。實際上張居正與洪朝選案並無聯繫。伍袁萃評價支大綸「憸狡不可方物,人畏之如蛇蠍」。沈德符則批評《世穆兩朝編年史》「舛謬不必言」。

注釋

  1. ^ 陳揚善在〈支子政餘序〉中認為支大綸在南昌時「江陵啣舊怨,不欲先生入,乃轉推泉州。」
  2. ^ 《支華平先生集》,頁30;《明人傳記資料索引》,頁88
  3. ^ 《南昌府志》,清同治十二年刻本,卷27
  4. ^ 沈季友:《檇李詩繫》卷十五

參考資料

  • 道光《晉江縣誌·卷35·政績志·文秩2·明·推官·支大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