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 (東吳)
李衡(?—?),字叔平,三國東吳襄陽(今湖北襄陽)人,曾任東吳的大將軍司馬、丹陽太守、威遠將軍等職,其妻習英習有賢名。李衡以在武陵沅水上樊洲[註 1]上種了上千棵橘樹而聞名,從此樊洲又得名橘洲,至今漢壽縣仍然有橘洲。
生平
李衡出身襄陽士兵之家,東漢末年時遷居至武昌,被羊衜讚賞有尚書之才。[1]後來孫權寵臣校事呂壹專權,羊衜認為非李衡不能破,於是李衡被推薦給大帝孫權為郎官。李衡受孫權引見後便口述呂壹姦邪,達數千言之多,令孫權有愧色。數月後,呂壹果然因惡行敗露被殺,而李衡也因功大受提拔。
李衡後來成為諸葛恪的司馬,管理諸葛恪府中之事[2]。建興元年(252年),受命出使蜀漢,勸説姜維與東吳共同伐魏,姜維接受其提議[3]。
諸葛恪死後,李衡求為丹陽太守,並於五鳳元年(254年)正月轉任[4][5],期間多次據法制裁時為琅邪王的孫休,李衡妻子習英習多次勸他不聽,最終孫休請求遷居會稽郡[6][7]。
後孫休即位為帝,李衡擔憂害怕,想要歸附曹魏,習氏又勸止了他。他自拘請罪,孫休下詔寬釋不問,加李衡威遠將軍,授以棨戟。[8]
李衡後來打算置辦家產,習英習總是不同意,李衡就背地裡派十名傭人,先在武陵龍陽縣沅水中樊洲上建起一座宅院,然後在附近種植一千株柑橘樹,臨死時告訴了兒子。李衡死後二十多天,兒子將遺言稟告給了母親,習英習說:「我早就知道了。以前,你父親經常念叨種柑橘的事,七八年前家裡忽然不見了十個傭人,必然是被你爸遣去建宅了。你父親總是欣賞司馬遷的話『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家』我當時回答說:『人怕的是沒有道德,而不是榮華富貴,若是位高而志窮,那是再好不過了,這個又有什麼用呢?』」吳末,柑橘成熟,李家每年得到數千匹絹,家境逐漸殷實,到了東晉咸康時,其宅址上還能看到枯樹。[9][10]
家族
- 李衡娶習竺之女習英習。[11]
相關
注釋
參考文獻
- ^ 《襄陽記》:(李衡)漢末入吳為武昌庶民。聞羊衜有人物之鑑,往干之,衜曰:「多事之世,尚書劇曹郎才也。」
- ^ 《襄陽記》:後常為諸葛恪司馬,幹恪府事。
- ^ 《漢晉春秋》曰:恪使司馬李衡往蜀說姜維,令同舉,曰:「古人有言,聖人不能為時,時至亦不可失也。今敵政在私門,外內猜隔,兵挫於外,而民怨於內,自曹操以來,彼之亡形未有如今者也。若大舉伐之,使吳攻其東,漢入其西,彼救西則東虛,重東則西輕,以練實之軍,乘虛輕之敵,破之必矣。」維從之。
- ^ 《襄陽記》:恪被誅,求為丹楊太守。
- ^ 《建康實錄·卷三》:〔五鳳元年〕春正月,以大將軍左司馬李衡為丹楊太守。
- ^ 《襄陽記》:恪被誅,時孫休在郡治,衡數以法繩之。英習每諫曰:「賤而臨貴,疏而間親,取禍之道!」衡不從。
- ^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第三》:太守李衡數以事侵休,休上書乞徙他郡,詔徙會稽。
- ^ 《襄陽記》:會休立,衡從門入,英習逆問曰:「何故有懼色?瑯琊王立耶?」衡曰:「然。不用卿言,以至於此。」遂白其家客欲奔走魏。英習固諫曰:「不可!君本庶民耳,先帝相拔過重。既數作無禮,而不遠慮,又復逆自猜嫌,逃叛求活,以此北歸,何面見中國人乎?」衡曰:「計何所出?」英習曰:「琅邪王素好善慕名,博學深廣,多見以德抱怨之義。今初立,方欲自顯於天下,終不以私嫌殺君明矣。君意自不了者,可自囚詣獄,表列前失,顯求受罪。如此,乃當逆見優饒,非但直活而已。」衡從之。果下令曰:「丹楊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鉤、斬磲,在古為忠。遣衡還郡,勿令自疑。」加威遠將軍,援以棨戟。
- ^ 《襄陽記》:「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衡亡後二十餘日,兒以白母,母曰:「此當是種甘橘也,汝家失十戶客來七八年,必汝父遣為宅。汝父恆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若貴而能貧,方好耳,用此何為!』」吳末,衡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家道殷足。晉咸康中,其宅址枯樹猶在。
- ^ 《水經注·沅水》:沅水又東歷龍陽縣之汜洲,洲長二十里,吳丹楊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臨死勑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頭,不責衣食,歲絹千匹。太史公曰:江陵千樹橘,可當封君。此之謂矣。吳末,衡柑成,歲絹千匹。今洲上猶有陳根餘枿,蓋其遺也。
- ^ 《襄陽記》:習竺以女英習配之。
- ^ 何胄斌. 橘洲溯古. 政協漢壽縣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