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俄邊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边界

朝鮮-俄羅斯邊界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로씨야 국경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로씨야 國境;俄語:Российско-северокорейская граница),是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邊界。根據俄羅斯官方定義,朝俄邊界包括17公里的「陸地邊界」和22公里的「海上邊界」。[1]

朝俄邊境地圖,上方為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防川

歷史

 
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中清政府放棄的外滿洲領土

1860年清政府在《北京條約》中割讓烏蘇里河以東的領土給俄羅斯帝國。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圖們江下游13公里的部分成為朝鮮和俄國的邊界。[2][3]1985年4月17日,朝鮮與蘇聯簽署邊界條約[4]。2015年7月2日,中、俄、朝還另簽條約規定三國交界點[5]。2004年-2008年,俄羅斯為防止河岸侵蝕,曾對河岸進行加固。[6]

地理

俄羅斯和朝鮮之間的陸地邊界沿着圖們江的航道,而海上邊界位於日本海上。[7]邊界俄羅斯一側是濱海邊疆區哈桑區,朝鮮一側是羅先特別市

交通

 
友誼大橋連接北朝鮮和俄羅斯

圖們江上的朝俄國境友誼橋連接連接俄羅斯哈桑鐵路支線哈桑站與朝鮮洪儀線豆滿江線豆滿江站。橋面鋪設雙軌距。2017年10月,沿橋鋪設了俄朝國際通信光纜。由俄鐵的子公司TransTelekom提供接入服務,以避免朝鮮對外電訊線路完全依賴於中國的尷尬。朝俄國境友誼橋是一座鐵路橋,長650米,寬20米,距江面高11米,可通行貨運和客運列車[7]。沒有公路或行人過境點。[8]通常,友誼橋僅供俄羅斯和朝鮮公民通過邊境,並不向第三國開放。[9]

2015年4月俄羅斯和朝鮮達成協議,發展兩國之間的公路交通。[8]2024年,中俄雙方簽署並發表《中俄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其中包含拓展圖們江口的問題[10]

參見

參考文獻

  1. ^ See the tables at Сопредельные страны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7-08.俄羅斯鄰國
  2. ^ See Article 1 of the 1860 agreement between the Russian Empire and the Qing Empire (大清國): s:ru:Пеки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 (1860), s:zh:中俄北京條約
  3. ^ Alyssa Park, From Fluid Borderland to Divided Spaces: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ssian-Korean Borderland, 1860-1937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3-04.
  4. ^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соглашениях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7-08.
  5. ^ Соглашение между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м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м Корейской Народно-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и линии разграничения пограничных водных пространств трех государств на реке Туманная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7-02.俄、中、朝三國政府協議(俄語)
  6. ^ Работы по укреплению берегов реки Туманной на границе России и КНДР завершатся в этом году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3-25.圖們江護岸工程將於今年完成, 2008-02-21
  7. ^ 7.0 7.1 Северная Корея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7-07.朝鮮介紹
  8. ^ 8.0 8.1 North Korea, Russia sign road connection de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5-04-16
  9. ^ Entering North Korea at Tumang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rt of the series, The forbidden railway: Vienna - Pyongyang 윈 - 모스크바 - 두만강 - 평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 ^ 俄方对这老问题做出重大让步? 中共奏响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