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主義(英語:Platonism),指的是柏拉圖的哲學,以及由柏拉圖產生的哲學系統(當代的柏拉圖主義者並不必然完全接受柏拉圖的學說)。[1] 柏拉圖主義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更是如此。
柏拉圖主義的核心是:承認抽象對象的存在(existence of abstract objects)。抽象對象並不依賴於時間和空間而存在,因此既非物理的,又非心靈的,而是存在於第三個地方。柏拉圖主義的對立面是唯名論。[1] 柏拉圖主義的可以應用於:性質、類型、命題、意義、數字、集合、真值等等(參見抽象對象理論)。柏拉圖主義有些相關概念需要區分:哲學家承認抽象對象存在的,有時候稱他們為「柏拉圖主義者」;不承認的,有時候稱作「唯名論者」。「柏拉圖主義」和「唯名論」兩個詞,在哲學史中另有意義,與「抽象對象」無關,因此它們和本條目所說的當代的柏拉圖主義(platonism,小寫p)、當代的唯名論不同。[2]
下面簡柏拉圖主義的發展歷史,從狹義的柏拉圖主義,到中期柏拉圖主義,再到新柏拉圖主義等。
在更窄的意義下,柏拉圖主義也可以指柏拉圖實在論的學說。柏拉圖主義,在這個意義下,它的核心概念(對理型論很重要)是對這兩者的區分:可感知但不能認識的實在性(與赫拉克利特的變化(flux)相關,科學研究這種實在性),與不可感知卻可以認識的實在性(與巴門尼德永恆的存在相關聯,數學研究這種實在性)。幾何學是柏拉圖的主要動力,因為他受到了畢達哥拉斯的影響。理念(Forms)在柏拉圖的一些對話集中得到詳細闡釋,如《斐多篇》《會飲篇》《理想國》等。柏拉圖認為,日常世界中有對象,理念就是它們的諸原型,而日常對象則是理念的不完美複製品。批判這個理論,最著名的當屬亞里士多德,其三人論證在古代格外出彩。
《理想國》中,最高理念等同為善的理念,亦都是其他諸多理念的來源。這些都是可以推理得知的。《智者篇》,理想國之後的這一著作,理念如存在、等同、差異(being, sameness and difference)位於最基本的諸「Great Kinds」之中。柏拉圖建立了柏拉圖學院,然後,前3世紀阿爾克西拉烏斯採用學院懷疑主義,成為整個學院的核心教條,直到公元前90年阿什凱隆的安條克加入了斯多葛主義元素,拒絕懷疑主義,因而誕生了所謂中期柏拉圖主義。
公元3世紀,普羅提諾又在柏拉圖主義里,加入了神秘主義元素,建立新柏拉圖主義,認為最高存在(summit of existence)是一,或是善,是萬物之源。通過美德和沉思,靈魂會有能力使靈魂自身與一達到統一。許多柏拉圖主義的概念,在這個時候被基督教教會採用,將柏拉圖的理念理解為上帝的思想(這個立場也叫做神聖概念論,divine conceptualism)。新柏拉圖主義,因此在西方深刻影響了基督教神秘主義。當然,造成這種影響,歸因於那些基督徒們,如聖奧古斯汀、教會聖師,他們自己又深受普羅提諾的《九章集》[3]影響。而普洛丁本人,因而是整個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奠基人。[4][5][6][7][8][9]
柏拉圖的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主義最初的概念是理型論。真正存在的是理念,是永恆、不變、完美的東西,而由此產生的諸多對象則是不完美的複製品。[10] 理念的數量,是由普遍概念的數量定義的。[10] 下面的對話來自柏拉圖中期的代表作,關涉形而上學和認識論:
[蘇格拉底:] 「既然美好之物是醜陋之物的對立面,它們倆是一對兒。」
[格勞孔:] 「當然了。」
「既然它們是個雙數,那麼各自就是個單數。」
「我也這樣想。」
「我們可以同樣說別的相反的東西,正義與非正義、善與惡,以及其他類似的理念。這個說法作如下表述也能成立:就它們本身而言,各自為一,但由於它們和行動及物體相結合,它們彼此互相結合卻又顯得無處不是多。」
「你說得對」
「那麼,我這裡一定要畫一條線,把兩種人分開來。在那一邊是你說過的看戲迷、藝術迷、愛干實務的人;在這一邊是我們所討論的這種人。只有這邊的這些人才配叫做哲學家。」
「啥意思?」
「一種人是聲色愛好者,喜歡美的聲調、美的色彩、美的形狀以及一切由此組成的藝術作品。但是他們的思想並不能認識和喜愛美本身。」
「確實如此。」
「另一種人能夠理解美本身,就美本身領會到美本身,這種人不是很少嗎?」
「很少,很少。」
「那麼,一個人能夠認識許多美的東西,卻不能認識美本身,別人引導他去認識美本身,他還總跟不上——你認為這種人的一生是如在夢中呢,還是清醒的呢?請你想想看,一個人無論睡着還是醒着,他把相似的東西當成了事物本身,他還不相當於在夢裡嗎?
