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 (教育家)
李登輝(1873年4月20日—1947年11月19日)[a],字騰飛,祖籍福建省同安縣(今廈門市),生於荷屬東印度爪哇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中華民國教育家,復旦大學校長,基督徒。[1]
李登輝 | |
---|---|
字 | 騰飛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73年4月20日 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 |
逝世 | 1947年11月19日 中國上海市 | (74歲)
死因 | 腦溢血 |
紀念建築 | 相輝堂 |
母校 | 英華學校、俄亥俄衛斯理大學、耶魯大學 |
職業 | 教育家 |
家鄉 | 福建省同安縣 |
配偶 | 海倫·湯佩琳 (1907年結婚—1931年喪偶) |
生平
李登輝於1873年4月20日出生於荷屬東印度爪哇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郊外的紅巴村(Parmera),父親是李開元,母親是沈碧娘[2]。李登輝幼年在荷蘭人的贊助下接受了初級教育。[1]14歲時,李登輝開始在新加坡的英華學校(Anglo-Chinese School)接受英語教育,由美以美會(M. E. Mission)贊助,由此李登輝一生便在基督教的影響之下。[1][3][4]當時該校校長威廉·奧爾德姆牧師(Rev. William Oldham)見其聰明且刻苦,便鼓勵並贊助其赴美國深造。[4]19歲時,李登輝赴美國,入俄亥俄衛斯理大學(Ohio Wesleyan University),當時美以美會會督柏錫福(James Whitford Bashford)正任該大學的校長。1897年,李登輝入耶魯大學,1899年6月畢業。[1]
此後,李登輝回到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在英華學校(Anglo-Chinese School)任教。1901年,他離開該校,在巴達維亞開辦了一所與康有為的維新變法有關的英文學校。1905年,李登輝來到上海。[1]同年8月,李登輝與顏惠慶等人在上海創立了寰球中國學生會(World Chinese Students' Federation),李登輝擔任會長達十年。[1][5][6]李登輝還參加了曾少卿發起的旨在反對美國虐待華僑、華工的抵制美貨運動,李登輝參與國際宣傳工作。曾少卿將李登輝介紹給復旦公學創辦者馬相伯。[5]1906年,李登輝出任復旦公學總教習,同時他還在中國公學兼職授課。[4][5]他參與創辦了復旦公學。[1]後來,李登輝赴北京參加清政府舉辦的留學生考試,獲留名存記。1907年,清政府送官費留學生時,派李登輝為江南留學生考試官。1909年,李登輝又被清政府派為浙江省派赴美國留學生的主試官。[5][7]
1911年辛亥革命時,復旦公學的師生于右任、邵力子等數十人參加革命,復旦公學停課。鄂軍都督府都督黎元洪兩次電請李登輝去任外交部部長,李登輝復電「不會做官」而謝絕。南北議和時,南方總代表伍廷芳聘李登輝為臨時顧問。復旦公學吳淞校舍,在辛亥革命軍興起時被毀損,事後李登輝力圖恢復,獲革命領袖孫中山、黃興照顧。南京臨時政府指定上海徐家匯李鴻章祠堂為復旦公學校舍,並且特給臨時補助費銀元一萬元。復旦公學於1912年遷到徐家匯開學。後來,李登輝與馬相伯商定,聘孫中山為董事長,聘伍廷芳、程德全、顏惠慶、薩鎮冰等十餘人及復旦公學第一期同學于右任、邵力子為校董,舉行校董會成立會議,以研究校務發展等事。半年之後,馬相伯因年已72歲,請求退休,遂經校董會同意,改聘教務長李登輝繼任校長,馬相伯仍擔任校董。[5]
1913年至1917年,李登輝任復旦公學校長。1917年至1936年8月,任私立復旦大學第一任校長。[5]
1912年至1913年,李登輝擔任英文報紙《Republican Advocate》的總編;同時他還擔任中華書局英文部編輯。1906年,李登輝當選為巴達維亞中華會館(Chung Hwa Guild of Batavia)榮譽成員(Honorary Member)。1915年,李登輝成為美國地理學會會員(Fellow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1922年,李登輝任淮河管理委員會(Huai River Conservancy,中文原名待查)名譽會長。1919年,李登輝獲上海聖約翰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1918年,李登輝在學生運動中十分活躍;在巴黎和會(即凡爾賽和平會議,Peace Conference at Versailles)期間,他促成了公共組織的聯合會(the League of public organizations)成立,並出任該會臨時主席,以抗議《凡爾賽條約》侵害中國的利益,並反對中國在該條約上簽字。在華盛頓會議期間,李登輝成為國民外交聯合會(People's National Diplomatic Federation)會長,該會代表了中國各地180個組織。除了擔任復旦大學校長外,截至1925年,李登輝還擔任了許多榮譽職務,例如:
- 上海基督教青年會(Shanghai Chinese Y. M. C. A.)會長;
-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Y. M. C. A.)副會長;
- 華僑聯合會(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中文原名待查)會長;
- 寰球中國學生會(World Chinese Students Federation)副會長;
- 聯太平洋協會(Pan-Pacific Union)董事;
- 齊魯大學(Tsinan Institute,推測中文原名為齊魯大學,待查)董事;
- Shih-pei公學(Shih-pei Public School,中文原名待查)董事;
- 全國基督教教育會(Christi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董事;
- 華東教會大學聯合會(East China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中文原名待查)副會長;
- 廈門大學(Amoy University)董事;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教育委員會(educational commission of the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委員。[1]
復旦和南洋華僑關係很緊密。李登輝擔任復旦校長時,荷屬東印度糖王黃奕住(Oei It Tjoe,1868年-1945年)1921年捐獻一萬元為復旦大學蓋一棟樓。該樓1922年落成,被命名為「奕住堂」,今為復旦大學校史館所在地。1919年8月20日,為了在江灣購買土地興建新校園,復旦大學共籌得32萬元,其中南洋華僑及上海商人總共捐獻了上述總金額的三分之二。1927年,復旦大學打破傳統,開始招收女生。1928年,荷屬東印度商人陳性初捐白銀二萬兩,興建復旦大學的女生宿舍,但該宿舍日後在戰爭中遭日本轟炸炸毀。1929年,赴南京出席孫中山奉安大典的南洋華僑領袖均應邀赴復旦大學參觀。復旦的足球隊、排球隊均曾赴新加坡及菲律賓開展友誼賽,或者為大學籌款。[4]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李登輝召集復旦大學全校師生開會抗日。1936年一天晚上,南京國民政府出動約600名警探及特務進入復旦大學校園抓捕學生,李登輝聞訊出來營救學生,當即在校園內遭到毆打。1936年,李登輝被國民政府威逼而辭去了復旦大學校長之職。1937年日本占領上海後,復旦大學遷往中華民國陪都重慶,李登輝則在復旦大學上海分校堅守,堅持「三不」原則即「不與敵偽來往,不接受敵偽津貼,不得已時寧可停辦」。[4]
抗日戰爭結束後,許多復旦大學學生與李登輝在上海的和平飯店聚餐,李登輝只講了一句話:「我歸國後,一生旨在復旦,一生只當復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復旦的校長。」[4]
1947年7月30日晚間,李登輝突然在華山路寓所中風。1947年11月19日午後4時,李登輝在上海因肺炎病逝。[5][2]他的墓地位於現今的宋慶齡陵園[8]。
家庭
逸事
李登輝20世紀初在檳城便已認識林文慶醫生。從美國留學畢業歸國後,除了在英華學校任教外,後還曾與林文慶在檳城合辦私立英文學校。1905年再訪檳城時,李登輝又結識了伍連德醫生、辜立亭醫生(辜鴻銘的親戚)等人。[4]
李登輝與宋美齡父親宋耀如有舊,蔣宋成婚後,常邀李登輝聚會,李登輝每次談起,說道:為了復旦,總算又去敷衍了(蔣宋)一番。[來源請求]
1905年,李登輝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演講時說:「外國人辦得好的事,我們中國人也可以辦,不一定要外國人來辦。但我們要吸收外國人的長處,發揮中國人的智慧。」 季英伯受到該演說影響,自20歲起便出任李登輝的中文秘書,直到1947年李登輝去世。[4]
紀念
- 登輝環路:一條位於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的路。
- 相輝堂:位於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以馬相伯和李登輝這兩位復旦大學校長命名。
- 登輝堂:位於重慶的復旦大學舊址的小樓。
- 登輝堂:復旦大學同學會在上海江灣母校建造。1947年7月5日,國立復旦大學在剛剛落成的登輝堂舉行了抗日戰爭勝利後首次畢業典禮。
- 相輝堂:台灣桃園市私立復旦高級中學之禮堂兼室內綜合體育館。
注釋
- ^ 《過去的大學》作生於1873年夏。Who's Who in China, 3rd ed.作生於1872年。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Who's Who in China, 3rd ed. Shanghai: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925. pp. 484-485
- ^ 2.0 2.1 〈李登輝先生行狀〉. 《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 第十五輯》. 國史館. 1996-10: 113–117. ISBN 957-00-8380-8.
- ^ 张钟鑫,新加坡华人基督教史初探(1819-194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013-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復旦大學校長李登輝 64歲抗日被打,華夏記者網,2009-11-25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6-27.
-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朱仲华:复旦校长李登辉事迹. 鍾叔河、朱純 編,《過去的大學》第247-260頁(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ISBN 7-5354-3142-9). 共識網. 2011-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Who's Who in China, 3rd ed.作寰球中國學生會於1905年8月創立。《過去的大學》作1905年春創立。
- ^ 此處據《過去的大學》。《復旦大學校長李登輝 64歲抗日被打》作1908年赴北京參加考試,中舉人。但此似乎與《過去的大學》記載不符。
- ^ 上海名人殡葬老照片讲述先烈先贤的殡葬往事. web.archive.org. 2008-04-09 [2023-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9.
延伸閱讀
[編]
- 錢益民:《李登輝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ISBN 9787309044973
外部連結
參見
教育職務 | ||
---|---|---|
前任: 馬相伯 |
復旦公學校長 (1917年改為復旦大學校長) 1913年-1936年7月 |
繼任: 錢新之 (復旦大學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