「我當然要說,他的一生在夢中。」
「好,再說相反的另一種人,這種人認識美本身,能夠分別美本身和包括美本身在內的許多具體的東西,又不把美本身與含有美的許多個別東西彼此混淆,這個人的一生,據你看來,是清醒的呢,還是在夢中呢?
「他是完全清醒的。」
(《理想國》 Bk. V, 475e-476d)
《理想國》第六卷把最高理念等同為善的理念,作為一切其他理念的來源,並認為,作為其他理念而存在和知道其他理念是依據條件而存在的(contingent on)。從感覺印象而來的概念永遠不可能給我們真正的關於存在者的知識,例如理念的知識。[10] 擯棄感覺帶來的諸多麻煩和干擾,只有用靈魂自身的活動,也就是理智,才能真正把握存在者的知識。[10] 辯證方法在理智過程中作為工具,能夠引領我們獲取理念的知識,最終理解最高的善的理念,所以辯證法是第一科學。[10] 之後的新柏拉圖主義,普羅提諾創立,將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善的理念,等同於所謂超越的、絕對的一,正如柏拉圖《巴曼尼得斯篇》的第一假設那樣(137c-142a)。
柏拉圖主義倫理學,基於善的理念。美德就是知識,是對善的理念的認知。[10] 而且,在這個認知中,靈魂的三個部分,理性、精神、欲望(reason, spirit, and appetite),都分有善的理念,就有了三種美德:智慧、勇氣、中庸適度(Wisdom, Courage, and Moderation)。[10] 它們與其他美德相聯繫,如正義。這樣,靈魂的每個部分都得以規範限制,從而履行適當的功能。[10]
柏拉圖主義對西方哲學影響深遠。例如,對《蒂邁歐篇》的不同解釋中,[11] 例如亞里斯多德主義,設定了一個永恆的宇宙,與猶太教的說法不同,猶太教傳統中,宇宙在歷史中被創造,有連續的歷史記錄。和亞里士多德主義不同,柏拉圖主義認為理念是比物質優先的,同樣靈魂比人的肉體優先。許多柏拉圖的概念在基督教中有重要作用。[12]
歷史
古代哲學
柏拉圖學院
柏拉圖主義最早由柏拉圖創立,對蘇格拉底的描寫中闡發了他自己的學說,但也有可能與蘇格拉底的思想一致,因為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柏拉圖在學院授課。柏拉圖死後,學院繼續存在,經歷了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學院(the Old, Middle, and New Academy)。早期學院的主講是斯珀西波斯(柏拉圖的侄子),他繼承柏拉圖,成為學院的一把手,直到公元前339年為止。然後是色諾克拉底,前313年為止。他們倆都融合了畢達哥拉斯主義對數字的審視,發展了柏拉圖的理念論。
學院懷疑主義
大約在前266年,阿爾克西拉烏斯成了學院的領導。這個階段,柏拉圖主義格外強調懷疑主義。這種懷疑主義的特徵是攻擊斯多葛主義,攻擊真理的確定性以及我們對真理的知識。晚期學院(新學院)開始於前155年,卡爾內阿德斯作為第四屆領導,繼承阿爾克西拉烏斯。此時也以懷疑主義為主,否定認識絕對真理的可能性。阿爾克西拉烏斯和卡爾內阿德斯都認為,他們維持了柏拉圖原有的信條。
中期柏拉圖主義
大約前90年,阿什凱隆的安條克拒絕了懷疑主義,使得所謂中期柏拉圖主義產生。此時,柏拉圖主義與一部分逍遙學派的和許多斯多葛主義的宗教教義融合。中期柏拉圖主義,柏拉圖的理念並不是超越的,而是內在於理性的心靈之中的。物理世界,在中期柏拉圖主義里,則是生動的、被賦予靈魂的存在,即世界靈魂。中期柏拉圖主義里,早期顯赫一時的是普魯塔克。柏拉圖主義不拘一格的本質在此時得到展示,因為它包含了畢達哥拉斯主義(Numenius of Apamea)和猶太教哲學(斐洛)。
新柏拉圖主義
公元3世紀,普羅提諾改動了柏拉圖的哲學體系,建立新柏拉圖主義,即把中期柏拉圖主義與神秘主義融合。最高存在是一或者是善,是一切事物的來源。[13] It generates from itself, as if from the reflection of its own being, reason, the 智性, wherein is contained the infinite store of ideas.[13] 所謂世界靈魂,作為努斯(心)的複製品,由它產生並包含於其中。[13] 自然因此是一體的,包括了生命和靈魂。靈魂於物質相鏈接,渴望逃離身體,回歸本源。[13] 在美德和哲學思想中,它有能力把自己上升到理性之上,從而進入神魂顛倒的狀態(state of ecstasy)。[13] 獲取與善的統一,或者說與神的統一,是人類的真正功能所在[13]
普羅提諾的教條,支持者波菲利、楊布里科斯,發展了在意識上與基督教不同的體系。柏拉圖學院在這個時期重新建立,領導者普羅克洛(死於485年),對柏拉圖的作品有諸多評價。學院直到羅馬查士丁尼一世在529年關閉它為止。
參考資料
- ^ 1.0 1.1 「哲學家承認抽象對象存在的,有時叫他們為柏拉圖主義者;不承認抽象對象存在的,有時叫他們唯名論者。『柏拉圖主義』和『唯名論』都有哲學史上的概念,這種語境下,和當代所說『抽象對象』沒有任何關聯。注意:當代的柏拉圖主義者(modern platonist。小寫p以示區分),並不必然接受柏拉圖的所有學說,當代的唯名論者(modern nominalists)也並不必然接受中世紀的唯名論學說。(Philosophers who affirm the existence of abstract objects are sometimes called platonists; those who deny their existence are sometimes called nominalists. The terms "platonism" and "nominalism" have established senses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where they denote positions that have little to do with the modern notion of an abstract object. In this connection, it is essential to bear in mind that modern platonists (with a small 'p') need not accept any of the doctrines of Plato, just as modern nominalists need not accept the doctrines of medieval nominalists.)」 抽象對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ideon Rose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 ^ 抽象對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Gideon Rose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 ^ O'Connell SJ, RJ, The Enneads and St Augustine's Vision of Happiness. Vigiliae Christianae 17 (1963) 129-164 (JSTOR)
- ^ Pelikan, Jaroslav.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Vol 1: The Emergence of the Catholic Tradition 100-600; Pelikan, Jaroslav. The Christian Tradition: A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Vol 3: The Growth of Mediaeval Theology 600-1300, section, "The Augustinian Synthesis".
- ^ The G. K. Chesterton Collection II [65 Books]. Catholic Way Publishing. 2014 [2020-03-07]. ISBN 9781783792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Plato in some sense anticipated the Catholic realism, as attacked by the heretical nominalism, by insisting on the equally fundamental fact that ideas are realities; that ideas exist just as men exist.
- ^ [[G·K·卻斯特頓|]]. St. Thomas Aquinas. Courier Corporation. 2012 [2020-03-07]. ISBN 97804861222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2).
The truth is that the historical Catholic Church began by being Platonist; by being rather too Platonist.
- ^ Peter Stanford. Catholicism: An Introduction: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history,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the Catholic faith. Hachette UK. 2010. ISBN 9781444131031.
Both Aristotle and Plato were crucial in shaping Catholic thinking
- ^ Bob Gillespie. Machiavelli and the Mayflower: How to Understand the Europeans. La Rémige SARL. 2009: 14 [2020-03-07]. ISBN 9782953386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Roman Church doctrine is founded on many platforms, such as Plato's concept of the soul and of life after death
- ^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Penguin. 2006 [2020-03-07]. ISBN 97811016626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To the extent that the Catholic Church incorporated Greek philosophy into the structure of its doctrines and dogmatic beliefs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Oskar Seyffert, (1894),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Antiquities, page 481
- ^ cf. Proclus' commentary on the Timaeus; Cornford 1937
- ^ "Platonism." Cross, F. L., ed.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Oskar Seyffert, (1894),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Antiquities, page 484
延伸閱讀
- Ackermann, C. The Christian Element in Plato and the Platonic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Asbury Samuel Ralph. Edinburgh: T. & T. Clark, 1861.
- Cassirer, Ernst. The Platonic Renaissance in England. Translated by James P. Pettegrove. Edinburgh: Nelson, 1953.
- Kristeller, Paul Oskar, "Renaissance Platonism." In Renaissance Thought: the Classic, Scholastic, and Humanistic Strains. New York: Harper, 1961.
- Walker, Daniel Pickering. The Ancient Theology: Studies in Christian Platonism from the Fifteen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Duckworth, 1972.